国内外白油生产技术及市场现状
2020-01-17 中国润滑技术论坛(2019)论文专集引言
目前国内的白油市场及白油应用存在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产品定义模糊、应用不专业、竞争激烈、白油产品频繁替换等特点,随着各地方炼厂的髙压加氢工艺建成投产以及民营炼厂和合资炼厂对环烷基原油和石蜡基原油的开发利用,各类型白油产品市场将面临更加混乱和严峻的挑战。
通过对目前国内白油市场的调研,列出了国内白油的生产技术情況,同时,对在国内销售的高品质白油生产技术做了简要介绍。详细列出不同类型白油产品所执行的标准要求,分析总结出了国内工业级、化妆级、医用级和食品级白油的市场需求趋势与竞争形势。在对国内白油应用和生产现状分析后,总结出今后国内白油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特点。
1白油的分类及标准
白油是由饱和的烷烃和环烷烃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白油不溶于水,无色、无味、无嗅,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
白油通常根据其饱和烃的纯度进行分类,国内企业将白油分为6个等级:粗白油、轻质白油、工业级白油、化妆品级白油、食品级白油和医药级白油。白油的分类及其执行标准见表1。
化妆品级白油是石化行业强制执行标准,食品级白油是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标准,医药级白油是无色,无荧光,无臭和无味的液体。它们的特点表现在始终如一的高品质、特殊的颜色和抗氧化稳定性,这归功于它们的高纯度,医药级白油也能用在食品工业中。
在不同类型白油产品中,由于生产工艺、精制深度不同,其质量标准要求也不相同,不同白油的质量控制指标要求见表2。
表2中不同类型白油的质量控制指标有较大差异,粗白油、轻质白油和工业白油关注的质量控制项目集中在石油产品的分析项目,例如:黏度、闪点、倾点、铜片腐蚀、机械杂质、水分和颜色;而化妆品级白油和食品级白油更注重油品的微量重金属、铅、砷元素含量和化学稳定性。
在国外,白油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级白油;另一类是食品医药级白油。其白油标准也主要集中于食品级白油。白油标准的制定方也呈现多元化,有FAO/WHO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委员会、FDA(美国食品医红管理局)、EFSA(欧洲食品安全局)、DAB(德国药典)、欧洲药典、美国药典以及一些石油企业标准,食品级和医药级的白油应用牵扯到的不仅仅是石油工业,而是每个国家的食品工业和药品行业,所以国外的标准都是相关应用机构制定的。我国干2016年颁布了国家食品添加剂的白油标准,要求强制执行同时代替食品级白油标准GB4853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另外,我国2015年的药典新版本内也对液体石蜡的性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标准的影响力都还只是局限于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
3中国白油生产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2018年我国国内白油产量为138.2万t,进口数量为6.8万t,产品出口量为2.2万t,国内白油表观消费量为142.8万t。工业上使用的エ业白油对品质要求略低一些,基本上使用国产白油就可以满足需要。全国的白油供求情况基本上是中低档白油供大于求;高档白油大量依靠进口,且略有不足。
从我国白油市场产品质量看,真正符合化妆品级、食品级的白油数量很少,国内生产的化妆品级、食品级白油的黏度都在68号以下,符合70号(还未建标)的很少,70号以上黏度等级的产品尚未开发。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髙及生产商对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的追求,采用加氢工艺技术将是白油生产必然的选择。受产业发展的限制,我国白油产业一直走低端路线,虽然生产技术要求低,但附加值也低,其利润远远低于进ロ髙级白油的利润。中国白油产业在今后应当大力发展髙档食品级白油、化妆品级白油。
新疆农二师与上海杰森公司签订的石油化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万t白油、年销售产值50亿元的精细化工项目。该项目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采用国际领先的白油生产工艺,产品可应用于化学、纺织、化纤、石油化工、电力、农业等行业,并带动多个化工产业链。天津凯威永利联合化学有限责任公司20万t/a食品、医药级白油项目,采用国外进口的Ⅱ类基础润滑油作为原料,并引进美国雪佛龙(CHEVRON)公司的贵金属催化加氢精制工艺作为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建设2套10万t/a食品、医药级白油生产装置。
质量与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质量成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虽然白油产品需求强劲,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必须注重质量,而且白油产品必须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要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满足市场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4国内白油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白油虽然是石油产品中的ー类小品种,但是其应用却极为广泛,在化学、纺织、化纤、石油化工、皮革加工、仪表、电力、农业、食品加工、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化妆工业等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用途。在国内的消费市场上,随着上述各行业的迅猛发展,白油相关的需求也稳步增加。
目前国内白油市场主要分为粗白油、轻质白油、工业白油、化妆品级白油、医药级白油及食品级白油。除了轻质白油为市场新兴牌号外,其余油种已有较长历史。就各种白油所占市场份额来看,白油料(粗白油)目前仍旧是市场主体,占比髙达62.81%,工业级白油市场占比22.45%,而化妆品级白油及医用白油占比14.74%,见图6。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主营工业用白油,食品级白油的生产和消费相对滞后。一方面,国内食品级白油产品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工业用白油批发销售,进口产品价格昂贵,限制了消费市场的开发;另一方面,食品级白油消费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相应管控标准不能配套完善,又限制了食品级白油产业的发展。
白油市场的利润比较小,没有汽柴油利润高,而且国家对白油的管理比较慎重,有很多白油生产厂家的白油产能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国家相关部门严格控制着白油的进出口贸易,企业从事白油进出ロ贸易需要相应的许可,对质量要求比较严格,手续比较烦琐,因此很多贸易商放弃了白油的贸易。即使是在从事白油贸易的公司中,真正把白油作为主营产品的也并不多。白油消费企业一般会选择周边的一些炼油厂直接进货,或者通过一些关系稳定的贸易商购进。一些对白油品质要求比较高的企业,比如化妆品制造行业,对国产白油缺乏信任,则往往直接使用来自韩国和日本的高品质进ロ白油,其他较好的高品质白油生产国家还有美国、英国和法国等,但因为地域间运输成本的原因,使其不能成为我国众多企业的第一选择。从总体来看,未来我国低端白油供应能力略大于需求能力,存在饱和的一面,而国产高档白油市场有紧缺的一面。
5国内未来白油市场需求分析
研究发现,白油的市场需求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密切关联。亚洲-太平洋地区目前已消耗超过全球总量一半的白油,但在未来5年内仍将高速度增长,因为许多白油领域的终端产业由欧洲和北美地区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
未来几年,在新兴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白油市场供需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市场态势,预计到2023年全球白油市场产量将达到403.6万t,消费量达403.3万t。2012-2018年我国白油进口量逐年递增,且进口白油全部为食品级、医药级、化妆级白油,中国高档白油对外依存度较髙。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国内高档白油产量的提升,进口增长率或将逐步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