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用油经验案例分享及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
2021-04-30 中国润滑技术论坛(2019)论文专集0引言
在机械设备的运行中,摩擦副的相对运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和磨损,零部件的磨损,会造成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缩短。为了減少摩擦副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磨损,润滑油成为机 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以下就由于润滑油变质、润滑油润滑不当等等原因导致的事故实例,分析做好日常机泵润滑管理、养护、检查、更换的重要性,以及为预防此类事故,做好润滑用油管理的措施。
1. 润滑油引发的事故案例
1.1 润滑油变质引发的事故
在化工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轴承润滑油挥发及使用者未能履行定期对化工机械活动轴定期添加润滑油,会造成机械在运转过程中因为轴承润滑不足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及噪音,使化工机械的输入能量增加。另一方面,化工机械旋转轴承也可能因为温度上升而引起旋转轴承膨胀,急速增加转轴的摩擦力,严重时有可能使机械设备旋转轴因为卡死而发生能量过载的危险后果。针对化工机械旋转轴承机构而设计的润滑油自动添加装置目前较为少见,基于化工机械制造成本与机构体积限制问题,通常是不会在化工机械等机械设备上再额外加人轴承自动润滑油添加装置,所以需要使用者关注和重视机械润滑油的定期检査、添加、更换等。
2014年1月12日13时13分,长庆石化120万t/a加氢裂化装置分馏塔中段回流栗P3409B因润滑油质变差,泵驱动侧轴承失效、振动增大,导致机械密封失效,介质泄漏着火。泵上部管线管架烧塌,附近设备烧损。由于火势较大,引发周边居民恐慌和社会舆论高度关注,装置停工24天。这个事故案例就是一起典型的润滑油长期使用,疏于检查、更换、保养,导致变质的案例。
1.2 润滑油液位不足引发的事故
在化工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运转处——轴承必然会受到大小不一的摩擦力,会导致机械设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在关节处因为摩擦行为产生热能损耗。为有效降低机械设备运转处机构因摩擦缘故而产生的热能损耗,传统做法即在运转处添加适量的润滑油。化工机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运转处的润滑油量因高温蒸发或流失,异常的摩擦损失就会再度发生,若操作人员也未能贯彻机械设备定期保养工作,其运转处即可能因润滑不足而造成机械设备输入电能或电费支出增加,而且对机械设备机构本体而言,轻者缩短其使用寿命,重者很可能造成永久损坏。
2002年3月15日,某石化厂空分装置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检修后试车运行启动后约1min,试车人员感到声音有些异常,马上对设备全方位巡检,接着仪表发出轴承低油压报警,操作人员观察到油压已下降至低油压停车连锁值,压缩机仍按额定转速运行。操作员立即按下现场控制盘的停车按钮,但连按数次均不能使压缩机停车,于是立刻跑向中控室切断压缩机驱动马达的电源。在操作人员跑往中控室的途中,试车人员在现场听到从机器传出一声巨响,不久压缩机马达的电源被切断,机组停止运行,这时机器共运行了3min。压缩机发生了烧瓦、高速轴折断事故。事故使压缩机严重损坏,导致空分装置推迟数日开车,造成极大损失。
1.3 螺栓润滑不足导致的空难事故
2000年1月31日下午一架MD-83飞机从墨西哥巴亚尔塔港国际机场起飞,巡航阶段水平尾翼失控,进入使飞机头向下的位置,迫使飞机俯冲,急速下坠,最终飞机坠毁于加利福尼亚州安那卡帕岛以北4.3公里的太平洋里。飞机上的2名飞行员,3名乘务员以及83位乘客(包括3名儿童)全部遇难。事后分析表明,水平尾翼上的螺母大约90%的螺纹已经磨损,在飞机失事过程中,整个螺母完全脱落。水平尾翼在气流的影响下无法起到作用。同时发现螺母螺纹的磨损速率明显的高于平均值。最终认定缺少润滑剂和其引发螺母的极度磨损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计划中维护的螺旋螺杆由于维修工具使用不当,维修工时不足,管理不到位,使得螺母没有给予充足的润滑而引发的严重事故。
2 润滑油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泵油杯视窗看不清油位(见图1)
2.2 油位不足
润滑油液位低,不满足1/2~2/3的要求,具体见图2。
2.3 缺少带过滤网的油杯,不符合三级过滤(见图3)
2.4 油杯不固定
某联合装置制氢加热站P602轴承箱液位低于下限,泵轴承箱上部油杯底座没有固定安装,操作工可以直接拔出油杯加油,不符合三级过滤要求。具体见图4和图5。
2.5 机泵缺少加脂口
某水泵电机缺少加润滑脂的加脂口,毎次加润滑脂必须联系拆卸电机,见图6。
2.6 接头松动
某厂150万焦化循环油泵P2105/2润滑油雾分配器接头松动脱落;车间发现及时,没有对泵运行造成影响;并已对此问题进行扩大面积检査,其他机泵未发现同类问题。
2.7 润滑油路渗漏点多
某泵房汽轮机静密封点渗漏,特別是润滑油油路渗漏点较多,机体附件油污较多。一方面说明检维修中心钳工对于设备附件密封点检修质量差,另一方面说明车间监督检査不到位,质量验收不严格,低标准,见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