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和新技术制造业竞赛
2025-06-11 industrytoday尽管公众讨论的焦点仍在关税、贸易政策和美国制造业的回归,但更深层次的变革已在世界各地的研究实验室、创新中心和智能工厂中展开。我们正在进入“量子革命”,一个由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人技术和量子计算等变革性技术融合定义的时代。这场革命不仅重塑了全球经济,也重新定义了生产、分销和创新方式的本质。制造业仍然是这场变革的核心——但决定性的问题不再是在哪里制造,而是如何制造。
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一个很少谈论的真理:制造业的未来并非在于恢复数百万个旧工作岗位,而是在于创造新的、更智能的工作岗位。尽管这种转变伴随着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
从关税到技术:思维的转变
回流激励措施和关税等政策通常旨在减少对低工资国家的依赖。但实际上,正在做其他事情:加速对自动化和智能系统的投资。这并非衰退的迹象,而是发展的迹象。
世界经济论坛(WEF)《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全球将有9200万个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但到2030年将在数据科学、机器人技术和人机协作等领域创造1.7亿个新岗位。这些不是过去的流水线岗位,而是需要更高技能、薪酬更高,并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保持一致的岗位。
中国通过其耗资1.4万亿美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智能制造。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政府已启动一项由国家支持的中央基金,计划在未来二十年内投入近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80亿美元),用于推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国内半导体制造的发展。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称,截至2025年初,中国已建成3万多家智能工厂,例如AgiBot的人形机器人工厂,并计划到2030年达到7万家。这些新一代工厂集成了人工智能、5G、物联网和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以优化生产的每个环节。这些工厂专注于实现规模化的智能生产。
美国必须做出回应——创新。
为什么智能工厂是真正的战场
这是新的工业军备竞赛,不是争夺劳动力成本,而是争夺谁能控制下一代生产智能的市场。
据《财富商业洞察》称,预计到203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达到727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3.5%。这一增长得益于人工智能、实时数据、机器学习和区块链技术与工厂环境的融合,从而打造出不仅自动化,而且自适应的设施。这些系统能够实时学习、自我修正和优化,开创工业生产力的新范式。
美国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先进芯片设计等基础技术领域仍然保持领先地位。但优势正在缩小。根据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的数据,中国每年培养的STEM(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学科)毕业生数量是美国的三倍,占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的60%以上。如果美国想保持技术领先地位,需要的不仅仅是突破性的理念,需要规模、人才和有凝聚力的国家战略。
制造业仍然是美国实力的支柱
尽管普遍看法如此,但美国制造业并未消失。事实上,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占全球产出的16%以上。而且,已经看到美国国内生产呈现出的复苏势头,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仅在2022年就增加了36.4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
但这些数字正在趋于稳定。随着企业采用智能技术,工作类型正在发生变化。常规劳动正在逐步淘汰,但在自动化监督、系统集成和AI模型调优等领域,新的岗位正在涌现。
这些岗位价值更高,薪酬也更高。但需要新型劳动力,以及新型战略。
千载难逢的机会
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将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但并非必然带来毁灭性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规划,智能制造可以开启经济实力的新时代。
麦肯锡公司的研究发现,与数字化程度较低的同行相比,实现供应链数字化的公司的收入增长率是其两倍,利润率是其三倍。这种转变超越了运营效率;代表了组织弹性的根本转变——使公司能够构建自适应的、数据驱动的基础设施,能够抵御系统性中断,并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条件做出动态反应。
在《投资革命》书中,探讨了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等科技浪潮如何为投资者和国家创造巨大的机遇。制造业正处于这样的机遇期之一。
目前需要做什么
仅靠制造业回流并不能保障美国制造业的未来。为了引领智能生产时代,美国需要制定一项协调一致的国家战略——加速公私合作研发,实现工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并打造一支为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驱动运营做好准备的劳动力队伍。
中国已在大规模实施这一愿景。根据“中国制造2025”倡议,中国设立了由政府支持的中央风险投资基金,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投入近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80亿美元),以推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行业的自主发展。截至2025年初,中国已建成3万多家智能工厂,并计划到2030年达到7万家,将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紧密融入其工业基础。
相比之下,美国采取了更加分散、针对特定行业的做法。《芯片与科学法案》拨款527亿美元用于振兴国内半导体生产,而《通胀削减法案》则提供税收激励措施,以促进清洁能源制造业并减少工业排放。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公司等领先的私营企业正在大力投资美国制造业的现代化——据各公司公告,仅通用电气一家就承诺在2025年投入近10亿美元。
这些举措方向正确,但仍然各自为政。为了保持美国的领先地位,必须将政策、技术和劳动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美国有创新,有人才。现在需要的是团结一致,因为在这场竞赛中,动力更重要。
建立正确的制造业
问题不在于美国制造业能否复苏,目前已经复苏了。问题在于美国是否正在构建正确的制造业,一种能够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推动创新经济、并为未来创造机会的制造业。
在这场新的军备竞赛中,获胜者将不再是那些拥有最大工厂的人,而是那些建造最智能工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