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械简史

机械简史-公元18世纪

2018年11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705年

纽可门[英]发明用蒸汽推动活塞做功的抽水机  英国发明家纽可门发明的蒸汽排水机(当时称大气机),其蒸汽汽缸和抽水汽缸分置,蒸汽通81机械 冶金入汽缸后,内部喷水使之冷凝,造成汽缸部分真空,汽缸外的大气压力推动活塞动作。与活塞相连的平衡梁另一端和抽水机相连,活塞在汽缸内上下运动,平衡梁就带动水泵抽水。纽可门蒸汽抽水机是综合了巴本的汽缸活塞和萨维里形成真空的凝汽器的优点而研制成的。汽缸内安装冷水喷射器,大大提高了热效率。由于蒸汽汽缸的直径大于提水泵的缸径,故可提取数十米深处的水。但该机器的耗煤量很大,作1马力小时的功大约耗煤25千克,效率低,而且只能作往复直线运动。法国发现升汞有杀菌防腐作用法国首先发现升汞有杀菌防腐作用,1832年英国将升汞用于木材防腐加工。

1707年

巴本[法]著《利用蒸汽抽水新技术》  1705年,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把英国发明家萨维里制造的蒸汽抽水机设计草图寄给法国物理学家巴本,促使他进一步研究蒸汽机的原理和结构,撰写《利用蒸汽抽水新技术》一书,对尔后蒸汽抽水机的重大革新做出贡献。

1712年

实用纽可门蒸汽机投入运行  该机安装于英国达德利城堡煤矿,功率为55马力,每分钟12冲程,每冲程能将10加仑水提升153英尺。纽可门机比萨维里抽水蒸汽机有明显的优点,可以安放在地面上,不需要萨维里机那样高的蒸汽压力,排水效率高,操作简便。纽可门机是蒸汽机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突破,标志着从蒸汽冷凝造成真空直接抽水,过渡到利用蒸汽压力使活塞作机械运动抽水。实质上是人类把热能转换成动力使用的开端。直到18世纪末,英国煤矿基本上都用上了这种蒸汽抽水机。

1714年

克特[法]设计差动齿轮装置  克特设计出一种允许内轮和外轮的转向半径不一样的差动齿轮装置,这种装置使转向装置有了重大的改进。华伦海特[德]发明水银温度计德籍荷兰物理学家、工程师、玻璃工匠华伦海特在荷兰制成了水银温度计,首次提出在温度计中普遍使用水银。它以从前的酒精温度计设计为基础,但他认识到水银随温度的膨胀率更均匀。华伦海特温度计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成为第一种对科学家有用的温度计。华伦海特的工作为以后制作精密的温度测量仪器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715年

格雷厄姆[英]发明静止式擒纵机构  擒纵机构是在钟表中控制传动系的转动速度的机构。传动系的转速受控于擒纵机构,所以指针能按一定的规律在表盘上指示时刻。英国钟表匠人格雷厄姆发明的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它使时钟的精确性提高到每天几秒的误差范围,从而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奠定了基础。

1725年

利奥波德[德]设计最早的高压双动式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是一种不靠大气压力,由蒸汽直接推动具有2个活塞和2个汽缸的称之为“火力机械”的动力机,已经用于矿山抽水。

1742年

罗蒙诺索夫[俄]《治金技术基础》出版

罗宾斯[英]《枪炮术原理》出版  英国科学家、军事工程师罗宾斯所著《枪炮术原理》(NewPrinciplesinGunnery)出版,研究了弹道问题,还介绍了他发明的弹道摆锤。该书成为后来研究枪炮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1750年

米克尔[英]发明风车用风翼方向自动调节装置  英国工程师米克尔采用与主翼轴、风磨主轴相互垂直的辅助风翼,来控制主翼的方向。当风向改变时,辅助风翼受到风力转动,借助蜗轮蜗杆和齿轮齿条机构,带动转塔转动,改变主翼方向,直到辅翼不受风力为止,此时主翼方向的风力最大。1772年他又把主翼板分成若干不均等开合的部分,其开裂也受到控制,过量的风便自动漏掉,保护机翼不受狂风的危害,作用相当于安全阀。

1754年

欧拉[瑞]提出叶轮式水力机械的基本原理  瑞士数学家欧拉指出,离心泵依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可以输送液体。叶轮内的液体受到叶片的推动而与叶片共同旋转,由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液体由中心向外运动,并获得动量增量。在叶轮外周,液体被甩出至蜗卷形流道中。由于液体速度的减低,部分动能被转换成压力能,从而克服排出管道的阻力不断外流。叶轮吸入口处的液体因向外甩出而使吸入口处形成低压,因而吸入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作用下源源不断地压入叶轮的吸入口,形成连续的抽送作用。此基本原理奠定了离心泵设计的理论基础。

1763年

英国发明蜂窝式炼焦炉 蜂窝式炼焦炉由耐火砖砌成圆拱形的空室,顶部及侧壁分别开有煤料和空气进口。点火后,煤料分解放出的挥发性组分与由侧门进入的空气在拱形室内燃烧,产生的热量由拱顶辐射到煤层提供干馏所需的热源,一般经48~72小时,即可得到合格的焦炭。

罗蒙诺索夫[俄]发表《冶金技术基础》  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发表了《冶金技术基础》(BasicPrinciplesofMetallurgyorMiningScience),该书奠定了现代治金技术的发展。卷

波尔祖诺夫[俄]制作大气压发动机  俄国机械师波尔祖诺夫于1763年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双气缸蒸汽机设计图,但未能实现。1765年根据另一个设计图制造类似俄国工厂用的第一台蒸汽动力装置,该装置运转了43天。在投产前一周,波尔祖诺夫去世。

1772年

斯米顿[英]发表梁式蒸汽机的实验结果  英国工程师斯米顿的这一实验结果,对于蒸汽机的详细设计数据公式、锅炉尺寸、供水水质等都提出了最佳推荐值。

1775年

瓦特[英],博尔顿[英]合作创办蒸汽机制造厂  这是最早的蒸汽机制造厂,从1775年到1800年的25年间,共生产了318台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生产应用,促使人类开始进入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社会。

威尔金森[英]研制成铸铁汽缸  英国机械技师威尔金森利用他自己发明的镗床研制成铸铁汽缸。有了优质的铸铁汽缸,1769年开始制造的铸锡汽缸被淘汰,瓦特发明的带有分离凝汽器的蒸汽机才真正获得推广。

1779年

皮卡德[英]用蒸汽机驱动轧机  英国铁器制造商科特曾首创水力驱动的二辊轧机,发明家皮卡德用蒸汽机驱动轧机,使轧机得到广泛的应用。1783年英国出现轧辊带孔型的轧机,1848年德国人发明万能式轧机,1861年英国制成棒材和线材的连轧机组,1897年德国成功地应用电动机驱动轧机。

1781年

瓦特[英]发明蒸汽机的“太阳行星齿轮机构”  这种蒸汽机附加装置的研制成功,巧妙地使蒸汽机的活塞往返运动转变为转轮的旋转运动,由此使蒸汽机开始成为万能的动力机。

1784年

瓦特[英]取得安有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复动蒸汽机专利  把活塞的上下运动借助所谓平行四边形机构转变为旋转运动的方法,仅是机构学上的进步,然而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大的。因为用这种机构首次使蒸汽机可以作为一切工作机的动力而使用。为驱动威尔金森的铸铁锤而安设这种蒸汽机以来,产业革命进入了真正的发展阶段。库仑[法]发明带小球的扭秤 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库仑在一细金属丝下悬挂一根秤杆,杆的一端有一小球,另一端为平衡体,在小球端旁放置一同样大小的小球。当二小球都带一定电荷时,秤杆会因受力而偏转,平衡悬丝的扭力矩等于电力施在小球上的力矩。如悬丝的扭转力矩与扭角之间的关系为已知,并测得秤杆的长度,就可以求出二小球电荷之间的作用力。1785年,库仑对扭秤进行改进,通过实验推导出与牛顿万有引力有相似法则的库仑定律,为近代电磁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1788年

瓦特[英]在蒸汽机上使用离心摆球调节器  这种调节器能自动控制蒸汽的输出,输出的蒸汽使靠近垂直连杆的调节器旋转。调节器旋转越快,两个金属球向外飞离得越远,蒸汽出口越小;调节器旋转变慢,球体回落,蒸汽出口即开大。这样,就保证了蒸汽机转速的稳定和蒸汽能量的有效利用。
1791年

巴伯[英]取得煤气发动机专利

里德[美]发明垂直型水管锅炉  美国造船工程师里德发明的锅炉中,垂直的水管直接安置在火室内,由此提高了受热面积而使锅炉效率大为提高,为后来史蒂芬森研制的“火箭号”机车使用。

1793年

拉格朗日[法]对枪膛内气流现象提出气流速度按线性分布的假设  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对枪膛内气流提出其速度按线性分布的假设后,内弹道能量方程、密闭爆发器内火药燃气的状态方程、几何燃烧定律等相继建立和提出,到19世纪末,形成了以几何燃烧定律和拉格朗日假设为基础的内弹道学理论。

1794年

瓦特[英]发明示功汽缸  示功汽缸是一种小汽缸,有一个精密适配的活塞借助一根螺旋弹簧装在顶部,活塞同作用于它的压力成正比例地上升,活塞杆上固定的一根针在所附标尺上示出每平方英寸的压力。示功汽缸同汽缸相连,使得蒸气能从后者通到前者,并使二者中有相同压力。瓦特的一个名叫萨瑟恩的助手给示功汽缸添加一块滑动板,用以支承铅笔和纸,铅笔在纸上描绘的曲线相应于汽缸中汽压的变化,这就是“示功图”。示功图是在活塞式机器的一个循环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活塞位移而变化的循环曲线。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可表示为机器所作的功。

斯特里特[英]发明燃用松节油或柏油的内燃机  英国人斯特里特首次提出根据燃料与空气混合的原理可以制成内燃式动力机。这一发明虽然获得专利但未实际应用。

沃恩[英]取得球轴承专利  1772年,英国的瓦罗设计制造球轴承,装在邮车上试用。1794年沃恩取得球轴承的专利。到188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表关于球轴承接触应力的论文。在赫兹成就的基础上,德国的施特里贝克、瑞典的帕姆格伦等人又进行了大量实验,对发展滚动轴承的设计理论和疲劳寿命计算作出了贡献。

1795年

布拉默[英]制成实用水压机  英国发明家布拉默制造的水压机,采用皮制杯状密封垫圈解决了柱塞和杠体之间的漏泄问题。

1798年

惠特尼[美]提出用工模具提高机械零件互换性的方法  美国发明家惠特尼提出“组装标准部件生产法”,他让每个工人只加工一种部件,但必须制造的十分精确,以便进行统一组装。正是这种用标准部件进行组装的生产方法,为流水生产线和大量生产创造了条件。

1800年

特里维西克[英]发明横梁连接杆型复式发动机  英国矿业工程师特里维西克发明的横梁连接杆型复式发动机,压力为65磅/平方英寸,汽缸直径25英寸,冲程10英尺,应用于矿山起重作业。1802年,他又发明高压蒸汽机,工作压力达145磅/平方英寸。1804年,配合1800年发明的复式发动机,研制成“特里维西克型锅炉”,该锅炉有一个铸铁圆筒形外壳和一个碟形封头。

伊文思[美]制作10个大气压的高压蒸汽机

18世纪

博尔顿[英]研制造币设备  英国企业家博尔顿研制的造币设备由一台改良的蒸汽机驱动,用以滚轧半便士的铜币。通过操纵切断器式螺旋压机压出圆形铜件,钱币的两面和边沿同时铸造,标记用十分强力的机械加工。该机器能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所压出的钱币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