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退火不同时间后的银基粉状钎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含量增加,钎料合金的固相线温度不断升高,氧含量为0.604 7%的钎料固相线温度比铸态的提高了近56℃;随着氧含量的增加,钎料表层覆盖了大量的氧化物,使钎料和基体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润湿,润湿性明显下降;当...
氧含量 润湿性 抗拉强度 氧化物
张冠星 龙伟民 潘建军 李浩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采用Sn-Cu-Ni-xPr无铅钎料对片式电阻进行钎焊试验,并且利用加速老化试验模拟片式电阻中焊点的服役环境,研究了时效过程中Sn-Cu-Ni-xPr焊点界面化合物层的厚度以及焊点抗剪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效的进行,片式电阻Sn-Cu-Ni-xPr焊点的厚度不断增加,抗剪强度不断下降.与...
无铅钎料 时效 界面厚度 力学性能
马超力 薛松柏 李阳 徐翌伟 蒋俊懿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采用直径为1.6 mm的细径药芯焊丝,利用CO2气体保护焊堆焊的方法制备了含有1.0%~3.0%C(质量分数),15%~20%Cr,0%~2.0%B的高铬堆焊合金.研究了B4C含量对堆焊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合金的硬度从57.1 HRC增加到65.2 HRC,硬度提高14.2...
Fe-Cr-C堆焊合金 药芯焊丝 微观组织 耐磨性
张彦超 崔丽 贺定勇 周正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研究了热输入对海洋钻井平台用550 MPa钢焊接接头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输入为15和50 kJ/cm时,对焊缝有热处理作用,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加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其中50 kJ/cm热处理作用较明显.-60℃冲击试验中,热输入为50 kJ/cm时冲击吸收功最高,平均110 J,是其...
焊接热输入 F550Z钢 组织 低温韧性
严铿 叶逢雨 刘炜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316L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强的应变硬化特征,建立合适的硬化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焊接残余应力.建立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混合硬化模型,基于SYSWELD软件,采用间接耦合的三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316L奥氏体不锈钢三道槽焊缝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材料的硬化模型对焊接残余应力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随...
焊接残余应力 硬化模型 数值模拟
徐济进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针对X射线焊缝检测图像中存在大量背景冗余信息,焊缝和缺陷难于准确检测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有监督过渡区域提取及阈值分割方法.根据焊接图像本身的特点,通过先验知识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确定某个区间来估算图像过渡区域的灰度范围,按照模糊子集理论,给出一种新的加权算子来描述局部窗口内灰度级...
无损检测 焊缝提取 先验知识 过渡区
佟彤 蔡艳 孙大为 吴毅雄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从力学角度研究了振幅改变对TC4线性摩擦焊接头微观缺陷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头典型微观缺陷主要有微孔和三叉形貌两种,微孔是界面未完全融合导致的结果,而三叉形貌是振动方向飞边与垂直振动方向飞边分离的结果.焊接过程中摩擦压力及摩擦剪切力产生的耦合力学效应决定三叉形貌的状态,焊接热输入与金属空间位...
线性摩擦焊 振幅 微观缺陷 三叉形貌 微孔
朱剑桥 张彦华 张田仓 孙成彬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对5.5 mm厚度的LD10(2A14-T6)铝合金进行了两种工艺的TIG焊接,采用热电偶测定了接头的热循环曲线,分析了不同工艺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面三层焊热影响区中同一点先后经历三次热循环,导致过时效区硬度大幅下降,拉伸时断裂于此;焊缝区各层所经历的热过程不同,导致其硬度起伏较...
LD10铝合金 TIG焊 焊接热循环 力学性能
康举 李艳军 吴爱萍 赵刚 高彦军 邹贵生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电弧辅助活性TIG焊(arc assisted activating TIG welding,AA-TIG焊)是一种新型高效焊接方式,该方法可以分为分离电弧AA-TIG焊和耦合电弧AA-TIG焊两种方式.试验采用不锈钢为母材,通过改变辅助电弧中氧气引入量,分析焊缝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锈钢 AA-TIG焊 氧气引入量 组织及性能
樊丁 刘自刚 黄勇 王新鑫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
水下湿法焊缝成形是影响水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与空气中焊接相比,影响水下湿法焊缝成形的因素更复杂.在高压舱内进行不同水深湿法药芯焊丝焊接(FCAW)试验,通过响应曲面法(RSM)分别建立水下湿法焊缝的熔宽和余高与焊接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水深及其交互作用对水下湿...
水下焊接 响应曲面法 焊缝成形
石永华 林水强 郑泽培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