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种双机器人协同焊接轨迹优化方法.基于弗莱纳-雪列矢量理论,建立并修正复杂焊缝离散点坐标系.在双机器人协同焊接有效工作空间内,以最佳焊位、焊接速度恒定、无碰撞以及一定焊枪工作位姿为约束条件,确定双机器人初始焊接点可行域.基于焊接平稳性思想,以焊接全过程双机器人各关节角位移变化总量最小化为优...
双机器人 协同焊接 轨迹优化 弗莱纳-雪列 船形焊
翟敬梅 应灿 张铁 徐晓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为提高效率、获得理想断裂位置并改善热影响区韧性,对控扎控冷工艺生产的8 mm厚Q690C低碳粒贝钢,选用等强度匹配的焊丝,采用无预热、低热输入(10 k J/cm以下)三层全自动MAG工艺施焊.结果表明,无裂纹与成形缺陷;拉、弯与冲击性能均合格.焊缝为针状铁素体,韧性优异;仅在较窄的部分相变区...
郭咏华 张贵锋 杨宗奇 黄超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为了研究铜/铝异种金属钎焊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组织结构对接头性能的影响,从化合物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预涂敷钎料的超声波辅助钎焊复合工艺.结果表明,采用Sn-9Zn共晶钎料,得到细小金属间化合物弥散地分布在铜表面的界面结构,增强了界面强度,其接头抗拉强度甚至超过传统工艺下将金属间化合物层减薄到...
铜/铝异种金属 超声波辅助钎焊 金属间化合物 钎料预涂敷
张汇文 崔炜 闫久春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为了研究机械振动频率对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接头低温韧性影响,采用Ar+CO2混合气体保护进行多层焊接,同时施加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结果表明,机械振动可以改善高强度钢焊缝的低温韧性和显微组织,相比无振动焊接,施加振动后焊缝中针状铁素体以细小弥散形式分布,且焊缝中大夹杂物数量明显减少;在振幅一定的情...
振动焊接 低温冲击 低合金高强度钢
苏允海 马大海 孟凡玲 刘政军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以Ni/Al纳米多层自蔓延金属箔代替传统加热设备作为热源对钛和铜进行了钎焊,评价了焊接组件的平面度、焊接结合率、钎缝抗剪强度以及Ni/Al多层自蔓延金属箔与焊料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采用Ni/Al多层自蔓延金属箔作为热源,焊接组件在焊接前后温度变化较小,焊后平面度可控制在0.1 mm以内,焊接...
多层金属箔 平面度 焊接结合率 强度 焊缝
何金江 徐学礼 王越 李勇军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对低气压地区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接的焊缝成形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焊接工艺参数设定下,气压愈低,焊缝的熔深愈浅、熔宽愈宽、余高愈小;气压降低导致电弧的冷却作用减弱,弧柱区的直径与正常气压相比将增大,电弧的稳定性和挺度下降.电弧行为的改变影响了焊缝成形质量,气压越低,焊缝成形的...
低气压电弧焊接 自保护药芯焊丝 焊缝成形 电弧稳定性
朱志明 范开果 王永东 刘晗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精密零件的扩散连接中针对主要扩散工艺参数对镜面纯铁的表面粗糙度影响,选取99.99%的纯铁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纯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0℃以下,保温1 h,温度对纯铁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在10 nm之内,但有增大趋势,在550℃以上时,纯铁表面粗糙度缓慢增大...
表面粗糙度 扩散连接 高温退火 表面质量 纯铁
蒋斌 邢丕峰 魏成富 杨蒙生 郭建军 刘畅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为分析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的焊接疲劳S-N数据分布具有高收敛性的机理,基于钛合金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数据,分别基于名义应力、主S-N曲线法中的结构应力及等效结构应力建立焊接疲劳数据坐标,并以最小二乘法拟合S-N曲线,应用粗糙集分析方法,以接头类型、相对板厚、载荷比、应力比等焊接疲劳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条...
焊接 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 疲劳 数据分布
杨鑫华 孙屹博 邹丽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采用Al Si5铝合金焊丝,冷金属过渡方法对汽车车身用6061铝合金进行了搭接点塞焊试验,研究了送丝速度、铝板孔直径、点塞焊时间对点塞焊接头焊点直径、焊核直径和拉伸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送丝速度主要影响焊点直径的大小,点塞焊时间和铝板孔直径主要影响焊核直径和拉伸载荷.接头拉伸载荷主要取决于焊核...
汽车车身 冷金属过渡 铝合金 点塞焊 工艺参数
曹睿 黄倩 朱海霞 陈剑虹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惯性径向摩擦焊接过程中飞轮初始转速决定了焊接能量输入,对接头成形具有决定性影响.采用45钢径向环和37Cr Mn Mo钢管,试验分析了惯性径向摩擦焊接过程中飞轮初始转速对接头成形的影响,得到了良好接头成形的飞轮初始转速,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飞轮初始转速为520和560 r/min...
惯性径向摩擦焊 初始转速 能量输入 接头成形
秦国梁 梁永亮 周军 齐秀滨 张春波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