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定电火花沉积WC-12Co涂层的温度场,通过选用合适的热源和热边界条件,建立电火花沉积WC-12Co涂层热传导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极材料及工件材料的温度等值面、温度分布曲线以及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通过设置温度场等值线确定了材料熔化和气化区域大小.同时文中研...
电火花沉积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工艺参数
魏红梅 初未珅 林铁松 何鹏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振动声调制技术是一种新出现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此技术的检测原理,并对其在复杂结构焊缝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制作了小径管座角焊缝试样,分别在单频激励和扫频激励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缺陷试样的调制强度均高于参考试样,且在特定高频频率范围内,二者差别显著,更有利于焊缝...
振动声调制 管座角焊缝 非线性超声 无损检测
刘斌 刚铁 万楚豪 罗志伟
2015
分析了压力环境下气体混合比对脉冲MAG焊飞溅率及焊缝熔池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环境下相同比例的保护气体在流速不变的情况下,起活性作用的气体组分相对较多,电弧弧柱紊乱加剧,飞溅剧烈,焊接过程极不稳定.为获得高气压环境下稳定的焊接过程,减小飞溅率,通过提高混合气体配比中氩气体积分数来降低活性气...
高气压环境 脉冲MAG焊 气体配比 飞溅率 熔池形状
黄松涛 谷孝满 王磊 张永明 焦向东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以BAg34Cu Zn Sn钎料为研究对象,在其表面刷镀微米锡层,利用SEM和XRD表征锡刷镀层的组织和结晶取向,采用差热分析仪(DSC)、润湿试验炉、万能拉伸试验机分析刷镀锡含量对钎料熔化温度、润湿性、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对刷镀锡后钎料的电阻率和断后伸长率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BAg34Cu ...
锡刷镀层 银钎料 熔化温度 润湿性 抗拉强度
王星星 杜全斌 龙伟民 吕登峰
2015
以ER4043的铝焊丝对6061铝合金和TA2纯钛进行CMT熔钎焊,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特征,并通过拉伸试验对接头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评定.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具有熔焊和钎焊双重性质:铝母材局部熔化,与熔化的焊丝金属混合后凝固形成焊缝;而没...
铝/钛异种金属 冷金属过渡熔钎焊 金属间化合物 接头强度
孙军浩 曹睿 陈剑虹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针对两台机器人在同一工作区间进行焊接工作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假设修正"策略和遗传算法的无碰路径规划方法.利用球体和圆柱体建立机器人包络模型,根据空间几何理论求出包络模型之间最短距离解析式.以理想约束条件,得到假设路径.建立与弧焊焊接质量、点焊最短路径等相关的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
双机器人焊接 局部坐标系 无碰路径 遗传算法
张立栋 李亮玉 王天琪 刘海华 郑武科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采用超声冲击工艺对FGH95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熔覆层进行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超声冲击前后激光熔覆层微观组织的变化特征,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测量晶粒尺寸,并对超声冲击处理前后熔覆层截面的显微维氏硬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后熔覆层发生塑性变形,并沿深度方向...
激光熔覆 超声冲击 晶粒细化 镍基高温合金 显微维氏硬度
戚永爱 赵剑峰 谢德巧 李悦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统计分析了不同环境压力下脉冲MAG焊的电流电压波形和数据,探讨了其概率密度分布规律与高气压环境下焊接电弧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增大,能量损失加剧,焊接过程越不稳定.为了获得高气压环境稳定的焊接过程,采用提高电弧电压的方式来补偿电弧能量损失.在0.3和0.5 MPa压力环境下,电弧...
高气压环境 脉冲MAG焊 概率密度 电弧补偿
王磊 黄松涛 焦向东 谷孝满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针对空间复杂曲线焊接问题进行了双机器人协调焊接路径规划方法的研究,在保证焊接过程焊缝点熔池处于水平或稍微下坡状态前提下,提出了一种主从协调跟踪的路径规划算法,以实现一台机器人夹持工件不断调整位姿满足船形焊的要求,另外一台机器人跟踪焊缝曲线实施焊接.建立了协调系统数学模型,时间约束和空间约束,在...
双机器人协调 路径规划 马鞍形焊缝
赵娜 岳建锋 李亮玉 王天琪 郑武科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
在25℃下利用单轴微力疲劳试验机对96.5Sn-3Ag-0.5Cu无铅焊点进行不同驻留时间(1~20 s)和不同应变速率(0.01~0.08 mm/s)条件下的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25℃下1~20 s的驻留时间对焊点的疲劳寿命影响不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加快,焊点的疲劳寿命逐渐降低,断裂机制...
低周疲劳 无铅焊点 驻留时间 应变速率 裂纹
王超 李晓延 朱永鑫
http://hjxb.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