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甘蔗辊压机轧辊辊壳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辘入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对轧辊进行麻点化处理的堆焊技术,针对该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PLC的堆焊自动机。重点介绍了自动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使用结果表明,堆焊自动机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轧辊壳硬度提高了76%,磨损量仅为不进行堆焊...
轧辊堆焊 PLC 顺序功能图
梁广瑞 莫胜撼 廖振飞
COUNT(2014)+2013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吊环双面焊接电源,该电源采用TMS320F2407型DSP为控制核心,实现吊环的双面焊接。给出了数字化吊环双面焊接电源结构框图及主电路的设计方法。研制的焊接电源焊接的焊缝成形美观,强度高,满足设计要求。
弧焊电源 数字化 PWM 双面焊接
姚秋凤 白宏伟
COUNT(2014)+2013
以10 kJ/cm、15 kJ/cm、20 kJ/cm三种不同焊接热输入焊接921A低合金高强钢,研究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大,焊缝中晶粒尺寸增大,针状铁素体增多;热影响区晶粒长大的趋势亦随着热输入变化明显;热影响区粗晶区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
921A钢 焊接热输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马凯夫 郑世达 易江龙 尹登峰 郭春富 王凯
COUNT(2014)+2013
为了解决水下焊接焊缝质量差的问题,提高水下焊接自动化,设计了一种用于水下湿法焊接稳弧装置,可为水环境中的电弧制造半干环境和进行磁力约束,达到稳定水中焊接电弧的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装置的磁场进行分析。运用流体力学仿真方法对该装置的高压气道和保护气道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在水下高压环境下,不同...
水下湿法焊接 稳弧装置 磁场 双流道
李志刚 贾慧芳 李刚 王健
COUNT(2014)+2013
高速列车底架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和板材焊接而成,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状态及水平直接影响高速列车的承载能力及安全使用寿命问题。针对承受典型载荷形式的高速动车底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对底架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场及工作载荷作用后的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残余应力危险点位置,发现承受拉伸载荷后...
高速列车底架 焊接残余应力 动载荷
方喜风 程永明 刘雪松
COUNT(2014)+2013
通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SMA490BW耐候钢进行焊接热影响区(HAZ)各亚区域热模拟试验,对各亚区域的组织、晶粒度和硬度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各亚区域组织形貌存在明显差异,峰值温度对金相组织及分布形态有显著的影响;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越高晶粒尺寸越大,合适的二次热循环有...
SMA490BW耐候钢 HAZ 热模拟 冷却时间
张明月 张民安 陈辉
COUNT(2014)+2013
采用YAG激光对2mm厚TC4钛合金薄板进行焊接,尝试使用机械应变法对其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得到了在不同线能量作用下焊缝的外观变化及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激光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应变法适于激光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其残余应力的分布跟普通熔焊相似,但拉应力区明显变窄;线能量...
钛合金 激光焊接 残余应力 机械应变仪
黄亮 杜学铭 杨璟
COUNT(2014)+2013
铝合金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加工性能好成为高速列车车体材料的首选。在各种不同焊接位置(平位PA、横位PC、仰位PE、立向上位PF、PA+PE)条件下,材料对焊接工艺的适应性及接头性能则成为了实际生产和工艺设计最为关注的难题。结合实际生产需要,选用国内外车体广泛采用的6N01铝合金材...
6N01铝合金 典型位置 高速列车 力学性能
刘建 汪认 刘拥军 方喜风 魏书波
COUNT(2014)+2013
针对漆包线焊接的难点,在现有热压工艺和引线键合工艺的基础上,重新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漆包线直接焊接的微连接方法,并设计搭建了超声热压工艺的试验平台。以直径0.2 mm的漆包线和厚0.2 mm的磷铜片作为试验样例,对焊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焊接压力和超声功率对...
漆包线 超声焊 热压焊 复合焊接 正交试验
路志明 于兆勤 郭钟宁 李远波 袁聪
COUNT(2014)+2013
D36海洋平台用钢是造船和海洋平台行业不可或缺的材料,本研究采用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实现了厚25 mm的D36钢对接实验。实验表明:采用优化的12道规划路径的Plasma-MIG多层多道焊焊接工艺参数可以满足焊缝宏观形貌要求,焊缝成形美观,无气孔、夹杂、未熔合等缺陷。与传统MIG焊...
D36海洋平台用钢 Plasma-MIG复合电弧焊接 焊缝成形 力学性能
许可望 杨涛 李维锋 高洪明 孙强
COUNT(201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