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正激逆变电路与全桥逆变电路和半桥逆变电路相比,双管复位电路在开关管断开时将其电压箝位在输入电压,有效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不存在桥臂直通现象,可靠性高。对双管复位的单端正激逆变电路进行了原理分析,设计了主电路。选择主要元器件参数时要注意IGBT尖峰电压的影响。
单端正激 双管复位 参数计算
徐友慧 陈克选 刘晓风
2014
现阶段市售焊补电源无法满足野外作业、外部电网输送距离远的情况,在典型焊补电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48 V锂电池供电的适用于野外作业的焊补电源,输出电压0~40 V可调。针对典型焊补电源功率损耗大、输出电压精度低的不足,分别采用辅助二极管谐振极软开关和模糊自适应PI算法对主电路功率管开关方式和...
野外作业 焊补电源 辅助二极管谐振极(ADRP)软开关 模糊自适应PI
王广利 阳能军
2014
针对弧焊接机器人的特点,建立了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D-H运动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提出了基于多项式函数插值法的空间轨迹规划方案,算例验证显示:手臂运行平稳,空间点全部在机器人工作空间以内。为模拟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样机仿真,仿真曲线平稳,无骤变现象,验证了该机构的合理性。
六自由度 焊接机器人 空间轨迹规划 虚拟样机
曲令晋 王兴举 刘伟
2014
由于液压油缸外缸筒在对焊前已镗孔,内孔精度很高,表面质量好,而外表面却不加工,属毛坯面,设计以内孔为定位基准的工装和焊接止口、坡口,使缸筒合件在旋转中自动对中,定位精度高,无需点焊。根据油管接头与缸筒马鞍形焊缝的数学模型,设计自动焊机,关键是控制焊枪的转动和移动,并在焊接马鞍形环焊缝时作变位和...
缸筒 焊接 马鞍形焊缝 工装设计
杨明轩 刘秋皓
2014
针对0.6 mm厚SB265Gr1钛合金开展了脉冲激光焊接工艺试验,并在550℃/0.5 h炉冷下进行焊后热处理(PWHT),焊后成形美观,焊缝保护良好,无缺陷。分析了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对焊缝的焊后及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焊态和热处理态的焊缝金属中主要为粗大块状α...
换热片 激光焊接 SB265Gr1钛合金 力学性能 残余应力
陈路 陶海燕 魏连峰 王世忠 王海男
2014
采用12000W的CO2激光器,通过激光焊接+激光热处理的工艺对热轧高强钢DP780进行激光填丝焊接试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万能试验机、抗凹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DP780-DP780自焊和DP780-SPHC过渡焊的焊接接头宏观、微观组织特点及接头力学性能的差异。试验结果表...
激光焊接 热轧高强钢 DP780-DP780自焊 DP780-SPHC过渡焊
王威 黄继华 张永强 贾松青 刘兴全 张宝
2014
设计相关试验,针对四种新型航空铝合金材料:2524-T3、6156-T6、2198-T8、AlLiS4的搅拌摩擦焊(FSW)接头静力拉伸/剪切性能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测试结果。研究表明,2524-T3的搅拌摩擦焊接头静力拉伸/剪切性能最接近于母材,强度系数均达到96.81%;2198-T8较低,...
新型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拉伸性能 剪切性能
李珊山 杨俊 董登科 李文亚
2014
针对某企业换热器管板堆焊试验及其工艺技术方案,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在高强度基体合金材料上堆焊过渡合金材料(软质或防腐蚀),得到焊后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用试验结果验证了堆焊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确定了适合此管板堆焊的热源模型及参数。同时,堆焊动态模拟研究结果为堆焊试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
管板堆焊 ABAQUS软件 堆焊数值模拟 堆焊试验
王浦全 何庆中 颜韵琪 郭帅 段鹏
2014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合金结构具有轻量化和更好的综合使用性能。钛铝双金属结构由于可以减小构件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满足特殊的综合使用性能,应用前景广阔。熔钎焊已成为钛合金和铝合金异种合金焊接的热门研究方法。阐述了熔钎焊的基本原理以及钛合金和铝合金熔钎焊的难点,讨论钛合金和铝合金熔钎焊的界面...
钛合金 铝合金 熔钎焊 界面行为
李辉 戴景杰
2014
不锈钢复合板因其良好的经济性在压力容器制造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不锈钢耐蚀层保证了耐腐蚀性,使得基层因无需考虑耐蚀性而可以选择更高强度的基钢板,降低了容器壁厚,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难度。但是由于不锈钢复合板属于双金属材料,存在很大的电位差,并且焊接时两层间存在过渡层,焊接工艺不当会使局部耐蚀层...
不锈钢复合板 基层焊接 复合层焊接 渗透检测(PT)和射线检测(RT) 100%复合层不锈钢连续性检测
吴立斌 石昕 杨燕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