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激光定点焊接过程,在考虑表面张力、气化压力、浮力和液固之间的作用力,以及熔池内层流、辐射和液气界面传热与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立了激光定点焊过程中激光热源随熔深变化的自适应模型,并对熔池的深度、温度分布、压力分布、焊缝形貌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因材料受热气化产生的气化压力是小...
激光小孔 VOF方法 气化压力 动态演变
张建斌 张健 樊丁 黄健康
2014
为探索船用钢板EH36焊接过程的温度演变机理,基于ABAQUS和二次开发技术,考虑材料热物理参数非线性变化以及焊件与周围环境的对流和辐射,对EH36焊接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实验验证热循环曲线。结果表明,焊接2~3s后,焊缝区达到准稳态温度场;第3层第1道焊存在未填充金属不易热传递,等温线偏移;热...
温度演变 二次开发技术 热循环曲线 准稳态 等温线
吴俊峰 王匀 陈万荣 王诚强 许桢英 殷苏民
2014
针对输油、输气等支线管在传统焊接方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研究了管道瞬时液相扩散焊接技术。针对输油支线管20钢φ76mm管道,采用铁镍合金的中间层,对其进行瞬时液相扩散焊接试验,并进行了拉力弯曲试验和扫描电镜、硬度实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钢管表面硬度、焊缝金相组织。结果得到稳定的焊接参数,焊接温度为...
瞬时液相扩散焊接 20钢管 焊缝
王岚 俞建荣 王磊 杨德宇 岳龙
2014
以地铁列车车顶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其焊接变形的研究。基于分段温度函数法的高效计算方法,建立了该焊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其准稳态温度场和焊后变形分布。同时对圆顶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进行测量,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证明,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符合实际,其趋势相同,最大变形...
焊接 变形 模拟 地铁列车
李晓东 赵佳佳 王未 周成候 吴金津 史清宇 贾津耀
2014
针对6005A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适应性,研究了不同板厚条件下,焊接工艺对气孔缺陷、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激光-MIG复合焊接对板厚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适合焊接4~16 mm厚的6005A铝合金;6005A铝合金激光-MIG焊接工艺在采用单道焊一次成形的情况下有利于气...
激光-MIG复合焊接 6005A铝合金 组织 力学性能
安治业 赵红伟 田爱琴 崔云龙
2014
分析了316L不锈钢分离器的焊接性和焊接工艺特点,根据其特点制定其焊接工艺:采用焊条电弧焊填充、盖面,采用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选用WSE-315型焊机、焊条A022,氩弧焊采用TIG400型号焊机、焊丝H00Cr19Ni12Mo2Cu2,采用V形坡口,坡口角度70°。焊后进行接头检验,结果表...
焊接性 热裂纹 焊接工艺
侯蕊 李博 李大军
2014
针对煤炭输送设备刮板输送机顺槽中板的磨损失效问题,开展了高强耐磨钢的堆焊工艺研究。采用高碳高铬药芯焊丝在高强耐磨钢上进行堆焊试验,试验发现高强耐磨钢堆焊存在严重的软化现象。采用及时冷却措施,在高强耐磨钢上进行了冷堆焊工艺试验,实验表明冷堆焊有效降低了软化区域,提高了耐磨性,解决了高强耐磨钢堆焊...
高强耐磨钢 高碳高铬药芯焊丝 冷堆焊
张彩霞 王政科
2014
通过对EPR与CPR1000核电站波动管安装技术要求、施工逻辑顺序及焊接过程的详细对比分析,阐明了两者的异同,为核电站主回路系统波动管的安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EPR核电站 CPR1000核电站 波动管 自动焊 手工焊 无损检验
靳孝义 杨伟光 魏海鸣
2014
介绍了对城际动车组车体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过程,并通过了有限元分析法对车体结构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合理的车体承载结构。车体制造后按照EN12663-1:2010标准进行了静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承载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动态特性满足各项标准的要求。
城际动车组 车体 有限元分析 结构设计
何晓蕾 张庆刚 陈树娟 付一娜 陈永强
2014
基于细节疲劳额定值(DFR)法,对2524-T3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焊接接头组织形貌和疲劳断口。结果表明,2524-T3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其DFR值为180.9 MPa;断口分析表明疲劳源位于焊缝根部,此处存在的弱...
细节疲劳额定值 搅拌摩擦焊 疲劳性能 对接接头 疲劳断口
陈安 许飞 董登科 李文亚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