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模型对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中熔池边缘提取问题进行研究,利用CCD摄像机和复合滤光技术构成的系统提取熔池图像,并分析讨论图像。通过高斯平滑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数学模型提取熔池边缘,以设定阈值的方法得到熔池矩形区域,求出矩形区域的质心,实现熔池区域的粗定位,以此质心为中心定义一椭圆轮...
初始轮廓 边缘提取 阈值
陆长安
2015
采用D132焊条在45钢母材金属上进行焊条电弧堆焊,熔敷金属为两层。为了减小熔敷金属内的焊接残余应力,改善其组织结构和硬度,对试样进行焊后热处理,回火温度分别为400℃、550℃和700℃,保温时间均为2 h。分析焊态及焊后热处理的熔敷金属显微组织和硬度,试验结果表明:焊态时的熔敷金属存在魏氏...
堆焊 焊态 焊后热处理 显微组织,显微硬度
潘全喜 刘志远 白玲
2015
压力容器中焊接裂纹的形状通常是非线性的,焊接模拟过程中,非线性路径的三维瞬态模拟难度较大,同时其温度场和熔池形状是随焊接路径变化的。鉴于此,对双椭球热源模型进行正弦修正,确定热源行进的正弦路径,从而建立三维移动热源模型,并探究温度场和熔池形状随焊接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焊接路径对温度场和熔...
A304不锈钢 非线性路径补焊 热源修正 温度场
纪东生 周世杰 李云涛 李耀荣 王学兰
2015
模拟焊缝凝固过程的枝晶生长,得到焊接熔池中心柱状晶和等轴晶溶质浓度分布、生长形态。熔池凝固结晶过程中,晶界偏析很大,枝晶竞争生长且相互作用。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模拟枝晶生长可行,但仍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且在熔池内复杂多角度枝晶状态方面做更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元胞自动机 组织凝固 溶质扩散 枝晶生长
马迅
2015
研究单、双脉冲MIG焊工艺对LD10CS高强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脉冲MIG焊时,焊缝成形较差,焊接变形量大;而双脉冲MIG焊时,焊缝表面呈现清晰的鱼鳞纹状、焊接变形明显减小。双脉冲MIG焊与单脉冲MIG焊相比,焊缝组织明显细化,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LD10CS铝合金 脉冲MIG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国旭明 牛鹏亮
2015
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A6N01铝合金MIG焊接试样进行低周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A6N01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过程中表面形貌变化和疲劳断裂后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应力的加载,在试样产生裂纹之前,晶界处位错塞积严重,产生永久滑移带,裂纹源萌生于永久滑移带。气孔、夹杂等缺陷处应力集中较大,也容...
A6N01铝合金 焊接接头 裂纹 缺陷
白建颖 杨尚磊 贾进 倪维源
2015
对电火花堆焊热过程和应力变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为优化堆焊参数提供快捷可靠的依据。通过研究电容击穿空气的放电特性模型,提出新型电火花堆焊能量来源于电容空气放电的火花产生阶段。建立了三个不同电压参数下的单脉冲温度场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单脉冲放电时电极表面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仿真研究。对多脉冲...
电火花堆焊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应力场
周晓东 李平 阳能军
2015
在对钼粉材料压坯与烧结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改变压坯粉重及改进压制、烧结工艺进行实验以获得组织合理、性能优化的钼粉烧结体(钼环试样)。通过OM、SEM及硬度测试等试验,结果表明:当粉重为0.35 g时,因为压坯粉重小而导致压坯致密度较低;当压坯粉重达到0.4 g时,钼环组织细小,具有较低的气孔率和...
钼环 压坯粉重 组织 力学性能
孟涛 杨莉
2015
对新型铸造模具钢进行焊接修复,研究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后回火处理使模具钢完全淬火区组织由淬火马氏体转变成回火马氏体,不完全淬火区和回火区组织变化不明显。回火处理后淬火区和焊缝硬度明显降低,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增加。焊后回火处理对焊缝磨损率和平均摩擦系数影响不大。
模具钢 回火 硬度 抗拉强度
高茂涛
2015
分析了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焊接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阐述搅拌摩擦焊技术在铝合金中厚板部件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并提出了搅拌摩擦焊技术在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铝合金车体 焊接现状 搅拌摩擦焊 中厚板 应用发展
邓钢 刘杰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