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次焊接试验,在建筑钢结构领域中采取CO2气体保护焊,采用一种不清根的焊接技术,达到厚板焊缝全熔透焊接,焊后试件通过了UT探伤、拉伸、冲击、硬度试验,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可操作性强,同时焊缝区金相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物,此项技术为双面双弧单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形技术,在厚板焊接实现高...
厚板 双面双弧 单熔池 同步同向 高质高效化
滕氄 张建平 曾祥文 陆安鸿 张达飞
2015
通过对多次补焊条件下A6N01铝合金焊接接头进行疲劳试验,获得了不同补焊条件下焊接接头的条件疲劳极限值以及不同区域的裂纹扩展速率,并分析其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补焊次数增加,接头疲劳极限值减小,三次补焊后其由98.8 MPa下降到89.7 MPa,仍然满足使用要求;焊缝区和热影响区裂纹扩...
铝合金 补焊 焊接接头 疲劳性能
田志骞 陈东方 马国龙
2015
以M310核电机组主管道Z3CN20-09M奥氏体不锈钢为试验对象,研究手工焊与脉冲TIG自动焊在焊接收缩量、焊接接头组织、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脉冲TIG自动焊焊接收缩量较小,焊缝组织分布更均匀,晶粒尺寸更细小,焊缝的强度、塑韧性和抗变形能力更优异。
核电厂 主管道 手工焊 自动焊 对比分析
黄宗仁 董岱林 冯琳娜
2015
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针对间接电弧的参数分布特点对双钨极间接气体保护焊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该焊接方法节能、高效且焊接工件的变形小,但热输入却很低。为了分析其热输入较低的原因,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间接电弧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电弧的一系列特征参数,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钨极间接电弧具...
双钨极间接电弧焊接 电弧 有限元法 数值模拟
胡筱娥
2015
针对钢和铝合金三层金属薄板电阻点焊变形问题,采用四因素(焊接时间、焊接电流、焊件厚度和电极压力)三水平("高"、"中"和"低")的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通过拉伸试验机和金相试验检验其焊接质量,通过反变形论证了焊后变形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焊件厚度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最大;正交试验筛选...
铝合金 电阻点焊 焊接热变形
卢晶晶 邢彦锋
2015
利用传感技术形成电阻点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点焊过程质量信息,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动态电阻和电极位移等。实时输出各参数波形,并依据波形变化特征对焊接质量进行在线判定,同时分析焊接热量变化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从而定量分析焊件熔核尺寸、压痕深度、是否飞溅等质量信息,并可对焊核的焊接强度做出定性判定。
点焊 监测波形 焊接质量 焊接热量
李显 李强
2015
论述铝合金平板表面激光除漆工艺的研究结果。研究激光功率、离焦量、清洗速度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通过表面显微视图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进一步研究激光清洗对基材性能的影响。
激光清洗 激光除漆 工艺参数 性能
朱伟 孟宪伟 戴忠晨 夏宁 俞鸿斌 王春明
2015
随着我国高强抗震钢筋应用的增加,某些HRB500E钢筋采用传统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工艺焊接,很难保证焊接接头质量。介绍了两种使钢筋接头截面积增大的新工艺,采用新工艺对直径22mm和25mm的HRB500E高强抗震钢筋进行试验,与传统电渣压力焊接对比分析,验证新工艺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HRB500E高强抗震钢筋 电渣压力焊 焊接新工艺 截面积增大
霍晓敏 全强
2015
XG800CF和B780CF是两种新型国产800 MPa超细晶粒高强钢,逐步替代进口的水电机组蜗壳材料,并首次应用于大型水电站的压力钢管焊接工程。为了研究其焊接性和焊接工艺,针对两种焊接接头的焊接性、力学性能、力学不均匀性和微观组织进行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XG800C...
XG800CF B780CF 细晶粒结构钢 焊接工艺
廖琪 周友龙 张远望 王文辉 陈恒
2015
介绍了由铬镍当量(Creq、Nieq)关系式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缝金属的4种金相组织图,即Schaeffler、Delong、WRC-1988和WRC-1992组织图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其中Schaeffler组织图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相图,而利用WRC-1988和WRC-1992组织图是通过成...
奥氏体不锈钢焊条 焊缝成分 焊缝组织
张婉云 邓火生 龙昌茂 肖勇 蒋成刚 文铁生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