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点焊过程比较复杂、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传统PID控制难以达到控制要求,而模糊控制对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并无严格要求,它对参数变化的线性和非线性对象有着很强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积分控制算法,设计了中频逆变点焊恒电流控制系统,并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利用所设计的...
逆变 电阻点焊 移相脉宽调制 模糊积分控制 Simulink
丁礼健 闵华松
2015
研究0Cr19Ni9不锈钢A-TIG焊中不同配比活性剂组分(x%SiO2、y%TiO2)对焊缝熔深及其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活性剂的焊缝相比,施加合适配比活性剂的焊缝熔深增加较为明显(超过2 mm)。与单一成分活性剂相比,二元活性剂SiO2与TiO2之间存在一定协同效应,使焊缝熔深增加...
A-TIG 活性剂 OCr19Ni9 熔深 焊接参数
沈向前 邓鹏 李耀辉
2015
对比研究了两种缓冲层添加方式对钢/银基钎料钎焊接头组织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钎料,缓冲层与钎料界面结合较好,界面洁净;预置缓冲层试样缓冲层Cu与钎料结合稍差。复合钎料钎焊接头抗剪强度高于预置缓冲层钎焊接头抗剪强度。
复合钎料 缓冲层 抗剪强度
路全彬 龙伟民 于新泉 李永
2015
利用搅拌摩擦焊对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65进行焊接,通过金相分析、扫描观察和显微硬度试验研究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组织形貌的影响,并解释其机理。结果表明,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影响着焊接接头的热循环和机械循环,决定着焊接接头的热输入。
搅拌摩擦焊 HSLA-65钢 搅拌头旋转速度 焊接速度
裘荣鹏
2015
采用F410、F316和F250三种铁基合金粉末,利用等离子弧喷焊技术在ZG310-570铸钢基体表面制备铁基喷焊层。使用火花直读光谱仪测定喷焊层成分,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使用布氏硬度计测定喷焊层硬度,使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分析堆焊层的韧性。结果表明,三种粉末喷焊层均由胞状或块状的奥氏体和共...
等离子弧喷焊 ZG310-570 组织 力学性能
蹤雪梅 李稳 马国 申雷明 信若飞 陈理想
2015
主要分析了机器人离线编程现场运用时的误差来源,将误差分为两类:夹具制造安装产生的外部误差和机器人本体制造时的内部误差。离线程序的误差主要是由外部误差造成。针对外部误差校准,介绍了安川机器人常用的离线程序误差校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点焊机器人专用离线编程校准装置。该装置操作简便,能明显提高点...
机器人 离线编程 校准
胡婷
2015
对于型钢复杂坡口切割任务,采用传统切割特征建模算法会破坏切割路径的连续性,研究路径偏置和路径相交算法,并基于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设计自动化机器人型钢切割离线编程系统。通过扁钢与角钢切割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带坡口切割任务和过棱切割任务,验证了路径规划算法的可行性。
自动化 坡口切割 路径规划
尹余琴 张小萍
2015
分析电极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焊接电弧对电极材料的要求,阐述电源种类与极性对钨极性能的影响、钨极端部形状与电流对焊接的影响,总结正确选用与使用钨极的方法及技巧。
钨极氩弧焊 钨极 阴极破碎作用
杨新华
2015
采用钨极氩弧焊方法对ZM6镁合金进行缺陷补焊,分别采用圆型、一型和弧型开口方式对试样进行多层补焊试验。分析和测试试样补焊后的焊缝组织与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处的晶粒得到细化,弧型开口的接头强度与母材相当,达到167 MPa,一型开口焊缝处晶界析出金属间化合物,显著降低接头强度。
镁合金 缺陷 补焊
郑医 徐磊 王广海 陈玉宝
2015
GMA-激光复合焊接工艺同时具有GMA焊和激光焊两种焊接工艺的优点,成为电弧焊接工艺的有效替代方法。将感应预热用于建筑用高强度结构钢S690QL的GMA-激光复合焊接过程,并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形状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置的焊接参数条件下,单层复合焊接实验得到的焊缝具有较高的质量和较少...
GMA激光复合焊 建筑用钢 感应预热
赵金龙 杨晓敏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