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X100高强度管线钢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选定的焊接工艺方案,对该管线钢环焊缝焊接接头的强度、冲击韧性、硬度、断裂韧性(CTOD)和抗氢致开裂(HIC)等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X100高强度管线用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管道运行安全要求,所选用...
CRC全自动焊 X100管线钢 焊接工艺 力学性能;
勒巍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对检修过程中发现的304不锈钢焊缝裂纹及母材本体裂纹进行分析,焊缝存在较多的焊渣,以及根部未焊透是焊缝开裂的原因。母材的金相分析表明,304不锈钢晶界存在碳化物聚集,容易发生晶间腐蚀,引起母材开裂,焊接过程中,多层多道焊也容易使得热影响区晶间腐蚀加剧,引起母材开裂。304不锈钢锻造法兰的制造过...
304不锈钢 焊缝 裂纹 晶间腐蚀;
赵强 肖维宝 王大强 孙章豪 熊续平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根据功能要求,提出了全位置自动管板氩弧焊机的设计原则,重点讨论了其可靠送丝、准确定位、高效水冷、灵活供气等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管板焊接机头。该焊接机头采用导电滑环、静态定位、双路水冷和双路供气等结构型式,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适用性强等优点。生产实践表明,该焊接机头有效保证...
自动管板焊机 静态定位 双路水冷 双路供气;
李敏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针对拨叉和齿轮轴的连接,设计了专用激光焊及焊后自动检测系统。实现拨叉的自动上料、齿轮轴的定位、齿轮轴和拨叉装配后的位置调整、自动焊、焊后的检测、成品半自动下料等功能。通过压紧组件的气爪对工件进行定位及夹紧,然后自动焊接。涡流探伤仪对焊接成品进行在线焊接质量检测。
齿轮轴 激光焊 定位夹紧 检测;
单澜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针对蜂窝钎焊件、钎焊平板和钎焊雷达缝阵天线表层结构三种钎焊结构,设计制作了超声C扫描对比试样,试验了不同的人工缺陷的加工方法。通过对不同试样制作方法和人工缺陷加工方法的对比,确定了不同钎焊结构适用的对比试样制作方法。结果表明,制作平板钎焊结构对比试样时,应尽可能采用在平板状态钻出通孔后入炉焊接...
超声C扫描 人工缺陷 对比试样制作;
沙中玉 王涛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将脉冲等离子电弧与MIG电弧同轴复合,期望利用等离子弧脉冲峰值电流产生的高速等离子射流冲击熔滴和熔池,促进熔滴过渡,同时增加焊缝熔深。开发了一套高速视觉与电信号精确同步的焊接数据采集系统,对脉冲等离子-MIG复合焊熔滴过渡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将等离子电流调制成脉冲波形,等离子弧对工件总体热输...
脉冲等离子-MIG 熔滴过渡 等离子流力 一脉一滴过渡;
陈树君 宋亚修 肖珺 白立来 王旭平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利用超声波空蚀试验装置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母材及焊缝在550℃液态铅铋合金中的空蚀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空蚀时间后母材和焊缝的表面形貌,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试样腐蚀后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随着空蚀时间的增加,母材和焊缝表面的空蚀破坏越严重。焊缝由于存在成分偏...
304奥氏体不锈钢 焊缝 液态Pb-Bi合金 空蚀;
雷玉成 唐冬梅 李天庆 朱强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介绍了自保护药芯焊丝焊缝金属的韧化机理,分析了合金元素、夹杂物及稀土元素对焊缝韧性的影响,总结得出焊缝组织中粗大的马氏体与奥氏体组元(M-A组元)是造成韧性离散的主要原因。通过选择合适成分的焊丝,并配合恰当的热输入,可以减少并细化组织中的M-A组元,使韧性稳定。
自保护药芯焊丝 韧性 离散性 影响因素;
张学杰 郭纯 姚润钢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采用摆焊工艺对3 mm厚的普通低碳钢进行了焊接,并对摆焊参数的改变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3组不同焊缝宽度的宽焊缝焊接试验。结果表明,摆动模式对焊缝形状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周期摆动长度的增大,焊缝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逐渐增大,适当增大周期摆动宽度可增大焊缝宽度,摆动停顿距...
宽焊缝 摆焊 焊缝形状 焊接参数;
侯仰强 王天琪 李亮玉 李天旭 刘晓辉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焊接热源分别采用双椭球和整条焊缝两种稳态热加载,得到了筒状结构的焊后变形和残余应力分布,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加载方式焊后变形和应力趋势相同。整条焊缝加载峰值出现在两封口板中心位置,峰值为4.931 mm,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小。应力峰值相近,峰值近似339 MPa。采用双椭球热源加载...
稳态热加载 筒状结构 应力 计算效率;
房元斌 陆永能 张林杰 孔祥意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