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弧焊机器人对构件的立向焊接位置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等人工调节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总结针对该系统的各因素的调整方法和量值。实验表明,参数的适当改变使该系统能应用于立向位置的焊接,从而解决了指定构件的立向焊接。
机器人 立向 焊接 焊接工艺参数
张文明 董志海
2017
海洋平台呈现深水化、大型化的显著趋势,服役环境更加恶劣,结构形式更为复杂,其在陆地建造中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更为严苛,而加强焊材管理是保证海洋平台结构焊接质量的基础。结合诸多海洋平台建造项目的生产管理经验,从焊接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保管、焊接材料用量计算,以及海洋平台建造项目中常用焊接材料的...
海洋平台 焊接质量 焊接材料 管理 使用
孙志广 郭庆 檀海义 闫冀明 张磊磊
2017
介绍搅拌摩擦焊技术特点及在国内电力产品中的初步应用, 在大口径GIL壳体研制中, 对比螺旋焊管和纵焊缝管结构形式, 发现螺旋焊管具有生产效率高、焊缝应力低的优点, 因此针对螺旋管结构, 设计了双面焊接方案并开展搅拌摩擦焊工艺试验, 获得适合的焊接参数;利用自主研制的螺旋管专用设备, 结合先进的...
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 螺旋管
宿国友 余爱武 范正昌 邬舟平 张春峰
2018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TC4钛合金和YG8硬质合金异种材料的真空钎焊工艺。根据焊接残余应力场传导方程、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利用ANSYS软件实现焊接残余应力场仿真。采用abaqus6.11软件平台,以镍基钎料为例,基于Mises应力应变准则计算出焊后接头残余应力水平,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集中分布于硬...
钛合金与硬质合金 真空钎焊 有限元分析 焊接残余应力
刘海汉 李强 陈小勇 杜娜 董树勋
2018
在选用ER308LSi焊丝和φ(Ar)98%+φ(CO2)2%保护气体的条件下,分别采用等离子-MAG复合焊接方法和普通MAG焊接方法焊接轨道车辆用中等厚度SUS301L-MT不锈钢板,并对等离子-MAG复合焊和MAG焊的对接接头和十字接头进行脉动拉伸疲劳试验和疲劳强度估算。结果表明:等离子-...
轨道车辆 不锈钢 等离子-MAG复合焊 疲劳
田洪雷 刘龙玺 孙维光 姚宇新 朱平 史春元
2018
采用316L不锈钢在Q235A基板上进行TIG填丝增材制造成形试验,研究不锈钢增材制造成形工艺,分析不锈钢增材制造成形件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焊接电流、打印速度、送丝速度等工艺参数,可以实现不锈钢电弧增材制造成形,成形件具有致密度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较好等优点,其显微组织为柱状枝晶形...
电弧增材制造 不锈钢 成型工艺 TIG焊
曲扬 杨可 郭博静 董浩然 雷步越 朱文杰 包晔峰 蒋永锋
2018
以Q345B碳钢板为试验材料开展激光-MAG电弧复合焊接试验,研究各主要参数(包括激光电弧相对位置、光丝间距、离焦量等)对焊接稳定性和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并验证复合焊方法用于单面焊双面成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光丝间距相同时,激光在前比电弧在前的焊接熔深大;光丝间距小于2 mm时,电弧稳定,在...
复合焊接 焊接参数 熔深 单面焊双面成型
蔡源超 朱加雷 毕雪松 王凯 冯聪
2018
对2 mm C24S铝锂合金薄板进行TIG焊和FSW焊接试验,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两种焊接方法所得接头的显微组织,并测试其室温拉伸性能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TIG焊所得接头组织粗大,焊缝气孔缺陷严重,焊缝区强化相大量溶解,接头抗拉强度仅为母材的47.9%,焊缝...
C24S铝锂合金 TIG焊 FSW焊 组织 力学性能
余爱武 宿国友 石磊 张春峰
2018
从焊接工艺、接头使用工况、裂纹形貌、设备结构等方面分析某在役发电厂低温过热器至分隔屏过热器连通管焊接接头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焊接接头HAZ晶粒粗大,伴有应力集中,存在多种应力叠加形成的峰值应力,同时又处于再热裂纹敏感温度范围内,在峰值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应力松驰而开裂。提出了有效的修复工艺及防治...
珠光体钢 再热裂纹 连通管 过热器
陈明 王文涛 董鹏 马艳丽
2018
采用接触反应钎焊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分别镀镍和铜,添加Mg粉作为中间反应层进行接触反应钎焊,对3003铝合金和不锈钢之间的连接进行工艺探索试验。使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分析连接界面形貌、物相组成以及焊缝的连接机理。在钎焊温度560℃...
铝钢 接触反应钎焊 微观组织
陈大林 俞伟元 宋学平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