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S355J2W+N钢焊接接头返修焊的金相组织,分析不同返修次数的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组织特征。结果表明,返修焊对焊缝表层和底层的金相组织无明显影响。随着返修次数的增加,焊缝金属中的珠光体组织逐渐变细,铁素体晶粒有所长大。返修焊次数一定时,沿接头厚度方向由上到下HAZ粗晶区中针状铁素体呈减少趋势...
转向架 返修焊 金相组织
宫平 常力
2018
研究不同脉冲频率对A6N01铝合金焊接接头焊缝成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脉冲频率对焊缝成形、缺陷无明显影响;不同脉冲频率焊接接头的焊缝微观组织均为典型树枝状晶组成的铸态组织,熔合区靠近焊缝一侧为柱状晶组织,靠近基体一侧为等轴晶组织,热影响区部分晶粒较母材晶粒粗大;母材为典型的再结晶...
A6N01铝合金 脉冲频率 焊缝成形 微观组织
张向钧 陈刚辉 丁志成
2018
静态工作应力与焊接残余应力叠加,将导致构件产生局部塑性变形以及焊接残余应力重新分布,静态工作应力卸载后,可以降低残余应力峰值。基于此理论,选用A6005A-T6铝合金焊接接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静态加载条件和逐级加载条件下残余应力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平板焊接试板经过静态拉伸(加载载荷150 M...
静态工作应力 焊接残余应力 逐级加载 塑性变形 应力松弛
孙海荣 王远霏 庞学苗 蒋洁
2018
针对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存在的表面线性缺陷和根部连续缺陷,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采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工程计算方法获得不同缺陷深度的应力场强度因子,结合构架接头材料的特性,进一步得到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缺陷容限尺寸。焊缝表面线性缺陷和根部连续缺陷的前缘,应力场强度因子随着缺陷深度或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焊...
焊接 转向架构架 断裂力学 缺陷 损伤容限
李忠文
2018
针对转向架横梁组成生产过程中横梁管与纵向梁焊缝因根部熔深不够导致返修的问题,区别于以往依靠大电流来增加熔深的方法,提出利用自动焊接机器人的优势,通过采用手工焊接不易操作的拉弧焊接、特殊命令调整电弧形状、不同焊缝层道采用不同船型角度等手法进行板管T型接头的焊接,从而达到增加焊接熔深而不额外增加电...
转向架 T型接头焊接 自动焊接机器人
陈经纬 樊亚斌 付瑶 李辰生 赵锋
2018
时速200 km城际动车组车体组成关键尺寸包括车体长度、高度、车体挠度值、门口高度等。焊后车体长度收缩,高度及门口高度下降,两端向上弯曲,与设计的理论挠度方向相反。采用预留工艺余量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最终车体长度尺寸;采用增加侧墙型材的组对公差并在组对时进行高度反变形支撑,以及控制车顶单件的内高,...
车体组成 高度 挠度 工艺余量
王亚男
2018
超声波法检测轨道车辆残余应力时,由于被检测部位的表面附着物、表面粗糙度、表面弧度的差异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很大误差,这对有效评判被检测部位的残余应力峰值及分布会产生很大影响。基于上述考虑,以轨道车辆常用的A7N0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从表面附着物、表面粗糙度、表面弧度3个方面系统研究表面耦合状态对...
表面耦合 A7N01铝合金 残余应力 表面弧度 表面粗糙度 表面附着物
赵佳佳 戴忠晨 火巧英 孟宪伟 朱忠尹 祝鹏飞
2018
针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焊接过程中焊缝打磨的问题,借助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针对不同焊缝形式、不同产品结构形式的智能焊缝打磨技术。设计一套智能打磨系统,该系统通过视觉检测系统可将实物外形状态与控制系统模型进行实时比较计算,规划打磨路径及切削进给参数,实现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各类焊缝打磨,以...
高速动车组 构架 智能打磨
姜斌 宋学毅 李敬宝 白福瑞 张乙宙
2018
选取我国某类型高速列车常用的A7N01S-T5铝合金焊接对接接头,通过实验获得接头的名义应力S-N曲线以及不同存活率下的疲劳强度。采用仿真分析方法获得接头热点应力、缺口应力,分别采用名义应力法、热点应力法、缺口应力法评定接头的疲劳强度。结果表明,通过应力比R=0的拉-拉轴向加载疲劳试验,接头中...
A7N01铝合金焊接接头 疲劳强度评定 名义应力法 热点应力法 缺口应力法
王勇 张志毅 果伟 吴向阳 朱忠尹
2018
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试验和金相组织分析,研究采用MAG、CMT、PAW、TIG方法焊接的3 mm 1.4003铁素体不锈钢对接接头的常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4种焊接方法下接头的常规力学性能均较为良好;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丝的MAG、CMT、TIG接头,其焊缝组织均为板条状或网状...
1.4003不锈钢 焊接接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鲁二敬 张艳辉 钮旭晶 陈丽园 苗佳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