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KOBELCO型机器人离线编程方法,远程控制单丝焊接系统,使用焊材MG-S88A对Q690E低合金高强钢进行MAG焊接试验。通过对Q690E焊接性分析,合理设计焊接工艺,严格控制焊接关键因素,解决了Q690E高强钢焊接接头韧性低的问题。结果表明,KOBELCO型机器人MAG焊接方法适用于Q...
低合金高强钢 机器人焊接 中厚板焊接 力学性能;
刘军华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大型发电站机组建设中,从国外引进了一种新型的马氏体耐热钢(A335-P91)作为主蒸汽管道,该钢具有高温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好以及相对高的热传导性与低的热膨胀率等特点。某公司承揽的某煤化工集团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合成气净化装置,A335-P91工艺管道设计压力为13.5 ...
马氏体耐热钢 埋弧焊 热处理;
唐元生 李长安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研究了超低真空度(133.32~1 333.22 Pa)内变化时,对加速电压为100 k V,束流为60~80 m A的电子束形状影响。为解决超低真空焊接和局部真空电子束焊接时,电子束严重散射问题,提出了氦气保护电子束的焊接方法,对无保护和氦气保护下真空度对电子束形状的影响进行试验测试,对电子...
电子束 焊接工艺 低真空 氦气保护;
张毅梅 王锴 苏金花 陈健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采用不同焊接参数对16 mm厚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TIG多层多道焊,焊后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多层多道焊有助于铁素体内二次奥氏体γ2的生成;焊接接头中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与热输入量成反比;在-40℃对焊...
2205双相不锈钢 钨级氩弧焊 显微组织 断口形貌;
陈安忠 王军伟 李玉峰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针对船舶制造中长板对接焊缝的埋弧焊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使用单线结构光传感器易受小车行走轨道安放的影响而产生导前误差,研制了一种基于双线结构光传感器的埋弧焊缝跟踪系统。基于结构光成像原理,建立了双线结构光传感器的数学模型,从中得到了焊缝轨迹空间位姿和焊缝偏差。设计了双线结构光传感器,并结合...
双线结构光传感器 埋弧焊 焊缝跟踪 图像处理;
周依霖 张华 肖勇 郭亮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外加电磁场辅助焊接是近年来新兴的技术手段,以非接触的方式作用于焊接过程,可以通过电磁力影响熔池流动、电弧形态及熔滴过渡行为等方式提高焊缝性能及生产效率、改善焊缝成形及组织结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利用不同类型外加电磁场对熔池流场、焊接电弧和熔滴过渡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外加横向磁场、外加纵向磁场...
电磁场辅助 焊接 焊缝成形;
刘海华 白云龙 卓义民 李天旭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目前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行为与焊接方法、工艺设计密切相关程度认识不深,对焊接接头分区、焊缝冶金、接头力学行为与方法、工艺密切相关的程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总结。指出铝合金焊接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及其对力学性能重要影响的原因。控制热输入、制定合理焊接工艺、设计合理的焊接接头、合理控制焊接接头组织对于提高...
铝合金 焊接工艺设计 力学性能;
王心红 路浩 邢立伟 张合礼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热等静压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复杂薄壁钛合金结构的生产问题,但是该技术不适合生产大型结构件。电子束焊接由于其本身特点,成为解决热等静压技术不适合生产大型构件局限性的理想选择。通过电子束焊接方法对5mm厚热等静压成形TC4材料进行焊接,对焊缝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观察焊缝区、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
钛合金 电子束焊接 热等静压 组织性能;
葛一凡 郎利辉 黄宁 刘鑫 章朋田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应用高频感应钎焊对1Cr18Ni9Ti不锈钢导管和不锈钢管弯头进行焊接,焊接后钎角处存在疏松缺陷。为了研究疏松组织形貌,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进行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的观察和分析。采用能谱分析仪对疏松位置进行区域检测和线性扫描,分析疏松位置及其周围区域的...
不锈钢导管 高频感应钎焊 钎角 疏松;
马龙 倪家强 刘艳梅 王大鹏 张利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
采用升降法在拉压载荷的作用下,对B780CF高强钢板原始态(调质态)、退火态(调质后退火)以及焊接接头退火态(调质板焊接后退火)的疲劳性能进行测试,得出应力比为-1条件下的B780CF原始态、退火态以及焊接接头退火态的疲劳极限分别为400 MPa,415 MPa和360 MPa。经历焊接热循环...
高强钢板 疲劳极限 疲劳源区形貌;
贾朋刚 程广福 高秀玲 李长虹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