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2219铝合金的对接TIG焊,采用单面两层焊和两面三层焊的工艺方法开展了对比试验,分析了焊接接头形貌和组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方法均可以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力学性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两面三层焊比单面两层焊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的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 7%和33. 3%,抗拉...
2219铝合金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焊缝成形 组织性能;
韩国良 王惠苗 刘含伟 王亚森 宋建岭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进行了凸台与GH4169合金薄板的焊接,研究了焊接热输入、板厚及凸台数量对焊接件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板与凸台的焊接件经焊后会产生平面内收缩变形量和平面外失稳变形。焊接件沿板边的收缩变形量呈中间大、两侧小;随热输入增大,中间内凹程度增大。收缩变形量与热输入成正比,与板厚度成...
GH4169合金 薄板与凸台 焊接变形;
俞坤展 吕榛 邢丽 许静远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影响GMAW药芯焊丝发尘率的焊接工艺因素较多,通过选择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保护气体气流量作为发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与交互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回归拟合,得到了焊接工艺因素对发尘率的影响规律,以及降低发尘率的最优焊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焊接电流对发尘率...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药芯焊丝 发尘率 正交试验;
朱师琦 卜智翔 鲍升凯 王立世 孟庆润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采用激光气体渗氮工艺可以在TC4钛合金表面生成一层高硬度、高耐磨性的氮化层。主要分析了激光气体渗氮后试样表面宏观状态的变化、渗氮层组织以及渗氮层耐腐蚀性能的变化。通过激光气体渗氮处理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增加;渗氮层自腐蚀电位相对于TC4钛合金的自腐蚀电位正移了0. 042 4 V,表面耐腐蚀性能...
TC4 激光渗氮 表面粗糙度 塔菲尔曲线 耐腐蚀性;
王一龙 俞伟元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制备了一种新型SnZn系无铅中温高强焊膏,合金成分为Sn-9Zn-2.5Bi-1.5In,熔点为195℃,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焊接性能。研究了SnZn焊膏的抗剪强度,并与市场上领先的SnAgCu系焊膏、SnBi系焊膏做对比。结果表明,SnZn系焊膏的抗剪强度在表面喷锡焊盘上优于其他两种焊膏(较...
无铅焊膏 锡锌系 抗剪强度 剖面分析 焊盘表面工艺
杨泽霖 龚世良 刘建春 王正宏 张弓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采用真空扩散焊的方法实现了30Cr3MoA结构钢与ZQSn10-2-3锡青铜的连接。测试了不同工艺下接头的抗拉强度,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观察了接头的微观组织成分。结果表明,在820℃时所得扩散焊接头质量最佳,该温度下提高压力和延长保温时间都能提高接头强度,8...
结构钢 锡青铜 扩散焊 性能 组织;
邹文江 程耀永 陈波 张元伟 冯洪亮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为保证对焊接过程实现实时监控,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提高焊接质量,搭建了弧焊焊接过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根据生产现场和数据采集分析的需求,构建了实时采集系统层次构架模型,提出了以传感器、倍福公司模拟量输入端子和嵌入式控制器等为主体硬件,ADS协议和实时以太网为实时通讯协议,Twin CAT PLC和...
TwinCAT C# 实时采集 质量分析;
陈树君 路康 盖胜男 郝键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导电游丝人工焊接存在效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其自动化焊接,设计了一套能够进行锡膏微量分液、焊点视觉定位、激光加热、红外测温的焊接平台。首先,进行了红外测温仪的发射率标定与精度测量,激光能量中心与相机视野中心的同轴度的补偿。然后,在镀金的焊盘上进行微小焊点焊接试验。最后,测量了30μm游丝...
激光微焊接 锡膏 红外测温 视觉定位;
金仕亚 王晓东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通过对爆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过程中炸药爆炸产生的冲量进行理论分析,解释了在相同炸药参数及布药方式条件下,条状布药的药条宽度比药条厚度对爆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效果影响更大的现象;同时确定了药条宽度与药条厚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药条宽度的计算式。在对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间接耦合求解焊接残余应力的基础上...
爆炸处理 焊接残余应力 冲量 药条截面 数值模拟;
金宇华 段卫东 陈宁 陈沛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
钢/铝异种金属的焊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抑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钢/铝异种金属固/液界面反应研究进行了大量研究。总结了固/液界面反应条件下金属间化合物的类型、形态、厚度以及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此外,还对金属间化合物生长模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分析了这些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为相...
钢/铝异种金属 固/液界面反应 金属间化合物 生长模型;
于金龙 陈树海 杨冬冬 黄继华
http://hj.cnjournals.net/ch/index.aspx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