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庄严的北京天安门,凝聚着祖国各族儿女崇敬的目光。在天安门“重檐式”建筑的两重檐正中,端挂着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这个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诞生在共和国长子、素有“东方鲁尔”美誉的沈阳。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举世闻名。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将共和国长子沈阳,誉为“东方鲁尔”,可见沈阳工业在全国的地位。为此,新中国成立后的诸多“工业第一”,均出自沈阳能工巧匠之手。铸造国徽重任就这样落在了共和国长子沈阳的肩头。
1950年国庆节前夕,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前身)十九号铸造车间铸造班班长焦百顺、裴庆江,郑重地接受了铸造国徽的光荣政治任务。第二天,铸造车间组成了由焦百顺、裴庆江等十几人组成的“专门任务小组”。
土法上马 提前铸就第一批国徽
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沈阳第一机床厂一方面缺乏铸造设备、先进工艺,一方面还要时刻提防敌特破坏国徽模具。国徽的材质为铜铝合金。东北大学吴文远教授介绍说,铜的熔点为1083摄氏度;而铝的熔点只有660摄氏度。将铜铝合金,现在来看不是难事,只要有真空设备即可。然而,1950年至1951年期间,我国尚无真空设备,要想取得铜铝合金,必须先将铜熔化成铜水,再将铝锭放入铜水中慢慢熔化。取得这种铜铝合金,在当年是个难度很高的技术工艺。
焦百顺、裴庆江等工人师傅,自己揣摩铜、铝各自熔点,自行研制必要的铸造设施,克服重重困难,土法上马,解决一个个难题:车间内没有化铝罐,他们就找来车间废铁堆里的钢盔、刺刀、铁管,烧红了加工成化铝罐。为保证国徽铸件花纹饱满、清晰,他们从大连、内蒙古等地运来砂子做砂型。为了克服国徽铸件收缩难题,他们便用水不停泼浇国徽铸件,使之加速冷却。
在铸造国徽期间,“专门任务小组”的十几名组员,吃住在车间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经常半夜跑到国徽模具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国徽一点点成型,喜悦之情难以言状。经过连续奋战,他们终于提前20天完成了铸造国徽的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