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黄俊:一个“金牌工人”的成长之路

中工网       2015-07-07
  70后的黄俊,年纪不大,却已是江苏恒力制动器集团的技术骨干。2012年,他被评为泰州市金牌工人,2013年又被评为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他的科技研发成果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将汽车制动检测装置,由人工变成自动化。在他的事迹介绍里,为企业节省了费用或者为企业产生了效益的技术革新项目还有很多。

  2000年之前,黄俊还是个对前途非常迷茫的打工族。职校毕业后,黄俊干过很多工作,做过销售员,还修过电视机,可都不稳定。那时的黄俊,对于自己到底会干什么、能干什么都不清楚。回到靖江,他进入江苏恒力制动器集团,做设备维修工作,这与他在学校里学的专业倒是很对口,黄俊渐渐有了兴趣。当时的恒力,自动化设备维修方面没有专门的技术人才,特别是2002年,公司购进自动化设备后,每次都是高价请技术人员赶来维修,非常不方便。黄俊自己买来简单设备和相关书籍,自学自动化设备维修技术。每逢有技术员来厂里,他自己请技术员吃饭,为的就是能够学到技术。加上他为人勤奋、好学,渐渐在工友中脱颖而出。2005年,公司委派黄俊到上海职业培训中心学习电工维修、数控机床维修、数控机床操作等,他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回到厂里,黄俊大显身手,终于解决了企业自动化设备维修技术方面的难题。

  有一次,在企业的生产现场,黄俊看到工人们在用脚测试制动器,心想,为什么不能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这一生产流程中呢?黄俊的想法得到了企业高层的赞同,并立即投资八十多万元,组建技术团队,由黄俊带领,进入研发阶段。既要搞技术革新,又不能耽误正常的生产。那一年多时间里,黄俊经常加班加点,和队友们一起,奋战在实验室里。经过十万次的实验,由他领衔设计的气压盘式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检测、蹄拉力检测流水线”自动化部分,也就是检测制动器合格的“机械脚”研发成功。以前的汽车制动装置需要工人用脚去检测,而现在,黄俊研发出自动检测设备,将一个工人的脚,变成十六只机械脚,确保了汽车制动装置合格率达百分之百。这项产品已经成功为一汽,二汽,江淮,宇通等公司验收合格配套,为公司节约了直接购买制动间隙检测、蹄拉力检测流水线所需的近二百多万元的技改资金,每年产生经济效益一千多万元。

  黄俊参与设计的制动间隙自调气压制动装置被评选为“中国汽车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低温等离子体转化装置评为“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汽车的安全性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和靖江市老科协专家设计制造了全自动绕线机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黄俊受聘靖江多家企业技术顾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还受聘职业学校指导老师,为企业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

  交谈中,黄俊说:“我只是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做了自己该做的,企业却给了我很多荣誉。”黄俊2012年获得“泰州市金牌工人”称号,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技术能手”,获得2012年“靖江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泰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自动绕线机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2014年“泰州市十大先进操作法”等等。从一个漂泊不定的打工青年,到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蓝领,黄俊走过的道路,写满了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