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商务网 国内新闻】“3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口令声接连响起,最后的10秒倒计时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系统零号指挥员王洪志发出了浑厚有力的喊声“点火”。伴随着轰天巨响,天宫二号一飞冲天。
满月映衬天宫二号发射轨迹
9月15日是中国的中秋佳节,也是在这一天,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开启了太空之旅。英国路透社第一时间报道称,“此次发射给中国从10月1日开始的长达一周的国庆节庆祝活动,以及已经开始的中秋节假期增添一抹高科技的色彩”。
美国广播公司则历数了近年来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事件:2003年,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船实验,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8年9月27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2013年12月15日,玉兔月球车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回首这些荣耀时刻,似乎一切都只是开始,天宫二号的升空也不例外。接下来,神舟十一号飞船将搭乘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航天员在太空的中期驻留试验。而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任务。
“天宫二号只是‘先驱’,建设大型空间站才是神舟计划的最终目标。”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航空航天专业的教授琼·约翰逊·弗里兹(JoanJohnson-Freese)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此外,在中国的“太空计划”中,还有一长串的目标:2020年将200多艘宇宙飞船送入轨道,每年平均完成30次发射;长征9号运载火箭正在设计中,预计2025年将实现第一次发射,它的问世将帮助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登月梦”;2020年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
中国进入太空探索的时间较晚,直到1970年才发射首颗卫星,但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巨大发展已经成为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之一。中国在太空中的“雄起”也引发了外媒的关注。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认为,中国的太空雄心和太空目标独一无二。与美国和苏联为了名誉和地位开展探月活动相比,中国开展大型探测计划是为了获得庞大的太空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英国《卫报》指出,太空计划上的自豪反映了中国全球地位的提高,以及不断积累的技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执政的共产党在改变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国家上取得的成功”。
(原标题:外媒:这些荣耀时刻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