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商务网 国内新闻】未来的世界,是智能化的世界,未来的中国,是机器取代人的中国。
3月25日上午,“从粤企看信心”采访团来到位于侨乡江门的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做智能化机械设备生产,也是最早提出“
雕铣机”概念的企业。
该公司负责人透露,通过机器换人,能省下2/3的人力资源成本,前提在于企业需要有较好的利润效益和资金实力,以及3年左右的前期投入。据其判断,大规模机器换人的拐点可能在2020年。
科杰机械所制造出来的模具展示台
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目前旗下有“JIATIE”、“KEJIE”和“FITMAX”三大核心品牌。时至今日,科杰已从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发展为拥有800多名专业人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雕铣机制造的龙头企业。
未来是机器换人时代
该公司负责人透露,通过机器换人,能省下2/3的人力资源成本
机器正在加工一部手机的屏幕
广东科杰机械负责人刘春生说,“我们理解的智能,主要是机器替代或者部分替代人力”。据了解,该公司开发的一款智能机器产品,可以自动判别来料合格与否。他说:“机器安装了探测设备,可以自动剔除废品。在成品检测方面,现在也不需要人了,机器可以自动完成检测。”刘春生说,现在一个车间大概400台机器,每20台机器需要4名检测员,每个检测员月薪5000元左右,同时来料检测也需要6个检测员,每人月薪3000元左右。“使用这款智能机器产品,扣除智能模块产品运营成本,大概能省下2/3的人力成本,每个车间大概300万元左右。”
不过实施机器换人,也要求企业具备较好的利润效益和资金实力。刘春生说:“前期投入比较大,我们合作的企业每年投入2000万元,预计3年才能回本。”
据该公司负责人判断,大规模机器换人的拐点可能在2020年。刘春生说:“设备不可能完全替代人,但可以部分替代,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没有实现,在于高估了机器人。”
最早提出“雕铣机”概念
科杰负责人向采访团展示用
数控雕铣机做出来的手机屏幕
数控雕铣机正在加工一只鞋底
从鞋底到手机、数码产品加工,数控雕铣机都能轻松完成。加工一块苹果手机的屏幕,仅需2分钟。
据介绍,科杰最早提出“雕铣机”概念,自有技术达八成。其研发的智能装备与以往模具不同,通过数控装备制作的手机(包括苹果、三星和小米等品牌)及数码相机外壳、玻璃更精致耐用,光给世界500强公司供货就达25家。此外,它还自主研发出可做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五轴
数控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目前全国拥有此规模的数控装备的企业仅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