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构建一流标准体系 “浙江制造”魅力起跑

中国数控机床网       2016-09-09

  在浙江标准的引领下,浙江制造正从小商品、大市场迈入高端商品、品牌市场新轨道。

  标准是制造业的制高点,掌握了标准的话语权,就占据了制造的制高点。人们对德国制造、美国制造、瑞士制造津津乐道,看重的就是产品背后的标准。

  一流的浙江制造,需要一流的标准。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经验,浙江探索建立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制度体系,通过先进的制造标准、严格的市场认证、智能化的生产方式、良好的信誉度,推动本土制造实现高品质、高水平发展。

  构建一流标准体系

  2014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建立浙江制造标准体系,正式启动认证浙江制造,将浙江制造打造成为具有严格认证标准、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的品牌标识。

  标准体系包括管理标准和产品标准。

  管理标准,是针对企业成为品牌设置的基本条件,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协同性、社会责任和品牌卓越性等都有严格要求。对应管理标准,制定了《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产品标准,是针对具体产品类别进行设定,要求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高于国家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标准的制定着眼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体现从生产设计到安装售后的整个过程。省质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浙江制造标准力争实现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设计制造、优质服务保障最优化。

  截至目前,全省已制定发布浙江制造标准45项。

  为进一步推动标准制定,今年4月,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正式成立。促进会由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检测和认证机构组成,每年将推动制定不少于100项浙江制造标准。

  4月29日,浙江发布首批浙江制造重点培育产品目录及首批浙江制造产品标准编制计划。标准编制计划的产业重点聚焦节能环保、交通设备、智能制造装备、通用装备及零部件、特色装备及零部件、新材料、消费品及时尚产品、传统文化产品、医药化工等9大领域,涉及53个产品。其中既包括机器人与数字化装备、光电摄像模组等智能制造装备,又涵盖汽车滤清器、环保制冷器等我省优势传统产业,张小泉剪刀等浙江传统文化产品也被囊括其中。

  我们在全省制造业中选出最好的产品,促进会邀请社会组织、企业一起参与产品标准制定,是完全市场化的过程。浙江制造品牌促进会理事长舒英钢说。

  据悉,十三五时期,全省将研制500个左右的浙江制造产品标准,推动1万家左右的企业实施浙江制造标准。

  企业领跑对标制标

  在入选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的中国小型泵业名城温岭,通过对标达标,新界泵业完成产品质量改善17项,发表精益成果400余项;利欧股份重组优化质量管理系统,整机装配一次性合格率提升了20%;大元泵业执行浙江制造标准后,屏蔽泵产品打入航天高端市场。

  推动行业质量提升的力量,是浙江大力实施浙江制造标准引领工程,找出每个行业的第一和唯一,制定标准,促使同行制造企业主动对标,找差距、补短板。

  一批优秀的行业标杆企业成为制标者,他们把先进的行业管理和产品要求写进浙江标准,引领行业提质增效升级。

  雅戈尔集团成为衬衫标准的制定者。他们的全棉免熨烫衬衫凝聚了8项发明专利,免烫等级远高于国家标准,品质比肩国际大牌。

  浙江天通控股公司根据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制定了PQ型磁芯的浙江标准。去年8月,该公司受邀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成功将PQ型磁芯的浙江标准上升为中国标准乃至世界标准,实现了中国在软磁铁氧体领域国际化标准方面零的突破。

  位于湖州的世友和久盛是国内著名的两家地板企业。去年,这两家企业联合省木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共同制定实木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两个浙江制造产品标准。在标准条文中,两家企业对国家标准没有涉及到的木地板榫槽拼接缝隙,限制了条件,将其控制在0.15毫米以内;对地板重金属指标、阻燃指标等国家标准里没有的环保要求,也作出严格规定。

  在标准的引领和限制下,南浔实木地板品质不断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对照标准,浙江企业大力开展质量比对、质量攻关,改进工艺,改造产品,争夺代表高标准、高品质的浙江制造品牌。

  对此,浙江设计了严格规范的浙江制造认证模式。成立浙江制造认证联盟,引进国内外高信誉认证机构开展认证。经企业自主申报、第三方认证、社会采信等环节,企业的相关产品才能获得浙江制造品字标志。此外,还建立认证机构连带责任制度,第三方认证机构与生产者、销售者共同承担连带责任等措施,确保浙江制造认证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今年3月,浙江还运用认证这个世界语言,与美国UL、德国TUV等5家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实现了国际合作互认。企业通过一次浙江制造认证,可获两张证书,助力品字标企业更好走出去。

  据悉,获得浙江制造认证的企业,可享受融资支持、优先列入上市后备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等政策扶持。

  标准就是话语权。引导企业制定先进标准,占领标准高地,浙江提出,到2020年,要力争培育10家为主制定国际标准、在国际市场有主导作用的领军企业,培育100家为主制定国家标准、在国内市场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

  积极布局标准化+

  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标准,推动更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参与标准制定,鼓励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参与标准化活动……各地都在积极布局。

  金华出台政策,对获得浙江制造品牌认证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主导和参与制定浙江制造标准并发布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奖励。

  绍兴优先推荐浙江制造品牌企业及企业质量管理团队、个人参评政府质量奖;在政府采购、政府性投资及补助、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中优先采购浙江制造产品;浙江制造品牌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可享受促进外经贸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

  温州提出,打造标准助企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孵化基地项目,帮扶企业提高标准质量和标准制修订水平。此外,筹建温州市标准化专家库,提高温州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标准技术水平,促进标准化成果转化,构建形成大标准的工作格局。

  浙江在对浙江标准扩面提标的同时,还联动推进标准改革。省政府日前向国务院提出申请,争取成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根据计划,将成立浙江省标准化委员会,着力破除与标准化不相适应的行业壁垒、部门分割、政策约束问题,加快建立统一协调、运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浙江标准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制造业领域,标准化+、互联网+、机器人 的联动推进,发挥出引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叠加效应。

  在五金之都永康,当地企业智能新品迭出,五金产业焕然一新。生产小家电的超人集团,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产业链各环节,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私人定制个性家电,近年来销售额每年增长15%以上。

  通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浙江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日益提高。今年4月,嘉兴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凭借成熟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斩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实现国内压缩机行业中国质量奖奖项零的突破。

  (原标题:浙江标准支撑浙江制造)

(完)
关键词: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