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把制博会的平台变成辽宁制造业升级的“舞台”

中国数控机床网       2016-09-02

  “15届制博会,我们一届都没落过。”8月30日,正在现场忙于布展的沈阳奥拓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子全对记者说,“卖产品只是‘眼前’的小收获,借这个国家级、国际化的大平台展示形象、传播品牌,才是更大的价值体现。”

  从第一台参展产品龙门式数控水切割机现场签订出口订单,到国内领先、国际市场同步的五轴联动数控超高压水切割机在本届制博会上亮相;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小企业,到如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超高压水切割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制博会,见证并继续记录着奥拓福的成长壮大。

  把制博会的平台变成辽宁制造业升级的“舞台”

  而这只是一个缩影。已经举办的14届制博会中,累计有10139家中外企业参展,六成以上是“回头客”;现场观展的国内外采购商、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界人士超过165万人。

  15年,一直在变的是展品:由最初单纯秀“肌肉”的“大块头”单体机器,进化成了现在植入更多信息、网络基因的高端制造。15年,始终不变的是展会主题和使命: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

  制博会,让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成功联姻,为全面振兴凝聚创新与市场的力量。透过这个窗口,一批优秀产品走出省界、走出国门,一批先进技术、企业落子辽宁,万千中外企业开阔了眼界、结识了伙伴。

  制博会的平台就是辽宁制造业升级的“舞台”。

  制博会落户辽宁是天作之合

  作为装备制造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制博会始终立足中国制造业发展形势和趋势,为“制造”升级“智造”搭台、拓路

  制博会在沈阳落地,已成为辽宁、中国乃至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的展示平台,是国内外企业信息交流、采购洽谈、投资合作的国际舞台。

  早在2001年获得国务院批准之时,制博会就有了这样的国家级、国际性定位和属性: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国贸促会和辽宁省政府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辽宁省贸促会等单位协办,沈阳市政府承办。

  为什么要赋予一个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专业展会如此高规格?

  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表明,一部苹果手机的批发价格中,日本、德国、韩国企业各自能从中获得34%、17%、13%的价值,而我国企业只能拿到3.6%。因技术短板、创新能力薄弱而造成的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窘况,可见一斑。

  由跟随向引领突破,由制造向智造升级,用3年至5年时间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壮大做强画出了清晰的路径。

  恰与此思路吻合,制博会从2002年首届办展到今年举办第十五届,“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的主题保持了15年未变。“制博会一路走来,始终承载着产业发展的需求、蕴含着时代演进的信息。”伴随展会十余年的“元老”、制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米鸿森这样解释。不断用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改变甚至颠覆制造业生产方式、模式和体系,是制博会的责任和使命。

  为什么如此高规格的行业盛会放在辽宁、放在沈阳?

  除产业基础坚实、产业文化浓厚、市场潜力巨大,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让制博会扎根辽宁的重要原因。

  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辽宁曾经的辉煌,靠的是装备制造业,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仍然是最大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我省已经明确: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装备制造业强省之路,打造国之重器。这是辽宁加快新一轮振兴的关键所在,是助推中国制造升级的辽宁担当。

  在国际展台上开眼界、抢商机、提升自己

  博览会非展销会,制博会搭建的国际化大舞台,让更多企业有了开放思维,走上品牌营销、文化融入的发展道路

  制博会把国际展台和市场搭在了“家门口”,我们必须参加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着这样认识的辽宁企业不在少数。不只是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鼓集团、特变沈变、奥拓福这样的本地企业,北京精雕科技、江苏扬力集团、营口冠华机床等外地企业也连续15届参展。

  把人才、技术引进来,让产品、品牌走出去,借此平台展示自己、提升自己,是辽宁参展企业在制博会上的最直接收获。

  “制博会专业观众居多,连年参展让企业大有斩获。”辽宁天信专用车制造公司副总肖敏告诉记者,“展会上我们接到了大笔订单,最多的一年达到了400万元。更重要的是,制博会还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如今企业已经成长为国内品种最全的除雪设备制造商。”今年,辽宁天信订下了1000平方米的展场,带着新开发的高速公路养护设备、防撞设备和除雪设备在国内外客商面前精彩亮相。

  外地企业则展现出瞄准国家战略抢商机的本能。来自于深圳的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激光加工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制博会作为了解辽宁企业、开拓东北市场的窗口和平台,大族激光终于成功地把发展的触角延伸到了沈阳。

  今年5月,大族激光并购沈阳赛特维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在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成立沈阳大族赛特维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多,人力资源稳定,各方面的环境都在改善,众多企业、行业亟待升级,大族一直在找机会进入辽宁。”大族集团副总裁陈说,“加之国家把‘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的产业平台———中德装备园放在了这里,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选择制博会、选择辽宁的不全是国内企业。瑞士ABB电机,德国西门子、库卡,日本三菱、欧姆龙、川崎,美国时代超声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参展制博会。15年来制博会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国际化水平,本届展会上,境外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展位比例超过33%。

  西门子有限公司副总裁、东北区总经理韩磊说:“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政策层面的利好,以及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制造业升级带来的产业层面利好,给辽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西门子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对于此次参展,西门子希望能与国内外制造业企业分享最新的理念,了解市场趋势及需求,以更好地为客户、尤其是辽宁客户在智能升级方面提供帮助。

  “钟情”制博会的也不只是企业,城市组团参展、参观,是近几届制博会的新现象。

  经过3年考察,第十四届制博会上,苏州市经信委组建的大型展览贸易代表团首次参展,并单独包用1个展馆,当届实现产品销售1.8亿元人民币。今年,苏州企业对制博会的参展热情仍然不减,共有80余家企业来沈,展出面积3000余平方米。另外,广东、内蒙古、青海以及深圳等地的展览贸易代表团也将参加本届展会。

  展示最新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同时,旨在树立品牌、传播文化的参展商也越来越多。近几年先后获得德国红点等设计大奖的沈阳梵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就是带着这样的理念出现在本届制博会上。

  “高质量、高品位、具有强烈定制可能的工业设计,将引领市场的需求,推动新的供应链、价值链产生,进而给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提供更大能力。第一拨尝试的企业已经在升级的路上。”梵天董事长李春伟说。

  助力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

  瞄准由大变强,“智慧 创意”激发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活力,为辽宁建设装备制造业强省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李春伟所说的新供应链、新价值链,正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现实生成。一个全新的制造业变局正在上演:集合数字化、网络化和创新、创意等特点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新型生产模式。

  “本届制博会上,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机床工具展示,更是软件信息、智能终端的展示。”沈阳机床优尼斯工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少妍,对于沈阳机床在本届制博会“T台”上的全新登场,信心满满。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须借助智能装备来搭载和实现。i5智能机床就是这个不可或缺的智能装备。”马少妍说。此次参展,沈阳机床带来了i5全系列产品,用户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机床上的二维码,就可实时了解加工内容和进程。

  此外,沈阳机床还通过辽宁省中小企业服务局,邀请了省内120余家中小企业到制博会参观,现场感受i5智能机床所代表的世界最前沿技术,交流U2U开机付费的分享模式,为企业低成本发展提供更多现实选择。

  在辽宁,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正和沈阳机床一样,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懈探索,一些企业已有斩获。

  眼下,一支由沈阳机床、大连机床、沈阳新松机器人、大连光洋科技、大连四达等智能装备企业,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电子集团、航天云网等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软集团、沈阳易迅、大连鑫海智桥等软件企业,共计20余家企业组成的专业推介队伍,正在全省各市开展智能装备及产品推广、对接、交流活动。目前已形成智能装备需求、数字化车间建设需求、工业云需求等方面的合作意向80余个,签订合同5项,金额超过1.1亿元。

  在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制博会也创新融入了互联网元素。

  据了解,本届制博会设计了阿里巴巴大企业采购东北行——2016装备制造原产地网商采购洽谈会、机床工具一站式采购——诺展商城“母机节”、跨境电商助推辽宁制造走出去——出口时代联手谷歌再造辽宁外贸新优势主题论坛。

  阿里巴巴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介绍,阿里巴巴从近万家装备制造业诚信通网商中优选出200多家供应商进行产品推介,与来自全国的大买家面对面洽谈,涉及的工业产品包括钢材、橡胶、五金工具、仪器仪表等,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缩短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距离。

  第十五届制博会正式开展之前,这些电商巨头就已经备受期待。降低营销成本、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搭乘互联网“快车”,装备制造业企业诸多亟待实现的发展目标有望更快达成。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全省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恢复正增长,行业整体运行趋于平稳。部分骨干企业发展亮点闪现:前7个月,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实现出口交货值1.5亿元,同比上升50.1%;大连机床实现出口交货值3.3亿元,同比上升15%;沈阳机床数控机床产量达2.48万台,同比增长38.1%。前6个月,全省机器人产业收入同比增长10.1%。

  以航空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汽车装备、电力装备,以及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集成电路等“四大四新”产业为支撑,辽宁正在打造装备制造业强省的道路上,笃实前行,久久为功。

(完)
关键词: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