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学习成果互认联盟成立 中铸协荣膺副理事长单位

铸造协会       2016-09-08

  2016年7月15日,《学习成果互认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在国家开放大学召开。

  《学习成果互认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在教育部指导下,根据国家推进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的相关文件及试点精神,由国家开放大学联合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广东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工作职业技能认证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中国铸造协会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等各类颁证机构共同发起、自愿组建的基于学习成果框架进行学习成果互认和转换的非营利性、非法人、开放性合作组织。

  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是“联盟”理事会审议并通过联盟相关文件,共同签署“联盟”章程。

  会议由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林曙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建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继续教育处处长高阳、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等发表讲话。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业务发展部主任李令群介绍了“联盟”筹备相关工作的情况,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常务副主任鄢小平介绍了“联盟”工作重点及2016年工作计划。

  会上,12家联盟发起单位共同探讨了“联盟”工作的发展方向,并对工作内容作了深入交流。中国铸造协会袁亚娟副秘书长代表中铸协对“联盟”工作提出了四点宝贵建议:

  1.在强调工作与学习并行、学历向能力转变的时代背景下,互认联盟工作应适当淡化高等教育的学历补偿功能,同时应强化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终身学习方面的要求,这也是国际上学分银行制度的一个明显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认联盟应该大力动员和吸收人社部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加入。

  2.互认联盟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在自身建设方面,理事会架构、工作机制尚需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建议像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一样,列出成员软硬件条件和发展流程。

  3.互认联盟的评估认证工作应包含教育培训机构的正规性、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和学分认证与成果转换规则的合理性。随着“联盟”规模的扩大和学分银行制度社会效益的显现,学分来源、入盟机构会越来越多,为避免韩国学分银行制度出现的低效问题,早期建设时就应将评估认证工作分类落实,建议第一项由联盟负责,第二项由专业行业机构负责,第三项由学分银行办公室负责。

  4.互认联盟应当努力促成法律支持系统、实施主体系统和认证制度的构建,为学习者终身学习“立交桥”的畅通提供全面的保障。

  她表示,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中国铸造协会将认真履行“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职责,行使成员单位合法权利,承担相应义务,并积极承接学分银行试点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中国铸造协会已面向全国铸造行业从业人员,通过以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和学习成果转换服务平台,贯通行业培训、职业资格与学历教育之间的通道,让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享受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中,完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双证融通,实现铸造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持续培养的目标。从2014年开始,凡是参加有效学习的从业人员均将获得国家学分银行的终身学习账户,并获得相应学分、踏上成长成才的阶梯。(文/苗雨,编改/娅楠)

关键词:中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