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共签署了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澳大利亚、韩国、瑞士、冰岛、哥斯达黎加、秘鲁、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巴基斯坦、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的双边自贸协定(FTA),中国与东盟10+1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达成的两个《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企业从自贸伙伴进口产品享受税款减免625亿元人民币。自贸伙伴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进口来源地和投资合作对象,这大大拓展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2017年,在市场占比上,中国与自贸伙伴的贸易投资额占中国对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四分之一(25%)、二分之一(51%)和三分之二(67%)。
不过,目前中国尚未与世界GDP排名前十的国家达成自贸协定,中国的自贸伙伴在GDP、贸易、投资规模上普遍较小,需要提升自贸区“朋友圈”的覆盖面与重量级,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为此,当前中国正在推进14个自贸协定的谈判,其中有多边谈判也有双边谈判和升级谈判。此外,有8个自贸协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目前,中国正积极推进RCEP、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双边方面,中国正与巴拿马、以色列、斯里兰卡、海合会、挪威、摩尔多瓦、毛里求斯开展自贸协定谈判。此外,中国还在推进与巴基斯坦、新加坡、智利、新西兰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并完成了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的首轮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