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工业观察|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巩固向好态势仍需政策加力

中国信通院 作者:王玮东,王慧,巩天啸       2022-05-17

2022年以来,随着工业稳增长系列政策加快落地生效,一季度工业经济延续上年年底持续回升态势,实现良好开局。但3月份以来,受疫情多点散发、需求恢复乏力、出口有所放缓等影响,工业生产短期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巩固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势头还需政策进一步加力。 

一、一季度工业实现平稳开局

(一)装备制造业支撑明显,消费品工业拉动增强。多数行业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保持了较快增速。3月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增速放缓至5%,但仍为20219月以来次高点。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其中,18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起核心支撑作用。随着国内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进程加快、国外机电产品需求支撑,一季度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14.2%,快于工业总体1.6个和7.7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电子制造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约1.7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带动作用增强。受益于出口需求、冬奥效应、疫情防控和国内烟酒饮料消费带动,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其中酒茶饮料、医药、烟草、文教体美、纺织服装增速较快,同比增长在8.7%-12.1%之间。此外,一季度原材料制造业中钢铁、石化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有色、化工、建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中西部地区增速加快,工业大省表现出现分化。从31个地区来看,一季度全国共有28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同比增长,仅津吉辽三省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其中,23个省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4.2%的省份实现较快增长。3月份,除沪吉辽外的28个省份均实现同比增长,26个省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省份增速明显快于东部省份。中西部各省工业增速在一季度和3月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西、贵州、青海、云南、西藏一季度和3月增速达到两位数,内蒙古3月也实现两位数增速。从工业大省来看,一季度,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五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分别增长9.9%9.9%9.8%9.5%8.1%,快于工业总体2.6-3.4个百分点,广东、山东低于工业总体0.7个和0.6个百分点。3月份,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四川、河南、广东增速较快,同比增长在6.2%-9.1%之间,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2-4.1个百分点;江苏回落至3.6%

(三)私营企业生产增速较快,外资企业回落明显。一季度,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6%,较工业总体快1.1个百分点,维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6%,快于工业总体1个百分点,较国有控股企业快2.7个百分点,是当前工业增长的核心支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支撑作用偏弱。一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5%,低于工业总体1.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速放缓至3.3%,较工业总体低1.7个百分点,较前2个月回落2.6个百分点。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回落较快。2021年同期基数偏高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呈快速回落态势,同比仅增长2.1%3月份增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1.1%2021年同期增长17.4%)。

(四)出口保持较强韧性,投资增长超出预期。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外主要经济体正克服奥密克戎疫情冲击,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电子等需求强劲,支撑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国出口金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15.8%,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4%。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包括底盘)、锂离子蓄电池、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5倍、1倍、87.1%56.8%24%23.2%工业投资力度超预期。受专项债提前下发、稳投资政策密集出台等因素影响,工业、制造业投资加快,一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6.3%15.6%,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核心支撑;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7.3%32.7%,高于制造业总体11.7个、17.1个百分点。

(五)工业稳增长举措密集出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从中央层面看,《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从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贸外资、用地用能和环境等方面,推出一揽子工业稳增长政策。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先后出台延缓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缴纳部分税费、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等普惠性财税政策。国常会多次强调工业稳增长的重要性,并持续加码基建投资等稳增长政策举措。从各地来看,湖南、山东、广东、河北、福建等多地出台系列工业稳增长政策。如江苏、浙江、湖南等出台落实减税降费、加大金融信贷支持、促进投资消费等方面政策;河北、福建等出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施援企稳岗、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力度等方面政策;吉林、深圳等地也针对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中小企业出台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助力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一)疫情影响生产流通。直接或间接造成停限产。本轮疫情波及范围较广,多省要求疫情严重地区企业停工停产,部分企业生产组织受缺人和缺零部件影响被迫中断或减产。3月份至4月中旬,共有超过40A股上市公司因疫情因素发布停限产公告,为2020年疫情后新高。供应链物流不畅。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仅为46.5%,创20203月疫情以来新低。物流循环不畅导致上游产品供给不足、产成品大量累库,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二)需求回落态势明显。国内消费修复受阻。受疫情等因素影响,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正转负,同比下降3.5%。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1.7%。海关数据显示,3月我国进口增速由前2个月增长12.9%转为下降2%,反映当前内需呈疲软态势。房地产投资消费需求不振。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仅增长0.7%3月份同比下降2.4%;新开工面积、到位资金分别同比下降17.5%19.6%3月份降幅加深,同比下降22.3%23%3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47.4%47.3%,短期房地产需求不振将影响装修建材、家电家具等工业制品需求。

(三)效益分化有所加剧。上游和中下游行业效益出现明显分化。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原材料涨价向下传导,石油、煤炭、钢铁、有色等上游行业利润明显好于中下游,使中下游企业普遍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甚至亏损。一季度,中下游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4%(上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长42.6%),中下游行业平均亏损面达29.9%,较上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效益放缓成本上升。民营企业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普遍缺乏议价权,对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消化能力较弱,成本压力传导较快、企业盈利能力下滑。一季度,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较上两年平均增速回落13.1个百分点,较国有控股企业增速低16.3个百分点;每百元营收成本达86.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元,较国有控股企业高6.7元。

(四)企业经营困难加重。产销循环不畅。3月份,工业产销率仅为94.5%,创20012月以来最低值。受基建房地产开工受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叠加居民收入恢复缓慢、物流循环不畅等因素影响,有效需求不足,产销衔接循环不畅,库存压力持续加大。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凸显。一季度,小微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6.6%,增速较上年底加快2.3个百分点,分别较总体和大中型工业企业高2.2个、3.7个百分点。从回收期看,一季度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较大中型企业多14天,较上年同期增加1.6天。从成本看,一季度小微企业每百元营收成本达86.6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6元,高于大中型企业3.8元。

下阶段,建议围绕工业稳增长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加码发力:一是加快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尤其是打通运输堵点断点。二是放宽限购城市汽车购买限制,加快推进重点城市保障房建设进度、扩大建设规模,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落地实施。三是加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监测预警,打击投机炒作行为,必要时通过释放储备平抑价格。四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和民营企业,加快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地,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研究推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加快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降低中小企业票据贴现成本。


关键词:工业;一季度;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