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2025年中国制造业跟踪(2025年7月)

china-briefing by Arendse Huld and Qian Zhou       2025-07-31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石,也是支撑全球经济的关键领域。制造业增加值约占中国GDP总量的26%,凸显了其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尽管中国经济正逐步向服务型和高科技方向转型,制造业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就业、创新和出口创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制造业实力更为突出。2024年,中国贡献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约30%的份额,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这一巨大贡献凸显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其影响力覆盖从消费电子到重型机械的各个领域。

7月21日,China Briefing发布了最新的《2024-25年制造业追踪》,提供了有关中国制造业的最新数据和信息,以帮助外国投资者和分析师及时了解影响这一庞大行业的最新经济指标、资源和政策。

中国制造业关键指标

1.制造业GDP

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但它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部门,始终占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以上。

2024年,中国制造业GDP达到33.5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6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0%,约占GDP总量的24.86%。

季度制造业GDP

季度

制造业 GDP(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额的百分比(%)

2025年第二季度

8.7771

25.68

2025年第一季度

8.2114

25.76

2024年(全年)

33.5507

24.86

2024年第四季度

8.9825

24.03

2024年第三季度

8.3698

25.14

2024年第二季度

8.6544

26.99

2024年第一季度

8.0143

27.04

2023年第四季度

8.854

25.45

2023年第三季度

8.3272

26.02

2023年第二季度

8.5079

27.62

2023年第一季度

7.9567

27.9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简报

2.制造业增加值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NBS)的定义,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又称工业增速)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量变化程度的指标。工业增加值增长涵盖三大领域: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而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则专指制造业领域内的生产总量变化指标。

该指标可用于研判工业经济的短期走势和经济景气程度,同时也是制定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依据。

2024年除8月份外,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始终保持在5%以上。

制造业增加值月度增长

同比增长(%

20256

7.4

20255

6.2

20254

6.6

20253

7.9

20251月至2

6.9

2024年(全年)

6.1

202412

7.4

202411

5.4

202410

5.3

20249

5.4

20248

4.5

20247

5.3

20246

5.5

20245

6

20244

7.5

20243

5.1

20241月至2

7.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3.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投资者评估中国制造业现状的重要工具。该指数基于对各行业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反映制造业的经济景气程度。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NBS)的编制方法,中国制造业PMI通过五大分类指标的加权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取决于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具体构成如下:

Ø  新订单指数,权重为30%

Ø  产量指数,权重为25%

Ø  员工指数,权重为20%

Ø  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权重为15%

Ø  原材料库存指数,权重为10%

PMI超过50%反映了该行业与上月相比的扩张,而低于50%的PMI反映了与上个月相比的收缩(国家统计局)

月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采购经理人指数 %

20256

49.7

20255

49.5

20254

49.0

20253

50.5

20252

50.2

20251

49.1

202412

50.1

202411

50.3

202410

50.1

20249

49.8

20248

49.1

20247

49.4

20246

49.5

20245

49.5

20244

50.4

20243

50.8

20242

49.1

20241

49.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4.制造业出口

制造业出口数据是投资者洞察中国制造产品需求现状的重要指标。强劲的出口表现通常反映出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商品的旺盛需求,高出口额也表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巩固其全球制造业领导地位。

相反,若制造业出口下滑,则可能预示全球需求疲软、生产环节面临挑战,或其他国家竞争力提升。这对投资者而言,往往是行业可能放缓的预警信号。

根据国家统计局,出货价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行出口(含出口港澳台)或委托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生产的产品基于样品、材料和零件供应、组装和补偿贸易的价值。

工业出口交货值涵盖三大工业门类的出口数据: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制造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90%以上。2024年,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达25.1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3.53万亿美元),而货物出口总额为25.4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3.57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产品占比高达98.9%。在此统计口径下,制造业出口在工业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更为显著——这一结果主要源于货物贸易统计中未包含农产品出口。

由于目前尚无公开的制造业出口交货值数据,下文将采用工业出口交货值作为制造业出口的替代指标。

工业出口交货值

季度

出口额(万亿元)

同比增长(%)

20256

1.3676

4.0

20255

1.2682

0.6

20254

1.2469

0.9

20253

1.3493

7.7

20251月至2

2.2751

6.2

2024年(全年)

15.4338

5.1

202412

1.4394

8.8

202411

1.3556

7.4

202410

1.3438

3.7

20249

1.4099

3.4

20248

1.2994

6.4

20247

1.2785

6.4

20246

1.3175

3.8

20245

1.2571

4.6

20244

1.2328

7.3

20243

1.2671

1.4

20241月至2

2.1466

0.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5.固定资产投资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FAI)为投资者研判中国制造业长期信心和发展前景提供了重要依据。当企业持续增加机械设备、基础设施和厂房扩建等投资时,往往预示着行业对未来需求的乐观预期及增长潜力的认可。然而,FAI的下降可能表明该行业存在谨慎或不确定性,可能反映出对未来需求、盈利能力或经济状况的担忧。它们还可能反映潜在的挑战,例如市场准入困难或监管障碍,使公司更难运营或扩张。

根据国家统计局定义,固定资产投资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及相关费用总额。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

20251月至6

7.5

20251月至5

8.5

20251月至4

8.8

20251月至3

9.1

20251月至2

9.0

2024年(全年)

9.2

202411

9.3

202410

9.3

20249

12.3

20248

9.1

20247

9.3

20246

9.5

20245

9.6

20244

9.7

20243

9.9

20241月至2

9.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6.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业始终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要领域,2024年吸纳外资占比达26.77%。

外商直接投资可作为衡量国际资本对中国制造业信心的重要指标。FDI持续增长表明外企认为该行业具备盈利性和稳定性,适合长期投资;反之,若FDI下降,可能反映因成本上升、监管障碍或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导致信心减弱,揭示该行业潜在脆弱性。

需注意的是,FDI数据可能受少数大型投资项目影响,个别跨国企业的巨额投资会显著拉高统计数值,因此FDI数据未必全面反映外资对该行业的整体开放程度。

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

实际利用外资(亿元)

20256

17.54

20255

7.46

20254

12.55

20253

23.69

20251月至2

47.82

2024年(全年)

221.21

202412

18.71

202411

10.18

202410

13.08

20249

15.14

20248

9.62

20247

12.62

20246

24.75

20245

13.42

20244

22.63

20241月至3

81.06

资料来源:商务部

更多信息请查看下面原文链接,文中数据更新于2025年7月21日。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制造业GDP;全球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