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深度】美的收购库卡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未来?

小鱼时代       2016-08-11

8月8日,美的集团发布了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进行公开要约收购(TOB)的最终结果,其持股比例达到了94.55%。

  近年来,不仅中国游客在国外"买买买"引起广泛关注,中国企业各种大手笔的海外并购更是影响力巨大。

  继2015年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创历史新高后,中国企业今年继续加快步伐。2016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纪录,达到456亿美元。


  最近最为瞩目的一桩并购案,无疑是国内知名家电品牌美的对德国库卡的要约收购。8月8日,美的集团发布了对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进行公开要约收购(TOB)的最终结果,其持股比例达到了94.55%。

  该收购被誉为中国企业国际并购的一个”崭新的开始“,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正在从“捡漏”心态转向对优质企业的强攻,甚至引起了中德两国政府总理的关注。


  这究竟是怎样一起收购案?我们现在来一探究竟。


德国库卡集团(KUKA)早已在全球机器人行业名声在外。作为世界四大机器人企业之一,百年库卡被称为德国制造业的典范。

  库卡制作的工业机器人,既能在几分钟内将一个原木桩切成两只三角凳,更能制作出特斯拉这种酷炫的高级汽车。库卡集团甚至敢拍出人类和机器人乒乓球大战这样的宣传片,可见底气十足。

  相对于均有“副业”的其他三大著名机器人企业ABB、发那科和安川,库卡集团是四大巨头中最专注于机器人业务的公司。

  库卡机械臂的敏捷性和固定性更是不在话下。当库卡机械臂以每秒10毫米的速度抵近一颗生鸡蛋时,鸡蛋完全不会被戳碎;无论怎样扭曲摇摆,库卡机械臂都可将其头部固定在空间中的某一点。


  库卡集团在目前德国制造业网络化战略“工业4.0”中占据主导地位。今年汉诺威工业展上,库卡更被德国总理默克尔誉为“德国工业的未来”。

  可想而知,谁收购了库卡这样一家工业机器人顶尖制造企业,必将该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其实,早在2014年美的集团就已经通过国外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注资库卡集团。截止到此次要约收购之前,福伊特公司是库卡集团第一大股东,占股25.1%,而美的集团是第二大股东,持有13.51%股份。


美的这次要约收购库卡的过程也是跌宕起伏。在整个过程中,有两个最关键的节点。一个是库卡之前第一大股东福伊特公司明确表示愿将手中股份全部出售给美的,为美的之后的收购铺平了道路。二是美的和库卡签订约束性协议,做出7年不要求库卡退市以及保留原厂和员工的承诺,打消了大小股东的疑虑,随后美的收购便势如破竹。

  7月20日,美的集团公布了最新进展,接受美的集团本次要约收购的股份已达72.18%。收购完成后,美的集团将持有库卡集团85.69%的股份。

  根据本次要约收购的进程安排,在上述要约接受结果公布后两周内(这一时间称为“额外要约期”),要约期内未接受要约的库卡集团股东可以继续决定接受要约,额外要约期于7月21日0时(法兰克福当地时间)开始,并于8月3日24时结束。根据最新消息,额外要约期现已结束,美的将控股库卡94.55%。


  至此,美的集团这起全面要约收购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购交易还须通过欧盟、德国、美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的反垄断审查,包括通过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的审议,以及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和国防贸易管制理事会(DDTC)的审查,预计2017年3月31日前完成。但库卡首席执行官蒂尔·劳伊特(Till Reuter)在7月14日曾对外媒表示,向美的出售公司的交易不会面临监管障碍。

  这里插播一下美的这次收购库卡使用的方法:要约收购。要约收购是收购的一种,它对应的是协议收购。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为了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向所有股票持有人发出购买该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要约,收购该上市公司的股。收购要约要写明收购价格、数量及要约期间等收购条件。

  而协议收购是指由收购人与上市公司特定的股票持有人就收购该公司股票的条件、价格、期限等有关事项达成协议,由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向收购者转让股票,收购人支付资金,达到收购的目的。

  由此可看出,和协议收购相比,要约收购最大的特点是在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股东自主作出选择,因此被视为完全市场化的规范的收购模式,有利于防止各种内幕交易,保障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从协议收购向要约收购发展,是资产重组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收购方式,对于美的和库卡来说,这都是一步好棋,能达到双赢的结果。

  对于美的集团来说,家电产业的入局者逐渐变多,劳动力价格上涨,引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是提升生产效率最好的解决方案。

  其次,美的已经决定向智能家居进军,进行战略转型。虽然库卡主要制作工业化生产机器人,但是其百年的行业积累加上常年制作机器人的经验,与美的结合的结果不容小觑。

  第三,中国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也伴随着大规模、多行业的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的过程,市场前景未来可期。“中国机器人产业巨头”这个头衔,也许将会落入美的囊中。


  从库卡方面来看,自从198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就是一直是其战略布局中的磐石。

  1986年,库卡将一台机器人产品赠送给了一汽卡车公司作为试用品,这台机器人也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应用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994年之后,库卡机器人开始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国内的汽车龙头企业东风汽车及长安汽车,分别引进了库卡公司的一条焊装线,随线安装的机器人都达到了数十台。

  2000年,库卡公司于上海建立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家全资子公司。除了成立全资子公司,库卡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机器人培训学校,以及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


  美的和库卡结合后能走多远,将取决于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状况。

  而美的和库卡的这一合作模式,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正在不断消失,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制造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之选。

  我国“机器换人”战略从2010年后开始奏效,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自此大增。过去大家看到的中国工厂典型生产模式—大量工人在装配线一遍又一遍地从事着重复劳动—正在让位于一种复杂程度更高但效率也高的生产状态:即一小批技术工人骨干与尖端机械协同工作。


  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销量达到5.5万台,占全球销量的1/4。此后,我国一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7.5万台,约为全球30%,这意味着全球每卖出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被卖到中国。


  从万名工人机器人保有量来看,中国每万名工人中仅有30个机器人,而世界平均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中有62个机器人。目前日本的密集度是中国的11倍、德国10倍、北美为5倍,这意味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极大发展空间。


收到政策和市场的驱使,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了四大格局。从地图上看,分别是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

  环渤海地区以北京、哈尔滨和沈阳为代表,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占很大优势;

  长三角地区具备发达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这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珠三角地区拥有巨大的制造业市场,需要向智能化转型,生产业也需要升级,为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西部地区以武汉、长沙、重庆为代表,依托外部科技资源出现了众多行业龙头企业。


  虽然从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方面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但其实受技术和规模限制,此行业发展已经遇到了严重的瓶颈。


  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工业机器人产业严重被外资品牌压制。2015年的市场份额中,国内本土品牌仅占8%,92%都被日本发那科、安川、德国KUKA、瑞典ABB这“四大家族”和其余外资品牌占据。

  与外资企业相比,我国本土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弱、产品从研发到实际应用转化率低、产业资金运转困难。

  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若想在未来迅速崛起,除了需要把握住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并做出应对策略之外,最关键的是需要扩大规模并提升技术实力。

  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对内整合,另一方面,对外并购其实是条“捷径”。而此次美的集团对库卡的收购,就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和经验。接下来最需要关注的,是美的和库卡如何整合,才能实现最优的结合。


关键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