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余姚谋“千人计划” 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小鱼时代       2016-08-15

如今,智能机器人已经不再神秘,在教育娱乐、家居服务、产品生产、金融服务等领域,智能机器人带来不少科技红利。

  “人机融合,发展智能机器人,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既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也是大势所趋。”不久前,在余姚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全球海归千人宁波峰会上,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甘中学描绘了一幅未来人机融合的智慧生活场景。

  13年前,甘中学从美国回到祖国,志在为国内智能经济“投石问路”。余姚引才、留才的良好环境,吸引甘中学把他的智能机器人之梦带到了这个远古文明的发祥地。


  “频顾茅庐”

  惜才爱才纳贤士

  ABB是美国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的权威,甘中学曾在那里担任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中国留学生发明了那么多技术,可并没有为祖国服务,我们对得起家乡那片土地吗?”13年前,甘中学毅然回国寻求发展,第一站是家乡河北的一家能源企业。

  原本趋于平静的归国生活,因为一次偶然的远行被打破。

  两年前,甘中学来到余姚参加“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的活动。走出机场的那一刻,他发现,余姚市主要领导早已恭候多时,尊重人才之心,溢于言表。

  当时,余姚响应省里号召,制定了《加快推进企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得知甘中学是机器人研发领域的专家,当地有关部门下定决心,要引进这匹“千里马”。

  “如果说,别的地方引才是三顾茅庐的话,那么余姚可以说是频顾茅庐,盛情难却。”甘中学感叹。

  一次,余姚组织部门负责人特地到他家中拜访,闲谈中,这位负责人问:“您对余姚的情况了解吗?”甘中学打趣地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另外听说余姚的榨菜挺出名。”他没想到,这位负责人第二次登门拜访时,专程从余姚带来了两盒榨菜作为见面礼。这个小小细节,让甘中学对余姚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甘中学了解到余姚有着不错的工业产业基础,在机器换人行动中急需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于是,甘中学决定将事业的重心迁到余姚。

保姆式服务

  “3个500万”解难题

  来到余姚,甘中学提出一个设想:当下,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都在“智能”两字,而智能机器人无疑是智能经济的先导产业。

  这一概念得到了余姚市主要领导的一致认可,“你想怎么干,我们一定全力支持!”甘中学提出,首先要打造一个智能产业研究院,在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抢占先机。

  “从提出这个设想,到项目落地,只用了3个月。”甘中学说,余姚提供的“保姆式”服务让他非常感动。

  为了解决研究院的用地问题,余姚有关部门说服了当地一家民营企业将闲置的60亩土地转让给研究院,3年免租,同时给予研究院“3个500万”的优惠政策:500万元扶持资金、500万元种子资金和500万元贷款额度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贴息,解决了前期研发的资金问题。

  在研发过程中,余姚给智能产业研究院特别配备了干部助创专员,遇到难题,助创专员都会帮助一起跑部门、跑企业联系解决。

  研产销一体化

  多款机器人待投产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的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展厅内一台名叫“小蓝”的机器人颇为引人注目。

  这款身材高大、有着4轴自主移动平台和两只14轴手臂的家伙,利索地把几个玻璃杯叠放在一起,组成了金字塔状。

  “这就是我们的双臂灵巧协作机器人,它有视力、有力感,能识别物体和感知物体,并实时作出反应。它的两只手臂配备,可以灵活地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甘中学告诉记者,研究院组建刚一年,团队已自主研发成功双臂柔性机器人、3D视觉弧焊机器人、家庭管家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等7款技术水平领先的国家级标志性智能机器人,“一旦投产,市场潜力巨大”。为了让研究院专心于产品研发,余姚还为甘中学找到了一家大型企业作为产业合作伙伴。

  眼下,位于余姚三七市镇的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内,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的“机器人小镇”正在加快建设。

  今后,余姚还计划筹建国内第一座综合性、一站式的机器人展览交易市场,推动形成以“杭州—宁波”为核心的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和智能经济生态圈。“有这么好的人才政策和创业环境,现在我非常有信心把研究院做大做强。”甘中学认为,智能机器人的神话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近。


关键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