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测,下半年无人机市场将刮起一阵“口袋风”,即向着小型、便携趋势演变。其中,曼塔无人机属于较早一批进入该领域并实现量产的品牌之一。
与许多无人机公司一样,曼塔根生于无人机文化浓厚的深圳,由创始人兼总经理王军带领的一批航模爱好者在2014年组建,次年被电光源领域的上市公司雪莱特收购,保持稳步发展。
创立两年,虽然从数字成绩单看来,曼塔还未创造惊人的销量,市场份额也无法与大疆、Parrot等相提并论,表现似乎平淡。
但同时也是在这两年,王军带领的团队经历了由“曼塔”向“雪莱特曼塔”的转变,产品线实现了从“大疆系”中小型向迷你型的调整,并自建迷你型无人机的完整供应链体系,成立美国、欧洲两大销售分部,正蓄势待发地为新款S6大干一场。而落眼其产品,在多彩配色、模块化设计、安全性考量等方面也不乏亮点。
一、从“曼塔”到“雪莱特”曼塔
认识王军缘于参加他在北京的产品发布,当时展出的S6在配色与材质方面很出众,多模块的延展功能也让人难忘。只是次日王军着急赶回深圳便未其细聊。在最近的一个周六,我通过和王军电话,补齐了创业两年间他和曼塔的故事。
和大多数创业公司一样,曼塔的周六也正常上班。由于王军出身于传统行业,曼塔又被纳入到行业公司,所以相比一般的科技公司,曼塔仍带着一股子实业企业的务实作派。
据王军介绍,因为从小生长在深圳,靠近香港,所以很早就接触到了航模。2010年时,他主营一家实业公司,在工作之余会和同样喜欢航模的朋友做些周边配件。“那时,出于爱好我们成立了一个小工作室,研究飞控等零部件,不过都是小批量自用,仅作为副业”,王军回忆。
到了2014年,大疆无人机的兴起让王军意识到了建立在航模基础上的市场商机;另一方面,他的实业公司业务也逐渐步入轨道,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做自己喜欢的航模/无人机。于是,他与曾经“工作室团队”组建了曼塔无人机公司。
在成立起初的一两年中,曼塔并未推出实质性的产品,主要在团队建立、供应链组建、算法与飞控等核心零件上积累力量。随后,2015年5月被电光源领域的上市公司雪莱特收购,以1500万元增资持有曼塔51%的股权。
雪莱特主营LED照明设备,与无人机行业并无过多交集,但对于曼塔却采取了收购的形式。对此,笔者感到两点疑惑:雪莱特为何要收购曼塔;曼塔被收购后是否在公司战略上会受到股东牵制。
王军解释,雪莱特光电的收购缘于对无人机行业的看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并不会过多地左右曼塔团队的决策。
对于雪莱特,收购曼塔不失为传统企业在科技智能领域的布局,因为在今年年初,雪莱特拟非公开的形式发行了数亿元股票募投资金,并表示其中2.74亿将用于无人机生产及销售服务体系的建立。
对于曼塔,在王军看来,则为萌芽期的曼塔注入了加速剂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供充足的前期资金,“不可否认,很多创业公司死在半路上就是因为缺钱、筹不到钱”,王军补充,“正是因为依附于雪莱特旗下,我们无需急功近利地用无人机挣钱,可以多花些时间准备和积累技术”。
2)管理经验的输出和移植,包括供应链资源管理、品质管控、建立体系、生产经验等都是创业企业在早期急需的经验,王军认为这是曼塔从雪莱特获得的,比资本更重要的资源。
据王军介绍,曼塔无人机在生产、供应链、品检等部门借鉴了雪莱特此前的人员构成,共两百人左右;研发团队约150人。此外,曼塔在今年组建了自己的分公司,用于进行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当前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正大力引进优秀技术人才。
二、产品的演进路线
创业近两年,销量未达到团队预期,王军认为自己在产品选型的判断上有一定失误。所以,在今年初,基于对市场的判断,以及相关订单的需求倾向,他紧急加设了迷你型无人机的产品路线,并将此前的产品线进度逐步放缓,重心和力量转移至迷你型无人机的研发和制造商。
1、试水:“朱雀”和“灵雀”
据王军介绍,朱雀是曼塔最早推出的型号,随后的几款产品路线也与大疆类似,轴距在390-430mm区间,但在在一段时间内,这几款的无人机在市场上的表现平平。王军事后反思,认为主要受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技术没有突破,比如配套的APP操控,云台相机,在最初的产品型号里都没有配备;
2)品牌缺乏优势,前有大疆在350mm轴距品类上建立的稳固市场,后有大批新晋无人机厂商,市场竞争同质化严重,由于缺乏品牌和市场优势,难以在其中争得一杯羹。
另一方面,王军认为曼塔的产品的工业设计、供应链资源整合及量产能力上仍具有较明显优势。
“做产品,我反对抄袭别人。无论是以橙色调为主的外型ID,还是飞控、电机等内部核心元件,我们都坚持自主设计和研发”,王军强调。
2、调整:迷你集成化S6
落实到今年推出的S6上,王军团队除将轴距缩减为19mm,产品整体进行了集成化改进外;他们围绕产品的的安全性和多功能延展性进行了重点升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内置三颗芯片,其中一颗主芯片用于飞控数据的处理;两颗协处理芯片用于完成图传、APP等命令,并在主芯片失控时及时切换,维持飞控的稳定。
“因为相机功能、飞行控制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相机功能可允许死机,但飞控不能死机,飞控失控可能会造成飞机事故甚至坠毁。此外,由于飞控涉及到的传感器数据计算量过大,如果一个CPU要处理同时飞控、影像功能,可能导致运算速度不够稳定”,在王军看来,飞控的稳定是无人机安全稳定的前提,放在首要位置。
不过对于芯片品牌与型号,王军表示现阶段还不方便透露。此前,高通已针对无人机推出骁龙Flight平台;英特尔、ARM(中科创达)也分别有相关无人机解决方案的产品落地。
2)通过螺旋桨保护架上的统一接口,S6提供了五类功能模块提供功能拓展,其中包括弹弹炮、探照灯、避障模块、表情板(电子显示板,可显示心型、文字等)。
关于模块化的设计思路,王军表示,“这个是在设计之初就想好的,是S6功能差异化的重要体现”,考虑到产品升级时只需针对单一模块升级,而不是整体,产品的迭代更方便;也加强了无人机的娱乐性能。
4)值得注意的是,S6提供的五类模块中包含了避障功能模块。“避障”是现阶段无人机领域较高阶的智能技术,王军具体解释了该功能的实现方式。
S6避障主要基于两套系统:一是视觉智能识别,即通过无人机本身的摄像头辨别前方的活动物体,粗略地判断飞行路线;二是加入红外探测模块,准确探测到飞机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由于红外探测易受可见光的影响,视觉探测的精度不高,两种探测方式融合运算后可保障避障功能的稳定性。
不过第一代S6的“避障”还未能实现避开障碍物绕飞,仅是面对障碍物时悬停。“关于自主绕飞的算法我们会在二代中升级”。王军补充。
此外,S6提供的橙、蓝、绿、银等六类颜色外壳也十分亮眼。据王军介绍,多色搭配主要源于“迷你型白色的无人机飞到天空不醒目”的启发。但另一方面,在出货量未达到一定规模的早期,多色的外壳也将增加生产成本。
三、渠道的建立与拓展
实际上,“众筹”一直是无人机厂商推新品时常用的策略,无论品牌新旧。它主要用于宣传和造势,同时也提供一部分订单依据。
但对于王军和曼塔来说,仍不习惯用这样的方式,他表示产品将于本月20号正式发售,“产品库存已做好准备,线上/下渠道也铺建好,再做众筹就没必要了”。
据王军介绍,基于市场经验和相关调查,预估今年国外的市场销量将占到七成,其中尤以美国市场为重。基于此前大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先例,无人机市场一直以海外市场占主体。
此外,售后服务也是多数无人机厂商待完善的短板。为此,王军特在洛杉矶、德国建立了美国、欧洲市场的销售团队,所属曼塔无人机品牌,而不是简单的代理模式,主要用于进行销售渠道的铺建以及完善海外市场的售后。
专利方面,王军介绍,现已向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协定)提交了关于S6的近40项专利申请,并得到授权。其他海外市场也将分批进行专利布局。
在国内市场方面,主要包括京东、淘宝等线上渠道,以及相关的数码实体店。“消费者在购买无人机前仍需要一定的体验基础,但最终有可能导流到线上渠道”,虽然线下实体店的销量并不是销售主力,但王军表示实体店仍是十分重要的的一环。
四、结语
对于创业公司,能够找到可靠与充足的资本助力,无疑将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产品来看,曼塔无人机在航模的基础上进行了性能和功能的升级,工艺延续了母公司雪莱特在传统灯具类产品的品质。
通过引入模块化设计使无人机的功能得到延伸,以及多色系的外部设计让S6获得差异化竞争的可能。
但现阶段,两千元以上的价格仍将是制约迷你型无人机普及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度集成化的结构导致了更高的成本,对于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另一方面,市场对于高价位的迷你型无人机接受程度与消费习惯形成仍需要时间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