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细数人工智能产品的那些“坑”

棒棒书香       2016-09-26

人工智能大热的近五年,它颠覆了众多行业,也提升了服务效率,渐渐的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

  但是也有很多曾经大热的产品渐渐消失,或者是因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或者场景,或是因为跟风,或是因为硬造伪需求。

  那么人工智能当中有哪些“坑”呢?下面就让笔者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吧。

  一、雨后春笋般的手机助手

  自从iPhone在12年6月份推出中文Siri语音助手后,研究语音语义的厂商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未来的方向,1年间纷纷跟进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语音助手,包括行业内的讯飞语音助手、出门问问等等。就连没有语音技术的厂商,都可以用语音厂商的云端服务,然后基于模板做一些垂直类的关键信息抽取,推出所谓的语音助手。

  我们来看看这些语音助手,要么就是无法下载,要么就是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仿佛语音助手是上一个世纪的产品,但明明他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要分析一类产品的消亡,我们就要找到语音助手这一类互联网产品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互联网产品要么是解决效率的问题,即连接。无论是连接人和人,带来更便捷的交流;或是连接人和信息,解决消息不对称;还是连接人和服务,让买卖双方更精准的匹配,都是让人更方便高效的联络、获取咨询、得到服务。

  要么是解决提升用户体验的问题,比如让产品更加个性化、本地化、场景化。

  但,语音助手解决以上的问题了吗?可以看一下,现有的语音助手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植入到移动设备系统底层的,比如Siri。可以通过实体按键或者语音唤醒助手。

  一种就是软件层面的语音助手,需要用户进入到app内才能进行各种操作。


基于最简单的打电话的场景,我们先来想象一下,app类的语音助手用来打电话的话,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找到应用->打开应用->点击按钮->表述:我要打电话->获取服务-。整个过程至少要消耗几十秒。

  但如果你自己打开系统内置的电话服务,然后找到最近的联系人,点选后,就可以完成整个操作了,是不是更快捷呢?或许说,可能还有一步找到联系人的方法?

  可是你自己冷静下来想想,一天中自己有几次电话是要打给陌生人的呢?

  常见的联系人都在“最近通话”的列表里啊!基于最简单打电话的场景,语音助手的操作就这么复杂了,那其他更加复杂的场景语音助手也更加完全帮不上忙了。

  那Siri这种系统内置的呢?只要长按Home键就可以唤醒,总该方便了吧,的确是的。但是真正不幸的告诉你,这种方式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手机的天然特性

  点选和触控是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最便捷的方式,想制造出一个变革性的用户操作手机习惯真的太难了。

  (不是乔老爷,普通人也就只能按照用户的心理预期,去解决已有的问题,而不是创造一个时代)

  准确率提升和信息的缺失

  自从移动互联网软件免费,羊毛出在猪身上这个属性被定义后,用户就变得越来越急躁,通常是“不要让我想”、“不要让我等”、“不要让我烦”。

  但是语音识别是基于统计学,是有识别概率的,总会有识别不够准确的时候。而这种担心又会在用户使用时造成心理负担。通常笔者在使用Siri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心理:“到底能不能出的来的?”虽然10次有8次成功,但是识别错的那两次就会带来一种不信任感,还不如我老老实实的去点,来的方便,而且准确率是100%。

  效率提升不高,没有完成操作闭环

  系统内的语音助手只是解决了找到app、完成语音转文字的工作,但是进入到具体的app内还是要通过点选还完成任务,这不是一个操作的闭环,用户还是需要多模态的输入方式的切换,从语音再到手,效率提升上其实并不高。

  民族文化

  再升高到一个维度上,基于民族的特质,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彬彬有礼,在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就决定了在人多或者公开场合下国人是不喜欢用语言大声讲出来的,电话都要找个私密的地方打,何况要对着手机说出自己的需求呢?

  仅仅是个工具

  哪怕最后用起来了,Siri可能更多就是个完成任务的工具,并没有在用户迫切希望个性化的年代为你用户带来专属的服务和体验,无法提升体验。

  基于以上几点,app的语音助手几乎灭亡。Siri一直是不温不火,虽然开放了接口,连接了Homekit,但是以苹果的体量来衡量siri在国内的表现,我只能说还不及格。


二、无法降低转人工的IVR语音导航系统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IVR语音导航系统,其实就是将呼叫中心办理业务时的语音应答系统(如10086里,按1查话费、按2查余额等)改造。不再需要点选,而是通过语音的方式表述需求,然后通过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判断用户意图,然后对接到响应的服务上去,以达到简化操作步骤,避免简单业务转人工。

  听着这想法很美,但是真正用起来,整个过程却让用户、系统提供方和业务部门都非常痛苦。


  语义理解生硬,后期维护成本高

  在理解用户对业务的表述的时候,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话术(银行、电信、保险、金融等等),哪怕是相同的业务也有着N多的表示方法,需要使用方不断的往系统中添加,而业务系统的保障,以及B端用户新业务的支持,都需要提供方不停的增派人手,摊子越铺越大,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忽略用户的使用场景,导致转化率不高

  我们打给客服一般都是什么问题呢?要么是简单的问题,它的层级很浅,很容易找到;要么是复杂的问题,导航系统无法理解或者解决。不上不下,地位尴尬。

  天变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服务商都将各种业务的办理和咨询转移到了app或者公众号上,而且满足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呼叫中心更多是办理复杂业务,app和人工客服分工更加明确。导航系统无法带来更多的价值。



三、过于超前的Google Glass

  Google Glass作为轰动一时的智能硬件,肩负着颠覆智能手机的使命,从笔者的角度来看,也特别看好它的未来。因为他是符合破坏式创新的定义的。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到过,破坏性技术与延续性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是:破坏性技术改变了市场的价值主张。就主流消费者所关心的产品属性来说,当破坏性技术刚开始出现时,几乎总是提供更低的产品性能。但破坏性技术拥有某些边缘消费者(通常也是新消费者)所看重的其他属性。

  因此,破坏性技术打开了新市场。此外,由于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得到了足够的投资,破坏性技术的开发者总是能够提高其产品的性能,并最终能够占领原来的市场。这是因为它们不但能够在原有属性的基础上提供完善的性能,还能增加一些新性能。


  Google Glass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是依然有很多消费者购买、尝鲜,并给出正面评价;拥有多模态的交互技术,语音、触控、手势,充满未来感,但为什么还是不行?排除体验和价格的问题,以下可能是更深层的问题。

  没有成熟的应用

  Glassware上的应用过少,并且没有可以展现这项技术潜力的杀手级应用。而应用之于操作系统的重要性,相信诺基亚深有体会。

  谷歌创造的生态系统也无法移植到googleglass中。

  受限于上下游发展

  从笔者来看,很多风口或者时代的到来,并不是靠一个产品来改变的,而是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建设,相辅相成。智能手机以及app的兴起,离不开上游电信服务商3G、4G技术带来网络的变化,离不开下游元器件厂商的技术革新。

  智能眼镜的载体过小,导致运算单元不能太大,速度必然较慢,能承载的服务也就更少,使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但面对这一现象,产业链的上下游并没有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也许是太超前

  就像上面所说的,也许并不是googleglass不够成功,而是它太过超前,不符合现在的时代,但未来呢?智能化的互联网时代的载体一定是手机吗?

  四、脱离使用场景的各种智能硬件

  在智能化的路上很容易犯的错误是以己度人,而不是以同理心去琢磨普通消费者和使用者是怎么样的。笔者听过很多匪夷所思的智能硬件,比如:智能语音抽油烟机、智能语音的电饭煲。

  自己问一下自己:用户有这样的需求吗?

  使用抽油烟机的场景是用户炒菜前,没等冒烟的时候,打开抽油烟机,炒完菜后关闭抽油烟机。哪怕炒菜时再打开,这时用户就在抽油烟机旁边,伸手就能摸到,没有任何操作上的不便捷或者,为什么要使用语音?这是典型的卖货思维,一锤子买卖,坑完你再说;而不是用户思维。

  智能电饭煲?除了能多卖一百块钱,想不到任何做的必要了,这些非刚需的、非痛点,脱离使用场景的结合,带不来任何用户价值,用户也不会为此买单。

  以上分享的几个案例,是笔者一路走来所看、所知、所想。

  这些智能化的app或者是设备,要么没有满足用户的刚需或者是痛点,要么硬造伪需求,在用户价值巨大的今天,用户是不会买单的。

  虽然智能化的产品或者技术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结合场景进行深入思考,但是笔者相信未来一定是个美好的智能化的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与君共勉。


关键词: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