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CNCC的一个重量级嘉宾——吴甘沙,我们从他的几个身份开始。
英特尔的院长
去年的这个时候,他的头衔可能还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院长,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培养的本土第一位“首席工程师”。
在大学期间,吴甘沙是十个拿到英特尔奖学金的幸运儿之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其实刚进英特尔时,吴甘沙有些“自卑”!“自卑”?“自卑”!重要的问题说三遍,小编我倒抽一口冷气,究竟什么事能让别人家的孩子自卑?
原来,身为硕士的他,周围全是博士,这让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个跑龙套的。但是,这并没有打击他要在英特尔干一番事业的信心。“出人头地——这个简单的愿望支撑着我”。
吴甘沙首先遵守公司规定,上午8点上班,同时遵守上司的作息凌晨3点下班。
果然,坚持了一个月之后,吴甘沙病了,后来他学会了平衡和调节。说起这次经历,吴甘沙说现在看来有点儿傻,但是,我始终被那时的自己感动,以那时的干劲鼓舞着自己,永不松懈。
吴甘沙加入英特尔,刚开始是做人机界面,但是他个人感觉强项不在这方面。第二年,吴甘沙迎来了工作上的一次重大机遇:选择转组,进入核心技术团队!
在这次转组之后,吴甘沙和他的团队在美国技术团队的支持下,慢慢地创立了自己的项目,进行自主研发。“这是一个更能够发挥我能力的空间。”吴甘沙说。仅仅过了三年,他就成为了项目经理,“在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年都能得到提升,英特尔让我坚信,只要做出成绩就会有回报。”回首自己的经历,吴甘沙感受最大的就是,每隔五年,研究方向都会有一次转变。
英特尔对“首席工程师”的评选执行全球统一标准,竞争非常激烈。“首席工程师”在英特尔研发体系中仅次于院士和资深首席工程师,拥有很高的地位。要想成为‘首席工程师’,需在业务、技术、战略以及团队管理上都具备出色的能力。而吴甘沙做到了!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后来升级为英特尔全球五大研究院之一,专注于嵌入式系统研究,吴甘沙又被任命为嵌入式软件实验室总监,主持嵌入式软件创新工作。再后来,他成为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院长。
驭势的CEO
现在的他,作为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奔走于学术圈、产业圈、投资圈等等。“白天忙着交接,晚上忙着见投资人”,吴甘沙——这位一直都是按着外企节奏按时上下班的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从选择创业之后,生活的节奏被完全改变了。
这一次,吴甘沙终于下了决心,向自己服务了十余年的老东家提出了辞呈,毅然跳进了创业大潮,把第三次创业念头转化为行动力。他说:“吸引我创业的,一是这个事业有大意义,二是这个事情有大市场,而内心的原力觉醒,未来的引力,阅读的启迪力,促使我最终付之行动。”
对于创业方向,吴甘沙看准了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发展的趋势,与格灵深瞳的联合创始人赵勇,北京理工大学智能车辆研究技术怪才姜岩等5人一起,成立了一家人驾驶技术的新公司驭势——驾驭趋势,驭势未来,显然他们想驾驭无人驾驶技术的未来,公司将为汽车品牌提供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三个精英联手,基于他们的纯技术背景,他们将新公司的方向确定为“为汽车品牌提供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做汽车界的“Intel Inside”。
自动驾驶常常有三种不同的形态:
首先辅助驾驶或半自动驾驶,特斯拉的autopilot即是此类。在某些场景下汽车可以进入自动驾驶,比如自动的紧急刹车,在封闭、结构化道路上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还有自动泊车。必须注意的是,这类技术有较大的局限性,特斯拉近日的多起事故都是出现在十字路口、入口/出口和双向路,这超出了autopilot的处理能力。
下一步是高度自动驾驶,在大街小巷多数场景下可以自动驾驶,还能支持多辆车的编队行驶。这类技术的环境感知和驾驶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不仅仅能处理上述autopilot不会的路况,甚至能在完全没有车道线的非结构化道路畅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还能在复杂路况下与其他智能车辆或人驾驶的车辆共享或竞争路权。
第三类是全自主驾驶或无人驾驶,完全由人工智能来驾驶,可以把方向盘、油门和刹车拿掉。
未来5年,传统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的主要努力方向是第一、第二类自动驾驶,这并不是以拿掉驾驶员为目的的,而是让驾驶员更加安全和舒适。显然这是更稳妥的渐进道路。
吴甘沙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在短期内就能快速成熟并形成商业模式的领域包括:
限定场景、专用道路的车辆:比如在专用车道以中低速运行的车辆,比如仓储物流基地的车辆,景区、公园中固定路线的观光车;
成本较低的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如果能把成本控制在两万元以内,将会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吴甘沙对自己的这次创业评价道:“当你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时候,会感觉这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事情。”
清华的教育指导委员
他还有一个身份也许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那就是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但是,这个神马委员会究竟是干嘛的?!教育砖家是这么说滴,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原来都是清华请的专家呀,吴甘沙老师不仅学生时代是“超级学霸”,工作以后也是“华人之光”,现在更作为创新创业的“老司机”,言传身教下一代的“天之骄子”。
在对比中美两国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特点是,他提到近些年中国年轻人对于消费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兴趣浓厚,而美国年轻人则对技术革新、解决难题情有独钟。在他看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越来越好,需要更多年轻人不再停步于“易得”的满足,以极客精神开疆拓土。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经常陷入“容易获得”的满足感,很多创业团队快速成长又消亡了。吴甘沙认为规模发展得太快不好,公司的文化会被迅速稀释,变混乱。小规模的创业中,文化不重要,而大公司没有文化建设,价值观不统一,会造成“既不能同甘,也不能共苦”的状态,有利益时一哄而上,有困难时作鸟兽散。年轻人的创业公司,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发展太快就不稳定。
在国外的创业圈中,会有一个“成人辅导”的惯例,即在几个没有创业经验的年轻人办公司时,会请一位经验丰富的CEO先带上几年,等年轻人在商业上成熟了,再自己运营公司。我们国内的年轻创业者,没有人帮忙,只得靠自己,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个问题说明我们需要完善创业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