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下个月召开的论坛上,将向国际社会发布中国的机器人检测认证标志。另外,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非专业人员使用、走进千家万户的服务机器人,其安全性认证经过主管部门论证后,可能实行强制性认证。
中国连续三年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机器人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支撑装备。
本次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以年均35.5%的速度增长,2015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到6.8万台,占全球销量比重超过1/4,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31.3%,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不过,工信部有关专家表示,近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开始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2016年初工信部对全国机器人产业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涉及机器人生产及集成应用的企业有800余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但大部分企业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
另外,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就规模化程度、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来看,国内机器人企业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依旧明显。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销量约为2.2万台,占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总销量的32.5%,仅相当于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中一家企业的年销量。从具体销售情况来看,在中国多关节机器人和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市场中,外资品牌占比高达84.9%和73.5%。
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已组建
据了解,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总体部署,解决机器人标准缺失、滞后、系统性不足等问题,结合《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主导思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6年版)》和《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
其中,《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对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标准化工作进展、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进行了梳理;《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6年版)》梳理了中国目前的机器人相关标准,并构建了中国标准的体系模型、结构和框架,并制定了相关的组织实施方案。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将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机器人标准化工作。
上海市经信委透露,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5月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认监委、国标委的领导下,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发起组建了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该联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并完善以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为代表的机器人检验与认证机构,推动建立机器人第三方评价和认证体系,开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功能零部件的检测和认证工作,完善认证监管体系,同时研究制定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
“作为即将召开的论坛的重要主题之一,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召开期间将向国际社会发布中国的机器人检测认证标志,并为首批工业机器人、家用/商用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获证企业颁发认证证书。”上海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
在本次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蔡荣华副司长表示,政府将规范引导、搭建平台,鼓励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开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认证工作,完善认证监管体系。为了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对非专业人员使用、走进千家万户的服务机器人,其安全性认证经过主管部门论证后,可能实行强制性认证。总的来说,转变用审批来规范产业发展的旧模式,鼓励第三方检测认证,发挥其在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让检测数据来说话,让市场监督来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