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盘点】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需关注的11位中国顶级专家

机器人网       2016-10-20

机器人大会哪家强?快看2016WRC世界机器人大会。13家国际支持机构,近150家全球知名企业,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6项机器人大赛盛大绽放!大会共分为三个部分:大会主论坛及专业论坛、博览会、机器人大赛,其中包括3天主论坛、22场专题论坛,聚集来自超过11个国家的300多位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就机器人前沿科学研究、技术发展路线及战略政策制定等问题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今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中最值得重点关注的十一位中国专家,他们是中国机器人行业的脊梁,推动着中国机器人攀登世界顶峰。本文序号与排名无关。

  这些专家中大多都是机器人大讲堂的资深专家,在往期机器人大讲堂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机器人大讲堂着力打造的中国顶级机器人专家俱乐部,竭诚为中国最顶级机器人专家服务。

  1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


  王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科协主席,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机器人技术、大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是我国机器人和自动化工程技术界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大型自动化系统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

  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数字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复杂曲面宽行加工理论,突破了多轴联动高效加工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高速加工稳定性分析的全离散法,保证了复杂工况下无颤振高效加工;提出了机器人操作规划的空间几何推理方法,研制了大叶片机器人“测量-操作-加工”一体化(3M)磨抛系统。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汽车领域得到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3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极端环境服役机器人、机器人化机电一体装备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24项,总经费1.1亿元。

 4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


  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863”计划、中科院重大项目和特别支持项目及省、市科技计划等近20项科研课题,研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版权的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攻克了机器人控制器开放式体系结构、作业快速示教、高精度插补算法、多轴协调控制、机器人语言、基于传感器的实时控制、机器人机构分析和优化设计、激光导航、多机器人协作控制和管理等关键技术,掌握了大型机器人生产线的控制和管理技术,利用自主技术首次在国内研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版权的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高速上下料机器人、浇铸机器人、高压水切割机器人、激光加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磁导航和激光导航AGV移动机器人、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堆垛机器人及搬运机器人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5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王田苗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博导,机械工业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与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得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领域评审专家组成员,国防科技机器人创新团队带头人,“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近年来主要从事嵌入式智能感知与控制以及在医疗外科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等方面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在1997年国内率先开展了医疗外科机器人研究,成功应用于上千例临床应用。

  6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树新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机器人与汽车技术研究所教授。现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主持国际合作、国家、部委及横向课题20余项,获部委奖励6项,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ISTP收录20余篇。

7 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甘中学


  甘中学,美国机电工程师学会(ASME)设计委员会亚洲理事长、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1987年留学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学,获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曾任世界500强企业美国ABB公司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2003年回国寻求发展,与廊坊新奥集团牵手,创建新奥博为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再次创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截至2008年底,他带领技术团队已完成技术专利申请近200项。

  8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和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著作3本。现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2016年5月受聘为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

  9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韩建达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从事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研发工作。作为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在地面移动、飞行、医疗康复、工业机器人等方向开展了有特色的研究工作。研制出旋翼飞行机器人、南极长航程科考机器人、救灾救援机器人、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并开展实际或示范应用。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以来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视觉与图象处理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工程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多项创造性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0项,为我国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学科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1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


  中国工程院院士,1976年入伍,历任教员、研究室主任、总参某研究所所长,技术三级,2009年晋升为专业技术少将军衔。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三等奖15项,荣立一等、二等、三等功各1次,出版编著4部。


关键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