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这次不“炸”机? 小米无人机体验【多图】

姚看江湖       2016-11-08

前言:无人机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说起无人机,或许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品牌非大疆(DJI)莫属,曾有调查显示DJI占据整个无人机市场的70%份额,大疆的产品最初销往国外,产品线从三四千的精灵到上万的悟都有,无人机和航模不同,无人机更偏向于航拍视频的拍摄,生产力工具,而不是纯粹玩耍。

  无人机并不像手机那样低技术门槛,从遥控器到云台摄像头到飞控都需要技术的积淀。由于飞行环境千差万别,一旦炸机,轻则机毁,重者人伤,所以无人机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小米主打性价比,所以尚未发布就受到广泛关注,但新品发布时的一次“意外”,让小米无人机成为“笑柄”。真的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轰炸机”,试用玩后,messi有不一样的体会?


  合格的无人机:

  1、安全性、稳定性高

  2、操控简便顺手,遥控距离长

  3、无人机定位精度高,基本的自动悬停、自动返航功能必须具备

  4、航拍视频清晰,图传不卡顿

  5、航拍玩法多,功能丰富

  6、续航至少20分钟

  一架航拍入门级无人机(1080P),参考零度V版和大疆精灵3标准版都在3000或者以上,更不用说4K和更高端的专业级无人机,小米或者说除了大疆的厂商都是想在3000以下真空的市场分一杯羹。这次小米无人机以2499元屠夫价格杀入,带光流辅助+GPS双定位,抛开之前的“囧事”,这次的表现是否能否满足入门航拍的需求,我们一起来探究。


  很显然,小米无人机最大优势在于性价比,2499除了获得其他无人机类似配置外,还增加光流辅助定位,双GPS定位,以及1635万高像素,操控距离可达到1000m,功能方面主流该有的也都有:一键自动起降,一键自动返航,自动定位悬停,指点飞行,多点航线规划,绕点飞行。

  光看小米无人机配置,肯定有朋友想要“买买买”,不过messi奉劝各位先了解清楚再决定,毕竟2000多也是钱。


开箱:做工出色,是无人机的样子

  小米无人机采用云台可拆卸设计和零度类似,云台单独包装,应该也是为了后期维护便利。


  小米无人机用的是小米正统“MI”的标志,而非米家等标示,从侧面也说明其在小米的重要性。

  打开包装,由于其支架采用折叠设计,所以小米无人机主机可以平摊放置,无疑这大大提升了便携能力。


  出主机,底层是遥控器和各类配件。


  云台摄像头一体,云台采用三轴防抖,摄像头具有1635万像素的摄像头,f/2.6光圈,参数不错。


  以下是全家福,赠送了一套备用副桨,以及护桨,很有诚意。


  细节机身:

  小米电机:入门级2212,800KV电机,不知其生产商,不过做工和质感不错。

  属桨帽+高质量桨叶,附送一套橙色护桨,在保护的同时,能够以显眼的颜色看清无人机位置。

  机臂有银色和橙色标示,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正反桨,辨识方便,不过需要注意,“橙色”金属桨帽和桨叶是可分离的设计,虽然可以减低更换成本,但不过两者容易掉落需要注意。


小米无人机结构两大特点:

  (一)可折叠,方便携带

  小米无人机采用434mm轴距设计,起落架可折叠,折叠后可放入背包,便携能力不错。


  (二)模块化,方便维护和升级

  模块化云台相机的优势就在于后期维修成本更低,便于更换,另一个是便于升级,如果接口统一,则后期应该可升级成4K摄像头。


  特色:光流定位辅助定位模块

  小米无人机具有光流传感器,能够在低空进行飞行(并不支持室内),其底部、机翼都有大量银色散热网,散热考虑周到。


  小米无人机信号灯采用前双白灯,后一绿一红的设计,灯罩磨砂材质,不刺眼。前双白灯夜间还有照明功能,可以提升航拍亮度,辨认方向,这点messi觉得做得不错。


  【电池&充电器】:5100毫安,官方续航27分钟

  小米无人机采用5100毫安电池,和零度和大疆容量类似,实测续航时间也是常见的20分钟左右。电池上有四颗小孔,按压橙色按键,可显示剩余电量,较为直观,不过可能是发光为白光关系,太阳下并不看的太清。


  小米的充电器由知名硬件厂商航嘉制作,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相当不错。

  【遥控器】:做工出色,实用性不错

  小米无人机遥控手柄,很多人说类似于游戏手柄,乍一看还确实挺像,从其双天线就可推断,遥控距离至少在1Km。


  遥控器操作界面,功能键并不多,不过最基本的“一键返航”、“一键起降”,另外开机键和电量显示也有。


  侧边拨轮可以调节相机的角度和白灯的亮度,实际操控略肉。


  背部可看到两边长竖防滑橡胶条,两边有A/B两个小快捷键,可以在飞行途中抓拍和切换拍摄模式。


  遥控杆使用常规的倒刺拨杆,防滑性能不错,操控飞机飞行也并不肉。

  手机架:附带手机架,messi实测5.5寸可夹,稳定性不错,也耐滑,不过手机架仰俯角度略小,灵活性稍差些。


  遥控器中间位置,可看到左侧一个MicroUSB充电口,以及右侧的连接手机的USB口。

  有线连接的方式,对于稳定性有益。

  messi仔细对比了手上其他两台无人机,小米做工和用料确实算不错的一类,仔细观察“塑料机身”和“五金”,小米的质感比较出色,小米的顶级供应链优势得到很好地体现。


  外观小结:

  单从外观和做工看,这个价位段,小米做得相当不错,当然咱都知道,无人机光有外观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飞”起来。


起飞准备工作:千万,千万,千万要做!

  一、下载小米无人机APP,后升级到最新固件。

  二、检查飞机和遥控器电量,确保电池充足。

  三、确保在安全空旷的场地飞行(郊区,非禁区)。

  四、连接设备,飞机校准,准备起飞。


  无人机炸机其实很多都是自己试飞前准备不到位所致,所以千万千万认真做好每一步前期工作,降低炸机风险,老司机的话要听。

  安全性:过于谨慎,影响使用


  “300分钟新手模式”:考虑新手,安全设计

  小米无人机需要飞行满300分钟才能解锁“新手模式(100米远,50米高)”,换算20分钟每次,需要飞行15次左右才能解锁,加上使用频率,正常情况下需要1-2个月才能解锁。这项设定对于“老司机”而言是个折磨,不过综合小米无人机的购买群体,这个设计倒是可以理解,毕竟熟练操控也是一项安全保障。不过messi个人建议小米把新手时间设置在150分钟即可,因为时间太久容易挫伤用户使用积极性。

  “扫雷”起飞条件:起飞GPS14颗(苛刻,挑地方)

  ①起飞基准高:小米无人机起飞方式没有采用常规的“GPS模式”+“姿态飞行模式”(纯手动操控),而只采用了GPS一种起飞模式,即还有在GPS卫星数达到安全起飞数,才能正常起飞,似乎也无大不可。小米的槽点就在于设置了相当苛刻的GPS飞行条件,和零度7颗GPS起飞线不同,小米的起飞条件则需要达到14颗星或以上,是零度的一倍。(市区很少有这条件)


  ②起飞还挑地方:如果你达到14颗卫星,也不一定能成功起飞,这就是诡异的地方,也是“扫雷”一大难题。messi在某大学校园内,在大操场中央14颗星都未能起飞成功,一路"扫雷”,最后在某一处得到起飞许可(12-14颗星),整个过程花费半小时,电量损耗15%,这样的经历对于初学者并不友好,城区基本无缘。(观看下动图,右下方GPS数量)这次不“炸”机?——小米无人机体验

  “扫雷”无疑是小米无人机最大的槽点,为了更安全性,而严重影响体验,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也是一家公司技术不过关的表现,或许是“首飞炸机”事件使得小米更加谨慎,甚至过于谨慎。

  飞行控制:功能基础,稳定性一般

  自动起降:实用,成功率高

  低电量自动返航?正常,表现稳定

  小米在电量还有20%左右会自动提示返航,也可以通过按钮返航,实测确实可以返航,着陆误差在1-2m左右,不过也不能全部信任,必要的手动修正是需要的。因为返航路途中或许有较高的建筑物阻挡,而小米并不具备避障识别功能。

  操控手感如何?

  实际操控移动还算干脆,但是突然移动时或者变换方位移动时,飞机还是有些晃,不是像零度V版那么稳;飞行操控感印象一般,云台操控有些肉,云台响应和移动速度较慢。

  飞行情况,悬停是否稳?

  飞机飞行还算稳定,悬停也还算不错,图传在新手模式下没有问题,延迟还算小,对于解锁后图传如何,messi无法得知,只是小米的抗风性能差些,遇到较大的风,略飘。

  图传、信号如何?还不错(新手模式)

  在高度50米,距离100米的新手模式下,图传和信号都较强,靠近新手模式极限时,图传显示“中”,可以预计后期图传会有一定衰减。


其他功能?

  小米无人机的一键启动,一键返航都可以实现,拍摄模式有新增加“直播”模式,但由于“新手模式”时间过长,messi无法解锁,所以试验不到其他功能(自动定位悬停,指点飞行,多点航线规划,绕点飞行)

  飞行是否有遇到BUG?有遇到

  除了上面提到的“扫雷”,messi还遇到一个尴尬的时候,在新手模式中,某次起飞,飞机在远处100m,高度50m达到最大距离,而将飞机从远处拉回,到达头顶位置,竟然提示达到最大距离,其实实际距离小于50m,这个BUGmessi遇到一次,通过再次反方向飞去再调整才正常返航。

  实拍照片和航拍视频:满足基本要求

  作为一台具有生产力的航拍设备而言,航拍视频质量和画质的稳定性决定了一切,好在小米的1600W摄像头+3轴云台表现还算稳定。小米摄像头抗畸变能力不错,白天和夜间的成像能力还算可以,不过也算不上惊喜,云台防抖效果不错,虽然光圈有些小,但总体可以达到了航拍记录目的。

  白天清晰度不错,不过没有抗眩光滤镜,白天遇强光,样张曝光有些过度。

  镜头畸变:对比零度V,小米无人机在畸变要稍好些,不过清晰度上比同是1080P的零度差,画面层次一般,零度光圈(F1.8)/小米光圈(F2.4)

  夜间效果:清晰度较高,光线过滤一般,噪点控制尚可。

  续航时间?20—25分钟

  充满后,如果能正常起飞,在还剩余20%(剩余5分钟)自动返航,基本可航拍记录20分钟左右,这个成绩中规中矩,大多无人机也基本只有这水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扫雷”模式对电量消耗也是一大因素。

  小米无人机总结:操之过急

  优点:

  用料做工出色

  性价比不错(特别是4K)

  安全考虑多样

  一键起降,自动悬停,低电量返航功能实用

  1080P航拍效果达标

  缺点:

  起飞挑地方(扫雷)

  “新手模式”时间长,飞控一般

  云台操控偏肉

  抗风能力一般,稳定性一般

  APP不自带剪辑功能

  小米无人机从航拍质量来看,确实达到了入门的标准,画质凭良心还算过得去,但是小米的“扫雷”和“新手模式”确实让很多刚上手的人有些失望,或许都是为了“安全”,但如果严重影响了体验,那安全也就索然无味。小米无人机是个很好的尝试,4K性价比或许更高些,希望小米能够更加完善,等技术成熟后再推向市场,或许太急了些。

  messi观察思考:看得到小米的努力,但诚意不足

  这次不“炸”机?——小米无人机体验在到手试飞的这段时间,飞控,云台固件升级比较频繁,一方面说明小米也正在不断优化,并没有放弃“治疗”,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小米无人机发布操之过急,在技术和稳定性都还未成熟的前提下,贸然向消费者出货,虽然收获了少量资金外,但难以收获口碑和满意度。举个无人机中的例子:大家或许知道大疆精灵4和零度2代都是主打避障的竞品机型,但是大疆精灵4发布已久,零度2却迟迟未出货(零度的技术和经验无需多疑),如果为了销量绝对可以和小米一样大量出货,但如果将不成熟的产品推送到消费者手中,后续造成的糟糕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甚至会砸了招牌。

  什么人适合买小米无人机,买哪个版本?

  首先2999的4K肯定更具性价比,4K是首选。

  1、未曾拥有无人机,渴望以较低的炸机成本购机

  2、玩耍为主,拍摄为辅,为了新鲜(郊区玩)。

  3、小米死忠粉。


关键词: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