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权力榜”

建约车评       2017-04-21

榜单缘起

6个月之前,与人谈论无人驾驶时,很容易遭到耻笑,近乎痴人说梦,比如今年3月份的“两会”上,当李彦宏提出无人驾驶立法议案时,几乎没引发任何讨论、完全被漠视。彼时,保守人士的嗓门甚大,围剿异端邪说,激进分子们偶有在集会中逮到机会呼吁一下,随后被反对者的声浪吞没。

然而进入下半年之后,无人驾驶的发展一日千里,产业链条上的巨头忧心不已,唯恐错失产业发展契机,包括福特、宝马、德尔福、特斯拉、百度、英特尔、丰田、大众、奔驰等行业巨头均对外宣布无人驾驶汽车计划。截止目前,已经有18个公司获得加州车辆管理局(DMV)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工作。

今年9月,世界上第一辆商业化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新加坡上路运营,随后Uber也在匹兹堡试运行了无人驾驶汽车。

2016年9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撰写文章,为无人驾驶的发展摇旗呐喊。次日,美国交通出台了一部无人驾驶汽车指导法规,内含15项内容的《安全评估》。9月30日,加州通过法案,允许不配备司机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

人们开始相信,在2020年左右,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将可上路行驶。在无人驾驶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AI产业、汽车制造产业、软件产业、芯片产业、通讯产业和政府的很多人互相协同,为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无人驾驶“权力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领军人物的梳理,以对无人驾驶的格局以及发展趋势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并对行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对于上榜人物的选择标准介绍如下:

  1. 所处的岗位和掌握资源的情况,对现有格局的影响力;

  2. 本身所具有的业务能力,以及对未来格局的影响力;

  3. 过去对行业做出的贡献。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权力榜榜单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权力榜”

编辑评价

第一名:埃隆•马斯克 特斯拉董事长兼CEO

大众关于无人驾驶的认知,更多地与特斯拉联系在一起,保守人士津津乐道于特斯拉的车祸,抨击他们的无人驾驶技术。前一段时间,马斯克怒斥媒体,对无人驾驶的抨击是在谋害生命,他认为推广无人驾驶每年将挽救50万条生命死于交通事故。

特斯拉的Model S是第一个大规模地让司机们体验到ADAS技术魅力的车型,特斯拉也是第一家宣布全部车型安装支持完全无人驾驶硬件的汽车公司,特斯拉的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将于2017年底亮相。

埃隆•马斯克是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的先驱。

第二名:约翰•克拉夫茨克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CEO

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研发和测试完全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谷歌是无人驾驶产业的先驱,而且我们相信谷歌无人驾驶技术依然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谷歌也是最早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无人驾驶产业来解决完全无人驾驶技术挑战的公司。谷歌为无人驾驶产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尽管有一些人离开了谷歌,然而这个公司的真正的核心大牛很少流失。

约翰•克拉夫茨克曾经是福特的产品研发负责人,又以现代北美区CEO的身份带领现代汽车在美国取得巨大的成功。

约翰•克拉夫茨克将带领谷歌无人驾驶进行商业化的探索。老实说,谷歌有希望在汽车产业链条上复制安卓操作系统的成功。因为谷歌在AI领域有着传统汽车企业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权力榜”

第三名:王劲 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

百度无人驾驶技术代表了中国无人驾驶产业的最高水平,他将与谷歌在无人驾驶操作系统领域展开激烈地竞争。王劲曾是百度技术委员主席,目前已辞去百度所有的内部管理职务,all in无人驾驶。王劲一手搭建了百度无人驾驶的研发和运营体系。

相对于谷歌,百度有更大的机会成为无人驾驶操作系统的供应商。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其次,百度有近水楼台之利,可与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展开深入合作。而谷歌的美国同行们比如福特、通用等大型车企更倾向于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操作系统。

王劲已带领百度的无人驾驶团队搭建了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包括GPU、lidar、车企和政府等成体系的合作生态。百度宣布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在2018年将会小规模生产和测试,2021年将会进行大规模量产。

另外,除依托“百度大脑”之外,王劲还挖来了密苏里大学终身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Tony Han,北汽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邬学斌等业界大牛加盟百度无人驾驶团队。

以王劲为代表的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团队将帮助中国人参与争夺全球无人驾驶产业的战略制高点,目前看来机会很大。

第四名:特拉维斯•卡兰尼克Uber CEO

Uber是世界最大的共享出行公司,是无人驾驶最大的需求方,因为无人驾驶能偶解决这家出行公司的司机问题。

另外,因为Uber有大量的出行数据,有理由被认为有利于其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

卡兰尼克在无人驾驶领域动作频频,一方面大肆挖角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人才,同时斥资6.8亿美元收购了由谷歌无人驾驶谷歌出来创办的创业公司OTTO。

Uber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匹兹堡市上路,用户们通过Uber的软件就可叫到Uber无人驾驶汽车。

Lyft,滴滴出行,GrabTAXI均要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但和Uber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第五名:鲍勃•曼斯费尔德 苹果汽车项目负责人

说到无人驾驶产业,苹果一定不能被忽视。因为苹果是所有参与无人驾驶竞争的企业当中,唯一具备硬件研发,车载OS系统软件,无人驾驶系统,动力电池,基于AI的siri助手,AR和VR等一条龙技术的公司。

然而苹果最大的优势不是技术,而是产品。这家公司总是能够打造出令人惊叫的产品,通过产品改变世界。

鲍勃•曼斯费尔德是苹果公司说一不二的人物,在乔布斯时代即是负责苹果公司的硬件系统的高级副总裁。退休后被库克重新聘请出山,负责苹果汽车项目。曼斯费尔德目前已把重心放到无人驾驶系统的研发,并裁撤了工程制造人员。因为具备完全无人驾驶能力车辆的设计方向和方式将与传统汽车完全不一样,工程上的差距更大。

在鲍勃•曼斯费尔德的带领下,苹果推出的第一辆汽车将会是具备完全无人驾驶能力的车辆。

第六名:杰里•布朗 美国加州州长

加州已经成为全球事实上的无人驾驶产业中心,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做无人驾驶,必在加州设立研发中心,包括中国的百度,日本的丰田、本田,德国的大众、博世等公司。硅谷聚集了大量的无人驾驶人才。

加州在无人驾驶的法规上也是最为激进的,它是美国第二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州,也是第一个允许没有备份司机的无人驾驶汽车上公共道路测试的州。

有志于进军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公司以取得加州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牌照为荣。

现年77岁的杰里•布朗是加州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州长之一,强悍而干练,他的开明和进取巩固了加州在全球无人驾驶产业版权中的核心地位。

加州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监管措施将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城市在这方面开展工作的风向标。

第七名:马克•菲尔兹 福特汽车CEO

在所有的传统汽车企业中,福特汽车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态度最为激进。今年8月份,福特汽车向全球公布了其无人驾驶计划,目标在2021年推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该车将没有方向盘和油门踏板,会率先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福特汽车是所有传统汽车企业中唯一一家直接一步到位研发L4级别无人驾驶技术的公司。

马克•菲尔兹在各个场合为福特无人驾驶汽车战略代言,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向福特这样,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将事关公司的生死存亡。

福特公司足可以作为传统汽车公司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奋斗的代表。

第八名:奥巴马 美国总统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奥巴马旗帜鲜明地支持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在召开白宫前沿会议之前,曾亲自撰文鼓吹无人驾驶技术。这篇标题为《无人驾驶,没错,但同样安全》文章于2016年9月19日发表在《匹兹堡邮报》上,相信这篇文章将会被记入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

在奥巴马的督促下,美国交通部于2016年9月20日推出了第一份主权国家政府对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的监管办法——无人驾驶技术厂商的指导意见书。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权力榜”

第九名:阿姆农•沙书亚 Mobileye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TO

没有Mobileye就没有ADAS产业。

这家以色列的公司提供的产品包括:前碰撞预警(FCW)、前方车距监测与预警系统(HM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行人探测与防撞系统(PCW)与智能远光灯控制系统(IHC)等。

在它所在的细分市场里面,Mobileye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几乎所有的带有ADAS系统的高端车型均安装了他们生产的车载摄像头,当Mobileye参与竞标时,几乎没有失手。他们提供的车载摄像头的识别成功率高达99.99%。

阿姆农•沙书亚是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教授,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于1999年创立了Mobileye,出任首席技术官和董事长。是这家公司的灵魂人物。

Mobileye是从ADAS向完全自动驾驶演进路线的代表性公司。它的数据库里储存了几乎所有汽车品牌ADAS的验证数据,总里程数接近1000万公里。

第十名:马凯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

马凯是中国汽车产业在行政管理链条上的决策者。中国汽车产业如果说能够在新能源产业和无人驾驶产业中取得一些成绩,马凯的开明和进取将会被记上一笔。

第十一名:黄仁勋 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CEO

黄仁勋是硅谷传奇人物,他还在继续书写传奇的人生。

黄仁勋的英伟达所提供的GPU在计算性能上秒杀英特尔的CPU,相应速度比CPU快45倍。依托于GPU,黄仁勋于今年9月在北京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智能电脑,这种电脑每秒钟可进行12万亿次计算。

英伟达将有极大的可能成为汽车界的英特尔。因为英伟达的努力,汽车很快将会变成一台移动的大型服务器。

黄仁勋也是一个“钢铁侠”式的人物,将深刻影响无人驾驶产业。

第十二名:吴恩达 百度首席科学家 百度大脑负责人

吴恩达是世界上AI和机器学习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谷歌大脑”之父,让代码界“天神”一样的人物、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夫·迪恩成为他的配角。吴恩达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包括《时代》杂志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个35岁以下世界上最顶尖的创新者,“斯隆奖”获得者。吴恩达曾是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吴恩达是世界上第一个让电脑认出猫的科学家,未来这项技术将应用了无人驾驶,让汽车认出小孩。

吴恩达领导着百度的人工智能团队,同时是“百度大脑”的负责人,他的研究工作将决定了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水平。

吴恩达的出色工作使得百度跻身《财富》杂志评出的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四家人工智能公司之一,其他三家分别是谷歌、facebook和微软。

第十三名:杰夫·迪恩 美国工程院院士 谷歌大脑负责人

杰夫·迪恩是谷歌最好的程序员,也是互联网界最好的程序员,谷歌的工程师以能够与他说话为荣。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杰夫·迪恩在2009年成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他同时也是“谷歌大脑”的联合创始人。

谷歌无人驾驶的表现的优异与否,杰夫·迪恩带领的人工智能团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他的团队成员还包括“深度学习之父”杰夫·辛顿,苹果、facebook人工智能团队的负责人均是辛顿的学生。杰夫·迪恩的AI团队里还包括DeepMind团队,“阿尔法狗”的发明者。

他面临着曾经的老搭档,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的竞争。

第十四名:JB•斯特劳贝尔 特斯拉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TO

JB是一名飞行员,他在14岁时就对汽车和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自己改装保时捷944成电动车,创造世界电动车赛车最快记录。在进入特斯拉之前,JB是一家航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CTO,在31岁成为特斯拉的CTO,发明了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奠定了特斯拉电动车的基础。

JB·斯特劳贝尔负责特斯拉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开发,和马斯克一样,JB是一个技术狂人。马斯克提出产品规划,斯特劳贝尔负责实施。

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权力榜”

第十五名:罗斯·萨拉赫丁诺夫 苹果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

在加入苹果之前,罗斯•萨拉赫丁诺夫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终身教授,是国际AI界的权威专家,“斯隆奖”得主。2006年,罗斯•萨拉赫丁诺夫和他的老师“深度学习之父”杰夫·辛顿共同撰写了一篇深度学习论文,开始确立了深度学习在AI领域的核心地位,快速推进AI技术的发展。

罗斯•萨拉赫丁诺夫已被指定为苹果AI部门的总监,同时还兼任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领域的副教授,这所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无人驾驶领域顶尖专家。

萨拉赫丁诺夫的工作将会给苹果汽车的无人驾驶系统带来巨大的帮助,将会持续影响这个行业的发展。

第十六名:吉尔•普拉特 丰田研究所(TRI)CEO

吉尔•普拉特在机器人和无人驾驶领域享有盛誉,在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负责机器人项目时,发起了“无人驾驶挑战赛”项目,比赛的场地在拉斯维加斯的沙漠里,早期很多的参赛车辆未能跑完全程,通过这个项目美国各地早期的无人驾驶团队才得以脱颖而出,一些优秀的团队得到了吉尔•普拉特的资助,资金来自于美国国防部。吉尔•普拉特孵化的最成功的项目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多足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

在加入美国国防部之前吉尔•普拉特是美国弗兰克欧林理工学院的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

2016年1月,接受丰田章男的邀请出任丰田研究所(TRI)的CEO,全面负责丰田汽车的无人驾驶汽车研发。丰田汽车在无人驾驶的技术路线为渐进时路线。我们始终认为最为地球上市值最高、盈利状况最好的丰田汽车,将会在无人驾驶领域非常巨大的作用。

对于吉尔•普拉特而言,汽车不过是轮式机器人,丰田汽车公司未来还将开放室内机器人来帮助人们进行室内运输工作。

第十七名:卡尔•艾格尼玛 MIT机器人移动小组主任,NuTonomy联合创始人兼CEO

NuTonomy与新加坡政府合作,投放了世界上第一辆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仅凭这一点,就将会被载入无人驾驶的历史。

MIT是机器人和无人驾驶领域的另外圣地,卡尔•艾格尼玛在MIT负责机器人移动小组,是核心研究科学家,同时是NuTonomy联合创始人和CEO。NuTonomy的市值已经高达10亿美金。

第十八名:李德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李德毅院士是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真正的先驱。中国最早的在公共环境进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几乎绝大多数试验均由李德毅院士所带的团队完成。李院士目前还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理事长,将会在中国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发展的政策制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十九名: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 Uber副总裁无人驾驶部门负责人

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是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摩托车的发明者,也曾是谷歌无人驾驶的项目的高级主管,无人驾驶卡车公司OTTO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这家公司以6.8亿美金被Uber收购。

莱万多夫斯基目前主管Uber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Uber的无人驾驶企业将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莱万多夫斯基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二十名:王坚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主席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主席是一个荣誉性的职务,然而王坚对阿里云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阿里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将重塑阿里巴巴,这家公司将会从一家电商公司转变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商。

此前上汽和阿里发布的所谓的“互联网汽车”有点言过其实。然而,我们认为阿里巴巴将会在无人驾驶系统上有所作为。在国内,也许只有阿里还能够挑战百度在无人驾驶的优势地位。

然而阿里巴巴和王坚要走的道路还非常漫长。王坚能够出现在这个名单,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国内的完全无人驾驶操作系统的研发是百度的独角戏。

榜单说明

除了上述公司之外,我们同样认为通用、大众、宝马、英特尔、华为、德尔福、博世、奔驰、高通、吉利、长安、北汽、乐视、蔚来汽车等公司将会在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然而目前这些公司的无人驾驶业务线还没有出现标志性的领军人物。

在做这份榜单的时候,我们认为无人驾驶产业的高速发展与人工智能发展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的高速发展,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无论是通过ADAS渐进式的方式演进,还是选择一步到位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而且,我们相信在这个产业里面,还有很多的精英在做着有价值的工作,20人的榜单定会有遗珠之恨,会通过后续榜单迭代。


关键词: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