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人们对“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的警惕也开始蔓延。远到“会不会出现统治世界的超级智能”,近到“人工智能会抢走人类的工作”,这些问题被媒体、学者和科技公司反复讨论。
今年1月,苹果加入了人工智能联盟Partnership on AI,那是由亚马逊、Facebook、Google、IBM和微软五家公司在去年9月联合发起的,旨在努力减轻公众对于正在学习自主思考的机器的恐慌。基于这五个巨头的共识,这一行业联合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用于工程开发和科学研究的基本道德标准。
苹果人工智能高级专家、Siri联合创始人Tom Gruber代表苹果担任了这个联盟的理事
在昨天的TED演讲中,Tom Gruber提出:“每当机器变得更加智能,我们人类也变得更加聪明。”
“我站在这里,是想给你们分享一个新的视角。”Tom Gruber并没有在台上演示Siri能做些什么,而是以一个问题开场:“人工智能的目标是什么?”
有些人会认为,这个目标是让机器变智能,这样机器就可以自动处理我们不想做、或是不擅长做的事,或是在游戏里击败我们,比如被Alpha Go击败的李世乭。
关于超级智能的恐慌由此产生。
Space X、特斯拉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就认为:“人类需要与机器结合,成为一种半机械人,来避免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淘汰的命运。”在马斯克看来:“未来的生物智能将会和数字智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对于人类实现自身的半机器化有所帮助。
但是Tom Gruber却认为,人工智能是为了用机器的智能增强人类能力而存在的。与其说人工智能要与人类竞争,不如说是要与人类合作,机器和人类是在同一个团队中,各自做着自己最擅长的事。
与其担忧机器到底能变得多聪明,不如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机器,能够让人变得多聪明?
对于Tom Gruber的盲人朋友Daniel来说,智能助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让一个视力障碍的人仍然能够保持自己对社交的热情,Daniel用Siri来管理他所有的社交生活:邮件、短信、电话等等。
这还不是最有说服力的。同样是在显微镜下辨别癌细胞,人和机器的错误率各自都在百分之几,人在判断明显不是癌症细胞的时候效率比较高,但是机器在筛选比较细微的癌症细胞时比人更强,同时它能一次性处理大量的数据——所以当两者的能力结合,辨别癌细胞的错误率会十倍的降低。
另一个将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结合起来的例子是记忆。
人类擅长讲故事,却无法记住所有的细节。那如果把记忆交给电脑呢?在电脑的帮助下,我们将有能力记下我们所见过的每个人、吃过的每一餐饭以及所有当时的感觉。而人才是能够调用记忆、做出反应的角色。当然,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记忆不用被保存下来。
它还将影响数百万受到阿兹海默症困扰的人,机器增强记忆带来的差别就不仅仅是能不能记住同事的生日和喜好,而是你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还是拥有尊严、体面地与世界相互连接的生活。
“我们正处于一场文艺复兴的浪潮中间,就在数年之内,我们将拥有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那些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他说,“我说不出这将在何时发生或者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但我认为这必将发生。”
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运用那些技术,我们可以选择让人工智能和人类竞争,也可以选择让人工智能和人类合作,让机器帮人类做我们想做的事——甚至做得更好。
而那些技术的进步,并不会是某一个智能助理的进化,而是会分发到全世界的智能助理。TomGruber对这样的未来持有超级乐观的态度,他的核心观点就是:与其说人工智能会削弱人类,不如说,超级智能会赋予人类超人的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