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汽车的绿色发展如今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主流的开发方向。自上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直至今日也没有完全恢复。并且,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趋减少,新能源动力的开发成为了各大车企最炙手可热的开发项目。
汽车产业一直以来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4月国内汽车产销情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4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7306辆和34361辆,同比分别增长19%、7.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97辆和28570辆,同比增长26.1%和19.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7108辆,同比下降3.9%,销量5791辆,同比增长26.8%。
相比较与过去庞大的燃油车市场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提升还远远不够。要知道在中国巨大的市场推动力和需求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供不应求,并在随着市场不断升温,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突破性进展,产量和销量分布同比增长384%和343%。其中乘用车车型产量和销量分别占全年的54%和63%。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个人消费领域已经打开了市场。
因此可以看出,尽管当前中国占据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区域市场,它的出口占比概率上相对比较小,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从全球来看,整体电动汽车市场并不大;另一方面,欧洲、美国和日本等极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对车辆安全、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相比而言,国内汽车品牌在此方面还要多加努力。在内销方面,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让国内消费者顾虑重重。
不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多么巨大,在发展初期还需克服一些问题,比如,产品设计的不成熟(电池性能和电池管理)、使用安全的疑问(充电安全、产品安全和人员安全)、车用动力电池综合性能不强等问题,如何达到相关标准认证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等等诸多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想要追赶世界汽车产业可谓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国不仅没有放弃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培育,还大力支持通过对新能源发放专用车牌布局,国内已经很多个地区对新能源进行补贴政策,在对未来新能源能够全面通用补贴,这样不仅能真正的对新能源形成政策利好,同是也是最大幅度避免骗补,更加有效的推广新能源汽车,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真正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