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国产机器人助力中国全球出口激增

金融时报       2025-09-17

中国工厂每年安装约280,00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总数的一半

图片来源:Lintao Zhang/Getty

中国本土机器人制造商正推动一波低成本自动化浪潮,帮助当地工厂以更低价格生产更多产品,使中国得以增加出口份额,即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不例外。

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其他政府举措推动了国内机器人制造的建设,并为制造业注入了投资和信贷。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数据显示,中国工厂每年安装约28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使中国的机器人-工人密度超过德国,逼近领先的韩国。

中国研究公司MIR Databank的数据显示,这些机器人中约有一半是由成都CRP机器人科技等国内集团制造的。他们通过以低于全球竞争对手的价格赢得了本土客户。

CRP 机器人在成都双盛新能源汽车工厂焊接零件

成都CRP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李良军(Li Liangjun)表示:“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奥迪A8。我们的产品功能和稳定性足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该公司生产的焊接机器人售价仅为日本竞争对手安川电机、发那科以及ABB、库卡等同类型产品的60%左右。

经济学家认为,激进的自动化或许有助于解释中国为何能够摆脱随着工资上涨而失去低端制造业的典型发展轨迹。

哈佛大学增长实验室整理的贸易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在一系列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全球出口份额有所增长。

在这四年期间,中国在扫帚、拖把和笔等小件制成品领域的全球出口份额上升了9个百分点,达到52.3%。家具出口市场份额增长了约1.5个百分点,而中国玩具出口占全球的比例从54.3%上升至56.9%。

中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增加了其全球市场份额

根据中印两国政府的统计数据,中国东莞工厂工人的平均月薪为5200元人民币(约合729美元),而印度工人的月薪可能仅为17100卢比(约合194美元)。

Capital Economics的中国经济学家Leah Fahy表示,“这十分引人注目。从历史上看,随着国家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它们会逐渐停止生产这些商品。”

在四川省的一家工厂可以看到这种趋势,成都CRP的焊接机器人正在将钢件焊接在一起,形成三轮电动车的底盘

这家小型工厂的所有者双盛新能源汽车的副经理宋玲(Song Ling)表示:“每台机器人都能使我们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一半,效率提高。除了自动化,我们别无选择。”

过去三年,双盛已将约一半的生产线自动化,在测试了几家日本集团的机器人后,选择购买了几十台国产机器人。该工厂现在向东南亚以及非洲和美国运送越来越多价值6000元人民币的货运三轮车和嘟嘟车。

CRP的首席代表李良军表示,当地工厂正在购买他生产的更实惠的中国机器人,用于制造各种低端产品,包括三轮车、家具、健身器材和自行车。他补充说,“过去,中国依靠13亿人口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赢得了制造业强国的地位。现在,中国正在用机器人劳动力而不是人类劳动力来维持其劳动力优势。”

在双盛,数十台CRP机器人开始取代那些月薪要求高达1.5万元人民币的焊工。政府希望许多蓝领工人能够提升技能,成为不断扩大的“紫领”劳动力——机器人技术人员。

龙凯(Longkai)纺织购置了多台大型印花绣花机,以替代工人,提高生产力 © FT

然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整体就业人数正在下降。中国政府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3年,12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大型企业就业人数下降了约26.5%。

机器人制造商Topstar副总裁蒋向前(Jiang Xiangqian)表示,机器人最终将取代所有工厂工人。

在南方纺织重镇柯桥,绍兴龙凯纺织的所有者叶先生购买了几台大型印花和刺绣机器来替代工人并提高生产效率。叶先生表示,国产设备帮助他的工厂实现产量翻倍,同时提高了利润率。“在印度,他们仍然手工刺绣,”他说。“而我们使用的是机器。”


关键词:低成本自动化;劳动力优势;出口份额;机器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