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中国鞋服物流创新发展联盟、中国物流产品网共同主办的“CALTS2017第九届中国鞋服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鞋服物流经理人互动场”在杭州隆重召开。大会以“为时尚而改变,为商业而进化”为主题,旨在提供一个“百家思想”式的鞋服供应链与物流领域的智慧分享平台,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分享新思维、新观点,推动鞋服供应链与物流在新的商业环境下快速提升与转型。此次大会共汇聚了20多位业内专家的精彩主题演讲,内容涉及鞋服行业供应链与物流的各个方面。
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Geek+)业务总监靳忠祥先生
鞋服物流难点与痛点
1.挑战一:全年季节性波动。
这种波动用两个图表表示——发货量的波动&品类SKU的变化。
首先看发货量的波动,一个服装企业做门店或者电商,一定有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款式,随着季节的变更,量有波峰波谷呈现,有些公司可能是四个季节或者六个季节,在新品铺货、或者电商促销时会产生很大的峰值,这种波动要求整个物流解决方案、整个物流系统能够适配峰值和谷值的特点,要求人员配置、系统、设备,都能够兼容场景的变化,同样一个仓库/物流中心,发货量可能是日均八千,高峰值达到一二十万,这种变化下,怎么样通过物流系统灵活应是服装行业很大的挑战。
其次是品类的变化,比如说快时尚,夏天卖夏装凉鞋,冬天卖羽绒服靴鞋,仓库里面夏天存放凉鞋冬天存放羽绒服,对于库存需要灵活调整,包括发货量的变更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
2.挑战二:多仓联动 快进快出
服装的配送网络体系一定是一个多级结构,单仓发全国一定会带来时效上的问题,现在的服装行业加上电商的影响,一定需要快速响应。如何优化从总仓分仓到门店的整个网络体系中的库存是值得探讨的,从成本角度上讲,把库存放在一个点上是最优的;但是从时效讲,又需要快速配送到每个门店去,所以如何从总仓到分仓以及快速进行货物响应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下面的图是一个配送网络体系,如何实现仓库快进快出能力,也对服装行业提出了挑战,以前仓库履行的是仓储拣货和收发存等基础功能,现在则要考虑快进快出、交叉理货来应对行业需求和变化,所以说网络体系的多仓联动和快进快出是一个新的点,大家需要一起探讨和考虑。
3.挑战三:多渠道、多场景兼容
现在的渠道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从工厂总仓到门店,一定会有电商、有零售、有手机端、有各种各样的app客户端,所以对多渠道多场景的兼容要求越来越高。
电商渠道和门店渠道,电商和门店到底怎么做,可以放在不同仓库里面做,需要配置两套人马,两个管理体系,两个系统,这样会有一些资金上的冗余,有效率的问题,需要对仓库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需要形成新的解决方案,下面的图就是典型的订单特点的图,电商订单特色,每个订单1.3行,非常小,非常碎片化,门店的补货订单可能是一个订单十几行到二十几行,门店的铺货订单,可能需要五十行到一百行的规模,这么多订单特性需要在一个仓里面适配发展。
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因为仓库的货品不仅需要很快配送到门店,还要很快推到客户端,同时一旦有退货过季返还,需要门店处理过季品,而且是集中退货,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海量的SKU,这是一个更大的新挑战。
铺货补货和拆零,仓库既要整箱拣选,还要做拆零,整箱作业一定和拆零是有所差异的,如何兼容是需要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新品和过季品的跨季管理,仓库如何兼容新品和过季品,实现退货品的二次整理再发货,怎么样既做仓储又做拣选,这又是一个新课题。
季节变化和库存整理及库位释放,一旦季节变化,仓库里存放的服装品类也需要实施更换,需要尽快把库存商品释放出来,怎么样实现快速的整理形成新的货位,为新季节的商品服务,这就产生了一个快速理货释放黄金货位的需求,基于这个特点,多场景多渠道,我们需要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应对服装行业特殊的要求以及这种困难和瓶颈。
鞋服物流应对策略
1.方案快速简单,实施快速部署
现在行业发展非常快,因此时效和反应速度至关重要,项目从实施到交付不能太拖延,一旦拖延,整个电商包括渠道上的变化趋势无法适配,因此快速部署是很重要的点。
2.灵活、柔性、模块化拓展
方案需要可以随需而变,面对今天八千单,明天十万单的拣选,怎么样快速提升系统能力?因此需要系统可以模块化,就像增添人手,增加设备一样,模块化才能实现快速的路径拓展。
3.拣选和存储(库存)整体考虑
服装企业既要考虑新品的大量库存备货,又要考虑过季品的再存储,所以存储一定要考虑,同时由于门店的时效和电商的要求,拣选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关注点,因此存储和拣选都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要一并考虑。
4.动态优化,随需而变
需要改变模式的时候,可以根据业务形态随时切换流程模块,同时设备要有弹性,能够放冬装,能够放夏装,来适配业务的发展,随需而变,动态调整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鞋服物流案例介绍
下面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怎么样既体现多渠道的订单,又保持柔性,适配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1.整体方案及特点
这是Geek+在日本的一个案例,在日本东京的千叶县,特点和中国的特点非常类似,整体方案图如下。
项目为三层楼库,左侧是仓储系统和垂直提升系统,可以通过电梯或者通过输送线把商品补到各个楼层,二楼和三楼做订单履行和一体的方案,通过一些柔性系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方案。
上图是二楼整体的布局图,非常的模块化,两侧是拣货工位,整个区域面积为8000平方米,拣选人员在左侧和右侧工位上进行作业,只有机器人不断的把商品和对应的货架送到两侧工位上进行拣货作业。
机器人有两种货架,右侧是托盘机器人,做整箱的订单履行,如果门店里面需要铺货,机器人就可以做整箱拣选作业;右侧是拆零货架,电商渠道可以通过这种形式的机器人和货架送到右侧工位上进行电商平台的拣货作业。
这个方案可以兼容门店和电商,也可以通过改变货架形式适配不同的箱子,形成柔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整个货架的层板可以调整,冬天可以把货架拉高存放羽绒服,夏天可以缩短存放T恤。如果一个门店需要一百件或者105件,一个整箱是一百件,过来一个整箱托盘再加五个零散的进行配置。电商在这个区域里面进行操作,人员根据工位进行柔性切换,如早上上架作业,中午拣货,下午盘点,实现一个工人多工种作业。
实现业务适配。门店的工位和电商工位可以切换,如果电商的量很大,可以全部去做电商,峰值过去以后再切换成门店,整个工位的柔性在这里有所体现。
2.客户背景及方案制定
概况:该客户为典型的服装企业,全国门店有6000~8000家,有RDC有DC和Store三级网络配送体系;
需求:客户希望把电商和门店作业整合在一起,同时客户希望仓里面不仅要做仓储和拣货,还要做退货调拨处理,订单合单工作。客户要求要节省面积,以前仓库可以存四十万件,现在需要存八十万件。
关键诉求:提高存储能力和面积利用率;减少作业人员
3.Geek+解决方案关键点
多场景物流能力分析。Geek+作为科技型公司,首先是要做深度的数据挖掘,实现业务的深度研究来适配整个解决方案。下图是功能模块的梳理,有春季、秋季还有电商高峰,包括有门店铺货、门店补货,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不同的功能上面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说春季周末可能是一个门店铺货的高峰,但是电商是一个均值;但是交叉理货又是一个峰值,我们把所有的数据叠加在一起评估方案,分析各个供应商的流量需求,决定整个配置和方案设计。
同时我们看订单特性,包括门店特性、电商特性、补货订单的特性,把订单特性整合在一起,来定义整个策略和流程,通过多场景物流能力分析,把数据挖掘到位,来实现季节性的考虑,做整个设计基准,有了这样的数据能力的分析,就可以保证我有任何的遗留项来适配整个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全流程、流量能力构建,整个仓里面要实现入库上架,整箱拣选/拆零拣选,QC质检,把这些流程放在一起,建立一个流程流量图,基于数据分析,基于流程图构建出整个解决方案。
退货,以前客户是集中退货,现在实现了全年无忧的实时退货,无论什么时间和季节,只要想退货就可以退,我们可以快速入库按规则理货,什么时间什么门店的退货都可以处理,处理完以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品牌,根据需要到相应货位进行整理,按照品牌、按照门店拆分业务,实现和货架的关联。方案中拣货和打包是一个典型场景不详细阐述。
路由分工,客户希望仓里面快速调拨,快进快出,并做交叉理货的功能,黄色对应一条路径,绿色是其他的门店路径,在里面是无序的,而且是随机排列的,我们进行这种规则,将货物进行重新重组,某种颜色类货物整理好后,卡车一旦到达可以实现快速发货,动态理货不需要人工介入,保证效率的提升。
4.方案特色汇总
Geek+方案从布局来看非常模块化、单元化,但是后面的逻辑非常复杂,因为要实现多个流程和业务场景。具体特色包括:
按规则合单/路由分配;
制定规则重组货架系列;
忙时作业,闲时优化;
多季节商品共同管理;
计划作业,优先调整;
存储区整箱补货至拣选区;
实时优化货位,消除尾箱;
跨季节配发,释放黄金货位。
机器人拣选系统的价值与优势
1.存储能力提升
和普通货架对比,机器人方案不需要主通道的,同时货架是2.4米,可以增加高度。对比阁板货架提升了35%的存储能力。
2.人员节省
订单量越大,机器人对人节省的效果会越明显,订单量规模效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日订单能力工作班次人员节省节省VS投资
20,00026032%
28,00029038%
40,000212544%
53,000220050%
3.柔性切换、多流程/品规兼容
货架可以根据SKU动态调整适配不同的业务场景,工位每天都在不停波动,每个工位都可以实现拣货上架盘点。机器人可以柔性增减工位和业务上的不同需求,通过增减机器人实现波峰波谷切换,实现多流程/多品牌的兼容。
(图片来源:极智嘉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