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家用社交服务机器人(包括Jibo、Kuri等等)即将大量涌现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有趣的生活而更加高兴。然而光鲜亮丽的机器人服务团也有着难以否认的缺陷——清一色的黑白相间圆形外壳和闪闪发亮的冰冷塑料材质尽管自有其合理之处,但却牺牲了机器人自身的独特性和用户视觉、触觉上的个性化体验。
Guy Hoffman以其颇具魅力的机器人设计方案而闻名,他正与康奈尔大学实验室以及Google ZOO的APAC设计团队合作开发一款全新的社交机器人——Blossom。它由羊毛、木材等材料手工打造,因此每一台都是这个世界之上独一无二的。
Blossom并非第一台与人互动的软体机器人,也不是第一台着重于触觉体验的机器人。过去的Keepon、 Tofu and Mochi和Romibo都故意避免使用硬塑料而采用湿软蓬松的材料来装点外壳。但是,Blossom将是第一台内外都采用软材质的机器人,这使它拥有了残缺的个性和有机的生命之美。
假如你个手残党既不会编织也不会木工,那么估计你的Blossom颜值堪忧,因为它们的外形大多得靠你DIY。不像3D打印这种适合绝大部分DIY机器人爱好者的通用先进技术,Blossom需要一颗更加细致的心和灵巧的手,向传统的手工艺致敬。Hoffman解释道:“当我们扪心自问:如何才能使科技用于整个家庭的构建?我们应当想到针织、缝纫乃至木工——那些过去谋生的手艺已变成情感的寄托。”
Blossom的美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近来家庭服务机器人统一科技化趋势的一种回应。金属和塑料似乎已经成为机器人标配的现在,设计者们正尝试颠覆这一观点。对于手机和电脑而言,光滑无瑕的工业设计自然不错,但是家用机器人需要拥有家庭的温度感——这种不完美才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要点,而过去的电子工业设计者们却从未考虑,因此Blossom的出现,是机器人设计领域的一大突破。
Blossom的设计理念?
Guy Hoffman:近年来重复的的设计已经使用户产生了疲倦感:闪光塑料外壳、黑色金属底座、玻璃屏幕和圆形边缘线条……仿佛一个微型的宇航员,使人产生疏离感。Blossom则几乎抛弃了上述所有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工业设计在人类生活中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反而开始崇拜起传统的手工艺。从原酿啤酒到手工刺绣,飞速变化的社会对沉淀下来的低效手工设计反而有了新角度的欣赏,这种返璞归真的理念贯穿在Blossom的设计之中。
Blossom美学的独特之处?
Guy Hoffman:Blossom由柔软的手工材料组成,既不尖锐也不光滑,其形状甚至很难定义,除了随着移动产生的布料褶皱和实用造成的木材磨损。木材、棉布、毛线……这些天然材料使它看起来更像人类制造的娃娃或者货真价实的宠物。当你与它共处之时,能够抚摸到有机的纹理,嗅到天然的毛发和木料香气。
有一回我试图把一枚贝壳编到Blossom上,这立马引起了同事的注意。她说她也喜欢编织,于是从我手里接过钩子和毛线并很快完成了这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便是它的又一独特之处: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参与到机器人的设计和改造之中。
这使得家庭和个人机器人更加个性鲜明。你甚至可以为心爱的人亲手缝制一个机器人,就像曾经你编过得手套和毛巾一样,并将它传给子孙后代。在这个意义上,Blossom似乎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完成了社交机器人的终极使命:“使人们团结到一起。”
Blossom为何没有脸?
Guy Hoffman:我个人并不是机器人脸的忠实粉丝,特别是机器人眼睛。眼睛是心灵之窗,它是大脑中复杂情感的流露通道。人会不自觉地根据对方的眼睛做出来自原始的本能的判断,然而目前的机器人显然无法拥有一双摄人心魄的眼睛,更无法与人类进行眼神交流,因此一双假眼睛在我看来是不合时宜的,它们会带来欺骗感。
“没有眼睛/脸的Blossom!”是我目前为止最经常听见的评论,我对此并不反感,反而觉得它更加适合作为人们的宠物存在。事实上,假如你真的需要眼睛的话,缝两粒纽扣或者珠子便能使眼睛栩栩如生!这正是手工机器人的伟大之处:一切都在于你的想象!
Blossom动起来非常灵活,您能描述一下运行的原理吗?
Guy Hoffman:在最初的几个原型中,Blossom的内部是通过连接到伺服电机的刚性连杆的标准做法来设计的,这意味着一个坚硬的躯体。但是我们认为内外需要一致才符合柔软的理念。我们的实验室就在Rob Shepherd的有机机器人实验室旁边,因此后来的方案受到了软体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很大影响。
我的学生Michael Suguitan和Greg Holman最终取得了突破,他们发现了软体组件和手工/可定制机制之间的微妙平衡点。软体组件使得机器人具有身体依从性,必须以不完美的类生物的方式移动,并且这种表现在坚硬的组件下绝对不可能完成。十几年来,社交服务机器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用僵硬的躯体表现灵活的姿态。Blossom通过在机器人内部驱动上装置大量柔软材料和机械结构上的改良实现了这一目标。
“Blossom”由康奈尔的Hoffman实验室与Google ZOO的APAC设计团队合作开发,其团队负责人Miguel deAndrés-Clavera向我们分享了Blossom近期的更多计划细节。
为什么Google会与康奈尔合作开发这样一种新型社交机器人呢?
Miguel:Blossom的理念是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创造自己社交机器人的机会平台。现在显然还在非常初步的阶段,但我们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康奈尔的实验室合作探索这项既有意义又有创意的机器学习应用。它们的实验室站在人机互动的前言,在机器人技术方面有许多建树,他们对机器人工程的热情令人动容。
Blossom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实现其独有功能?
Miguel:机器学习能够以许多不同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我们已经在许多产品之中实现了它的应用,并通过云机器学习API和TensorFlow为开发者、研究人员和机器人公司提供AI开源机器学习框架。我们认为社交型机器人将对教育乃至医疗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我们目前已经开展了一个利用Blossom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社交伙伴的项目。我们具体探讨了如何通过让它在一起观看视频时表现出同情心,并且引导患者走向社会。目前为止进展喜人,我们希望在将来在学校和家庭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份工作
Blossom的第一份工作是“观影伴侣”。Hoffman说,它将和观众一起观看网络视频,并且根据内容进行肢体反应。“为娱乐带来一个画面以外的新的现实维度,以及不同于食品本身的观众的观点。”
但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大量研究表明,种族和性别等差异使得人们收看的视频差异巨大。Blossom会想宠物一样和主人互动,同时也会对用户的观影、听歌喜好录入系统。当然,与机器人分享自己的观影体验能够记录下自己的独特想法,同时也将使机器人与主人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Blossom对不同视频做出不同反应的行为方式得益于一种特殊的标题文件,它必须手动编码。TensorFlow最终将使其能够自动识别看到或者听到的情绪表达,除了视频之外,这对于自闭症患者意义更加重大。当然,目前它仍在测试阶段,能否奏效还需看将来进展。
想象以下,假如你在观影时发出了更加深刻的评论,或者透露出了额外的情感,都能被记录下来,那么你的心理问题也将很快被解决。
事实上,今后无论Blossom将用于何方,设计团队都希望它都能够使人们重新认识机器人,“假如机器人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那么关于它的美学需要更加包容和多元。”幸运的是,基于用户DIY的Blossom十分易于亲近,Haffman谈到:“我很好奇,在走进千家万户之后,人们手中的Blossom都会是何等模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