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一个网站在SurveyMonkey(问卷调查软件)上进行了多项调查,来测试美国民众对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机器换人”的看法,有趣的是,虽然许多美国人正在学习新技能武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竞争力,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认为机器人对自己不构成威胁。
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机器人技术对他们现有的工作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些影响微不足道,根本谈不上威胁。无论如何,目前已经有77%的人开始通过某些形式的专业培训提升自我——其中参加讲座和研讨会的有50%,完成在线课程的有36%,获取“micro-credential”或 “digital badge”(类似于中国考证)的占7%。
调研人员埃里·平克斯:谈及机器人技术对工作岗位的潜在威胁时,人们一致认为教育行业是最“安全”的行业,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点。
以上的数字来自于3350名工作年龄的成年人,其中包括631个年龄在18—34岁的80后和90后。调查时间是8月7—9日,调查人群由SurveyMonkey随机挑选,结合了年龄、种族、性别、地域人口分布等数据的加权计算,误差模型只有正负3个百分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全美民意的缩影。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虽然大多数工人表达了对机器人的担忧,但是只有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受到了严重威胁。要知道,这一次“机器换人”不是几百年前的工业革命,从蓝领到白领,人工智能(AI)注定要对整个社会结构带来深刻的影响。“工人再培训或许是防止社会出现大规模失业现象的一种方法,但是这是不够的。”高级技术专业人才中介机构10x Management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里雄·布隆伯格表示,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让民众正视机自动化将带来的影响。
比起年轻人,年龄较大的受访者对新技术表现出了更大的担心。在18—34年龄段的受访者中,47%的人认为机器人对自己没有威胁,同时只有22%的人表示机器人技术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点”影响或有“很大”影响,而在34—64年龄段,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9%,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的,“没有威胁”的比例降低到了34%。和年轻人不同,年纪较大的受访者也对教育显示出了强烈的关注。
数据显示,高中学历以下的受访者在3年内没有取得任何职业发展的比例是37%,本科学历是8%,研究生学历则只有5%。虽然年纪较大的受访者更关心技能专业培训,但年轻一代的教育方式更多元,28%的人选择去相关院校学习学位课程,42%则已经完成了在线课程,这些比例都远高于年龄较大的人群。
对此,Cooley的技术培训咨询师迈克·戈尔茨坦表示,机器人技能培训等其他工人再教育服务都将迎来爆发期,虽然调查显示只有7%的工人正在考取相关资质证书,但是真正坚持到底的人通常只有一小部分。除了调查中涉及的几种教育方式,出现于19世纪的函授也是一种低成本的选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在线课程将成为最高效、受众最广泛的教育方式。
“需求是肯定存在的,每当技术对工作造成影响,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觉得需要接受再教育,”戈尔茨坦说,“但问题是,教育服务机构该如何满足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不是说简单打个广告,告诉工人们‘这个机构可以提供技术培训’,而是教育机构如何掌握资源的可用性,培养出真正适合这个时代的人才,这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弱点所在。”
如今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对工人持有相关技能证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断接受再教育也有利于工人工作的稳定性,有利于社会就业率的维持和提升。调查数据显示,尽管“临时工”在国外正变得越来越热门,但是还是有78%的受访者表示更喜欢有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18—34年龄段的年轻人中,有22%的受访者表示喜欢自由工作,18%的35—64年龄段的受访者也投票赞同了这一选择,虽然两者有4个百分点的差值,但是这也表示在工作稳定性方面,人们的偏好基本和年龄无关。
调研人员平克斯总结了调查结果,指出:“虽然我们通常认为年轻一代更不稳定、更不可预测,但他们和上一辈的人还是存在诸多相似点的。现在的生活节奏经不起停留,二三十年前,他们的父母还在享受成长的酸甜苦辣,而如今这一代80后、90后却已经不得不背起了生活的重担,他们需要偿还大学贷款(美国大学生学费都是自己贷款缴纳的)、买房、成家立业,面对越来越少的工作机会,他们需要在任何领域抓住工作机会。”
他们跟所有人一样,都面临机器人技术带来的挤压式前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