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两强——日立和通用电气共同组建了专用的“肌肉机器人”,用于帮助清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机器人领域的不断创新使得人类在危险的清理作业中不必害怕丢失性命。
为攻坚而设
核灾过后收拾残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清理一个核反应堆已经够困难的了,那么对于六年前遭受了三次核心区域崩溃的福岛核电站来说,似乎更加不可能。然而,这次日本的日立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却以联合起来找到了方法。
两家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新的高效机器人来处理残留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燃料碎片。这些被称为“肌肉机器人”的专用机器总共有五种,都配有像人体肌肉一样进行工作的液压弹簧。
液压系统是必备的,因为电子设备不能承受这些反应器内部的环境。“这些机器人和传统机器人的设计概念完全不同。” 日立通用核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黑泽一郎介绍道。
它们目前正在广岛工程服务公司Chugai Technos的工厂进行测试。“肌肉机器人”将在福岛第一反应堆的主要安全壳(PCV)真实大小的复制品中运行。目标是让其在2021年之前做好实际的碎片清除准备。
无人之境
2011年3月,在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打击之下,福岛第一核电站遭遇灾难性的损毁,含有高放射性的钚、铀等固体核燃料废物泄露。
人工清除这些肥料根本不可行。不仅因为其巨大的重量,估计总共有800吨,更因为核原料的辐射强度足以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杀死一个健康人。
唯一选择便是求诸机器的帮助,为此,好几家公司都在致力于研发机器人版本的核废料清洁工。
东芝研发了一款外形如蝎子的水下机器人,它的尾部装有相机,以评估福岛反应堆损坏的程度。还能寻找在灾难期间遗漏的的熔化燃料棒。另外还有一套机器人由东京电力公司采用,但是由于抗辐射能力的不同而被弃用。
黑泽表示,日立与通用合作的“肌肉机器人”能够在高度放射性环境中保持优秀的工作状态。但在其他地方,他们可能就不是那么厉害的帮手了。“当被问及机器人是否会用于其他核电站时,我一般告诉他们,可能性很低。”他说道。
福岛受损反应堆的清理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当中。整个过程可能需要30到40年,但是在这些“肌肉机器人”的创新技术帮助之下,时间会缩短,相信人们也能更快地走出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