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员工上下班拉三轮补贴家用,富士康待遇已经这么惨了吗?

       2017-09-15


“8点半上白班,早上5点40就起来了。”


“从宿舍到厂区5、6分钟一个人5块钱,拉一个小时。”


“自己的工资就那么一点,想多挣一点钱,补贴一点家里……”


李晓明,来自河南南阳,今年28岁,河南郑州富士康员工,兼三轮车司机。




iPhone8已彻底曝光,甚至第一批成品已于两日前打包装车,从郑州启程运往美国。而据Patently Apple 的最新报道,富士康拿下iPhone8 95% 的订单,但iPhone7s和iPhone7s Plus 的订单则被和硕与纬创分食。


显然,苹果与富士康这对亲密兄弟,走到了七年之痒的关键节点。苹果受困于销量下滑的压力,开始扩大供应商选项,以制衡富士康打压供应链的订单价格。否则,年出货量1500万块的Apple Watch3也不至于一块都不给富士康。


然而,作为苹果最大生产商的富士康,超过一半收入仰赖于苹果订单。在2016年,苹果迎来十五年首次出现的年度负增长之际,富士康也收获了上市25年来首次的营收下滑——年营收1363.8亿美元,同比下跌2.81%。




其实,富士康营收下滑的迹象,两年前就开始了。


“12年,13年,苹果4、苹果5销量非常好,订单就多了,人们吵着嚷着要加班,加下来一个月,最少也能拿3千多块到4千块钱,人员都达到了24、25万人。”李晓明说起郑州富士康最火热的岁月,似乎脸上都在放光。


但自2015年起,富士康就不再大规模招人。甚至郑州市政府为了不让富士康裁员,还提供了5868万的稳岗补贴。但“iPhone 的订单流失量非常多,2016年刚开年的时候,突然之间,天天下早班了。工资月月都是2千多、1千多,慢慢地,人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自离,辞职。”说到这里,李晓明的神色黯淡下来。




今天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员工宿舍已经空置一半,据知情人透露只剩下11万名员工。除了苹果订单缩水的影响,这跟国内人力成本上升,富士康大规模引进机器人也不无关系。


据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管理人员介绍,郑州工厂一条CNC(数控机床)生产线已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正式进入减少中国大陆地区工厂员工数量的第三阶段——只需少量员工即可完成生产、物流、测试、检验等工作。部分厂区甚至完全实现自动化,处于“熄灯状态”,只需对生产线进行很少的人为干预。




有分析人士认为,成就富士康的是廉价劳动力,没有廉价劳动力,富士康不会发展到今天。从沿海到内陆到东南亚,甚至再到美国,富士康的每一次转移都是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


郭台铭投资100亿美元去美国建厂,承诺美国员工年薪5.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合36.4万元,是中国员工年薪10倍),背后的事实,是威斯康星州当地政府,承诺给富士康30亿美元的补贴。高昂的人力成本,实则一串虚有其表的数字。有分析指出,至少25年内,威斯康星州无法收回此次财政刺激成本。




“人近富士康,生活奔小康。”


从富士康宿舍超市老板魏新涛怀念的,“2013年宿舍刚建成的时候,人流量大,做任何生意都能赚钱”,到富士康员工李晓明,靠在三轮上失落的,“利用晚上不加班的时间拉车,在宿舍楼下等一个小时,甚至都拉不到人。”


商人追逐利润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因此产生的一切起起落落,在富士康这座“苹果城”里,都深深影响着生活在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