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BATJ之后,小米于7月26日正式涉足智能音箱领域,发布首款AI音箱“小爱同学”。自亚马逊Echo发布以来,谷歌、微软、苹果等硅谷大佬纷纷入局,国内巨头扎堆跟进,然而与国内消费者市场的冷静观望相比,智能音箱的井喷式发布,未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一个小小的智能音箱,当真有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
其实,智能音箱只是一个小小的切口,历久弥精的大佬们,争的实则是一个几乎确定的将来,未来时代,AI必如水、电一般无处不在。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产业规模直指10万亿元,所涉及领域除了包括传统的制造、农业、物流、商务、医疗、能源、教育等产业,还包括人工智能延伸出的模式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等新兴领域,并提出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成为世界的人工智能中心。
而在此之前,BAT等科技巨头也相继发布了AI规划,如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相关应用亦加速面世。7月5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乘坐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北京的五环,这表明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已通过实际操作交付出来。而陆奇则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彻底喊响了“All in AI”的口号,并承诺构建一个综合了DuerOS、Apollo、百度大脑和百度智能云等智能技术的开放AI生态系统。
腾讯方面,腾讯旗下的云计算公司腾讯云近期在深圳举行腾讯云+未来峰会上,首度公布其AI战略,发布战略产品“智能云”,将在传统云计算的结构上,建立起新的服务层:AI即服务。7月21日,腾讯AI加速器正式启动加速器为项目提供AI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对接,包括芯片、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等供应链资源,以及项目垂直类行业例如医疗、交通、电商等行业资源。
而早在3月的杭州,阿里巴巴首届技术大会上,马云就宣布了NASA计划,主要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等核心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阿里巴巴未来10到20年的问题。并公布未来 20 年的愿景,构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服务全球 20 亿消费者,创造 1 亿就业机会,帮助 1000 万家企业盈利。就像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一样, 驱动人类科技和生活极大进步。看来马总嘴上说着讨厌人工智能,但身体还是很诚实。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整个社会。如今业界已经将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数字化相提并论,称其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器。
就像前不久陆奇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说的一样,“AI 代表了新一代的计算平台,代表了巨大的行业机遇,就像前三次工业革命一样,AI让人类进入全新的时代。AI 是百度的机会,也是中国历史性的机遇;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 ALL in AI ……”
这样的将来,大佬们都不愿错过,你愿意错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