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蓝海!农业机器人市场大开,“机器换人”让农民告别弯腰时代!

机器人家       2017-09-15

农业机器人正深入田间地头


轻点手机就能自动给农作物施肥浇水、操控无人机植保、用机器人采摘果蔬……如今,这些曾经在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场景正在一一变为现实。




近日,重庆市南川区正式引进了种田机器人,实现了栽秧、施肥、收割全流程的无人化。而无独有偶,新疆也正引入大量高科技的智慧农业设备将当地农业带入智能化新轨道。


显然,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智能化,农业机器人正在成为主角。而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还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促进传统农业快速转型。


事实上,国内农业领域“机器换人”风生水起。从瓜果蔬菜到粮油水产,从畜禽产品到茶叶行业,“机器换人”已覆盖种植、养殖两大业态。无论是畜牧自动化喂养系统,还是无人机统防统治系统,抑或畜禽全自动屠宰系统,现代农机正在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机器换人”农业大势所趋


近年来,传统大棚人工种植效率低,农产品质量不一等问题正在让传统农业陷入瓶颈,而如何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已成为传统农业转型的焦点。




农业机器人的问世,无疑是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结果,是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农业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劳动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而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新技术的应用中,农业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农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大量成熟企业和初创企业正在开发、测试,或发布能执行各种任务的农业机器人系统。农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物料管理、播种和森林管理、土壤管理、牧业管理和动物管理等。


事实上,由机器人技术带动的农业升级,正在为农民生活改善打开新空间。当前,农业机器人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市场空间想象力十足。预计到2021年,全球农业机器人的销售量将超过1.4万台,销售额将超过20亿美元。


产业前景可期 落地仍需努力


不过,虽然农业机器人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产业落地却不能一蹴而就。同工业机器人或者其他领域机器人相比,农业机器人工作环境多变,以非结构环境为主,工作任务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一般而言,农业机器人对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要远高于其他领域机器人。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机器人研究与开发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农业机器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目前我国已开发出的农业机器人有:耕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施肥机器人、喷药机器人、蔬菜嫁接机器人、收割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


我国农业机器人产业前景虽好,但发展与普及的道路并不平坦,据业界分析,我国农业机器人的普及道路上还存在诸多瓶颈。


比如,农业生产的特点要求农业机器人具有相当的智能和柔性生产能力以适应复杂的非结构环境,例如辨识和避障能力等,但当前我国农业机器人的智能程度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此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问题也使得农业机器人的使用效率低,间接增加了成本。这也成为当前制约农业机器人商业化和进一步研究应用的瓶颈。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研究投入的加大和技术的进步,农业机器人的价格、普及等问题将得到有效改善。而农业机器人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促进传统农业快速转型。


关键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