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皇家海军邀请20名分别来自BAE、劳斯莱斯、洛克希德-马丁以及英国国防部的最聪明,最有天赋的年轻科学家与工程师,来针对50年后的潜艇作战型态进行创意设想,目是设计出成本低廉又战力强大的未来潜艇。图为鹦鹉螺100未来概念潜艇,其外形与结合鲸鲨与鬼蝠魟特性,未来可在全球部署的水下补给点进行作战间隙休整。
通过这群16至36岁青年才俊的头脑风暴,外型既像鲸鲨又像鬼蝠魟的“鹦鹉螺100”潜艇概念因此诞生,并搭配“鳗鱼”水下无人载具(UUV)、可融性微型无人机,以及取代鱼雷的“飞鱼”无人机,组合成未来潜艇战强大阵容。图为鳗鱼水下无人载具,可放出大量微型无人机进行侦察及建立密集的水下通讯网络。
英国海军一向有引领舰船演变的传统,曾在18世纪率先于船身水线下包覆铜皮技术,以降低船底木材受损与海草海藻等生物附着情形,大大提升航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服役的“无畏号”战舰,更掀起军舰武器、动力与防护各个层面的革命。图为飞鱼无人机作战设想图。
主管英国海军舰队机器人项目的皮普金表示,地球表面有70%被海水覆盖,但海洋对于人类仍是十分神秘的地带,可预见未来50年各国在海上或海下的竞争会更加剧,英国海军必须衡量在未来的角色,保护英国在全球的利益。图为飞鱼无人机是鹦鹉螺100潜艇的主要武器,配备不同弹头可攻击水上水下目标。
皮普金说,英国海军是全球科技最先进的武力之一,这归功于他们总是能以不同想法挑战传统思维,如果这次以纪念全球首艘核潜艇“鹦鹉螺号”(SSN-571)下水100周年命名的创意头脑风暴,有10%的设想成为现实,那么英国海军将拥有未来潜艇战的巨大优势。图为可溶于海水中的微型无人机。
“鹦鹉螺100”潜艇的船体是以强力合金与亚克力材料通过3D打印制造,可承受水深1000米以上的压力,只需约20名船员就能操作。“鹦鹉螺100”拥有2款推进系统,1个是能以30节以上速度巡航的藻类生质燃料静音推进器,另1个则是在紧急时刻能高速冲刺的无叶风扇“隧道传动”(tunnel drive)系统。图为“鹦鹉螺100”潜艇外形特写。
包含各种武器、传感器的武器站整合在船身上方,可在船上以3D打印制作的诱饵弹,则可从传统鱼雷管发射。船身下方的舱室则可容纳人员、货物。图为“鹦鹉螺100”潜艇俯视外形。
从“鹦鹉螺100”武器站发射的“鳗鱼”UUV武器,可通过模拟鱼鳍摆动的“正弦曲线”,以接近零分贝噪音方式潜行数百英里,其主要任务是释出独立传感器组成通讯网,令每条“鳗鱼”及母船之间能够进行通讯。图为“鹦鹉螺100”潜艇全貌。
“鳗鱼”还配备各式以可溶于海水的聚合物制作的微型无人机,就像日常洗衣用的洗衣胶囊,通过大量释放,这些随时可通过从海水中汲取元素,以3D打印制作的微型无人机,可进行侦察、监控,甚至阻塞敌舰入水口的任务。图为“鹦鹉螺100”潜艇后部函道式推进尾喷口。
“鹦鹉螺100”还可发射“飞鱼”无人机,做为鱼雷的取代者,这些填装导弹、电磁脉冲或冲击波发射器的“飞鱼”,具备攻击水面舰、潜艇甚至陆地目标的能力。不断在海面上跃动的“飞鱼”,在拍浪的声响掩护下极难被探测,一旦被发现,也能通过电浆电池提供的动力窜入深水区躲避。
未来“鹦鹉螺100”潜艇可在全球各地设置的水下补给站进行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