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人工智能连放大招——来自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的机器人“阿特拉斯”展现了完美的后空翻动作;腾讯推出的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用0.5秒便写出千字文,一口气写了14篇稿,还可自动配图和剪辑视频。
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一日千里,将行业人才的薪酬推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当很多大学毕业生还在为10万元年薪欢呼时,炙手可热的AI专业应届生年薪已高达30万~50万元,干个三五年后很有可能涨至80万元。不过,这个价位主要针对的是研究生学历人才。
这是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下称“人才高交会”)上了解到的行情。在深圳举行的这场人才高交会上,岗位年薪超过30万元的比比皆是,然而AI岗位的薪水仍是突围而出,十分亮眼。
高薪并不意味着求职者蜂拥而至,当天前往现场应聘的AI人才寥寥无几。现场多位招聘人士说,应届生完全不需要大费周章来现场找工作,企业会早早通过导师或实验室找到他们;而对那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猎头也会主动上门联系。不过,随着开设AI课程或成立相关实验室的中国高校越来越多,人才难觅的窘境将有所缓解。
年薪甩出同龄人一大截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
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正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这也意味着发展AI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会上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门构成。
人工智能的火热在人才高交会上可见一斑。会上不少科技类的招聘企业均设置了AI岗位,或是扩充AI人才储备,或是希冀找到一位领头人搭建AI团队。
本次大会于11月16日举办,持续两天,意在吸引高端人才,层层筛选了53家知名企业和10家国(境)内外知名猎头公司进行现场招聘,包括华为、华大基因、平安集团等,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达70%。
“此次我们计划招40位AI研发人员,主要是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筛选。”招聘方之一酷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铭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给出的薪资待遇是国内一流公司的标准。比如说,应届毕业生年薪是30万~50万元;另外,我们是上市公司,还会拿出期权来激励人才。”
上述毕业生指的是硕士和博士。这些新鲜“出炉”的毕业生工作个几年后,将会拿到非常可观的薪水。
以酷派为例,他们的绝大多数研发人员是自己培养的,培养时间是3~5年。三五年后,薪水能拿到80万元以上。“很优秀的人能拿得更高。我们有位在硅谷工作过的工程师,有几年的行业经验,现在年薪是150万元以上。” 刘铭卓介绍说。
据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走访了解的情况,上述价码对于科技企业的AI岗位来说,不是什么稀奇事。
“猎头”安仕达咨询的业务拓展总监李尚锟也认为,这是业内普遍水平。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BAT等互联网公司是招聘AI人才的主力之一,主要是针对算法方面的职位。
这些互联网公司可谓是和全球的竞争对手在争夺AI尖端人才。据高盛此前统计,百度为机器学习方面的AI人才提供的年薪为12.6万美元,如果算上每年的分红和权益,则多达22万美元(约合146万元人民币);与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和脸书等五大国际巨头相比,位居第三,仅次于脸书的27.3万美元和微软的24.4万美元。
李尚锟补充道,还有两类企业在招聘AI人才:一是机器人公司,有实体产品的,招聘自然语言等方面的职位;二是专门做算法、提供软件知识的公司。
“百万级”人才缺口
虽然当天的招聘会上人头攒动,但是来应聘AI的求职者并不多,很多科技公司的展位前挤满的都是其他岗位的求职者。
30多岁的张先生在年轻的求职大军中颇为罕见。16日上午,他逛至一家科技公司的展位前驻足,并坐下来和招聘者就AI岗位详谈。大约十分钟后,他带着沮丧离开了。他对记者自嘲,他是本科学历,相关工作经验也不丰富,可能招聘者嫌弃他资历不够。
当天中午12点左右,记者走到猎头机构万宝瑞华人才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展位前,展桌上摞了厚厚一沓简历。
“有多少是AI简历?三五份有么?”该公司合伙人助理刘曦蕊笑着摇摇头。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般来说,招聘会的第一天,尤其是上午,前来求职的人数是最多的。但是,今天上午来投AI简历的人很少。”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企业人士大多表示,AI专业人才并不好招,他们一般会提前半年就和相关高校以及导师联系好,筛选应聘者人选。
僧多粥少,AI研究方向的应届毕业生自然不愁找工作,无须在招聘会现场奔忙;而那些有经验的AI研发人才,也会坐等猎头主动找上门。
与AI的起源地美国不同,中国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高校较少,教学体系才刚刚起步,人才供应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需求。
今年7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国内本科没有人工智能专业,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招生。另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学、软件工程以及统计数学这几个专业,与人工智能结合非常紧密,这些专业的学生以后转去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学习比较方便。
今年7月,《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发布。这份基于LinkedIn(领英)数据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基于领英平台的全球AI领域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其中美国相关人才总数超过85万,而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也超过5万人。
关注AI产业的腾讯研究院研究员俞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累计到现在,国内已有几万名AI领域的毕业生了。但是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为市场的人才缺口是百万级的。
新锐企业招聘竞争压力大
“AI人才短缺是真实存在的。”盛世投资集团副总裁徐文娟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初创期和发展期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严重。”
企业无法在现场抢夺AI人才,但是背后的争夺战早已打响,尤其在新锐企业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之间。
深圳市一家机器人公司为AI方向的研发人才开出了30万~70万元/年的价码。该公司高级招聘师李少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个价码包括了工资和年终奖,面向硕士学历及以上的应届生和往届生,应届生最少能拿到30万元,高的也有50万元,视个人能力而定。
他感叹,AI人才招聘市场竞争太激烈,本来求职人数就不多,还容易被大企业抢走。“给应届生的底薪是18k~30k/月,和腾讯、华为差不多,但是年终奖有差别。我们的年终奖不是固定发几个月工资,而是根据绩效考核,时多时少,相差的额度不好说。”
虽然说薪水是“硬伤”,但是也有一些应聘者看中新锐企业的平台和发展机会希望加入,不过亲友希望他们进入大企业的传统观念也令他们犹豫。
李尚锟说,4年前就有企业开始接触他们寻求AI人才,但是最近两年才是AI人才需求的井喷期,3~5年后AI岗位一人难求的困境将会缓解。
“随着相关高校设置专业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加,AI领域的低端人才会好招,但是高端人才依旧会难招。” 李尚锟说,“虽然很多行业都是高端人才难找,但是AI领域会特别明显,因为这涉及到逻辑思维等,门槛非常高。”
总体而言,中国AI人才无论从人数还是从业经验上都无法与美国比拟。低端AI人才需求可以较快得到解决,但是高端人才可能依旧一将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