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消息,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被一个问题困扰——如何照看越来越多的老人。看护机器人是一款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机器人类别,其发展趋势愈发明朗,截止2020年,全球个人机器人市场规模(包括看护机器人)预计达到174美元。今日的机器人行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
蔡昉:要对机器人征税 用来支撑普惠性基本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昨天在2018《财经》(博客,微博)年会上表示,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最大的外部性,因此要对机器人征税,用来支撑普惠性的基本保障。
蔡昉指出,机器人的发展非常快。最近几年我国对机器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从2013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率全世界最高,2010年-2015年期间全世界制造业机器人的密度增长了32%。在五年里,中国增长了230%,大大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蔡昉认为,机器替代人是经济规律,不可阻挡。不乐观地看,机器人将来会替代所有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放弃无谓的争论,过去一直在争机器人来临对就业造成影响是不是真的,会有多大的程度的影响。现在不应该再继续争论,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是必然的,要搞清楚它首先影响哪些领域、哪些人群,然后应该有怎样的应对办法。
2017国际机器人展在日本东京开幕
11月29日,在日本东京,人们在2017国际机器人展上观看机器人搬运车辆。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2017国际机器人展览29日在日本东京开幕。
停车难,停车越来越难,停车机器人能否解决问题
深圳怡丰机器人公司开发的“激光导航+梳齿交换”式汽车搬运AGV机器人,使用激光导航技术,实现无人驾驶、计算机全自动控制技术。定位精准度误差少于5mm,行驶速度最高可达1.5米/秒,平均载重量2.5吨。万向转动的机器人,能够实现100辆AGV同时调度,是目前世界上精准度最高、速度最快、最灵活的汽车搬运AGV机器人。该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停车,可实现无人化停车。驾驶员只需将汽车驶入快捷方便的停车平台,机器人将自动把汽车从停车平台搬运到停车位上,停/取车平均时间不超过120秒。取车时,驾驶员可选择手机支付或刷卡支付停车费后,便可在任意停车平台上取车。与传统停车相比,不需要人工寻找车位、倒车、寻找车辆、寻找出口、停车收费等繁琐环节。无人化的机器人停车场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实现高密度停车,不需要多余的坡道、走道,更好的利用建筑网柱空间,可为现有停车场增加40%以上停车位,解决目前停车难和存量停车场无法增量改造的问题。
NTU用活体甲壳虫打造搜救机器人,它到底牛在哪里?
近些年来,许多机器人都在忙着从动物身上取经,学习它们的敏捷、高效和各种技能。从某些能力上来看,有些机器人已经快追上动物了,不过我们依然在追逐完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研发人员有时会在机器人的设计中用到生物学(如许多长得像动物的仿生机器人),不过他们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式,那就是直接以生物为基础打造机器人。此前,我们就见识过在类似指导原则下打造的飞行昆虫(半机器半昆虫),但今天这款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NTU)的机器甲壳虫则更加炫酷,它不但是世界上最小的机器昆虫,也是市面上可控性最强的产品。
厉害了!新西兰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公务员
新西兰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机器人“公务员“,其“大脑”由人工智能驱动。据新德里电视台报道,这位名叫“萨姆”的政治家能够回答市民提出的有关住房、教育和移民的问题,由一位名叫尼克·格里森的49岁的新西兰企业家所创造。
格里森预计,萨姆或能参加下一届新西兰大选。他说,人工智能机器人一直在学习如何通过“脸书即时通”和利用该公司网站上的一项调查问卷结果来回答人们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合法参加大选。
从看护机器人切入市场,关注家庭亲情与老人健康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给出的数据显示,机器人市场过去四五年实现强劲增长。整体而言,全世界去年大约卖出30万台机器人。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研发投入将成为不同机器人厂商之间的关键差异。这也是未来一个更大的金矿。国际咨询巨头德国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3日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AI)仅仅在中国就能产生10万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带动效益。
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被一个问题困扰——如何照看越来越多的老人。因为就当下来看,虽然老年人口的总数在不断攀升,但护理人员的数量却并未随之增加。据Merrill Lynch相关数据显示,至2025年,日本将需要100万护理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的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推进看护机器人的发展。看护机器人是一款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机器人类别,其发展趋势愈发明朗,截止2020年,全球个人机器人市场规模(包括看护机器人)预计达到174美元。
深圳口岸检验检疫智能机器人投入试运行
11月27日,深圳检验检疫局研发的服务型检验检疫智能机器人“电子检疫官”在深圳湾口岸亮相并投入试运行。
该智能机器人集成了红外热成像系统、核辐射监测系统等检验检疫最新执法科技,在口岸巡查时可大范围、有效筛查出入境旅客及其携带的行李。如发现旅客体温异常(高于37.3摄氏度)、携带放射性超标物品或冻肉、水果等禁止进境物,机器人会即时发送嫌疑人员及物品的图像信息到监控终端及关联移动终端,以便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快速布控。同时,该机器人能根据工作人员指令,发出报警声音,并提醒旅客接收查验。此外,该机器人还可提供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咨询、宣教、引路和多语种翻译等服务功能,可为广大出入境旅客提供必要的国际旅行检验检疫服务。
三大论坛齐发力,未来伙伴助推教育机器人的普及
2017年11月18日,在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7世锦赛紧张进行的同时,WERS教育机器人学论坛、WER机器人学及前沿科技讲坛、WER教育机器人教师论坛,三大主题论坛也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办。
教育机器人学、世界教育机器人学会和WER共同创始人Jack Mendelssohn教授,教育机器人学、世界教育机器人学会和WER共同创始人、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恽为民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黄心汉教授以及来自校内校外的数位资深教育机器人教师分别做了相关的主题报告,详细解读了教育机器人学的基本原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教育机器人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三星收购韩国智能聊天机器人公司Fluenty
据The Korea Herald消息,三星电子28日宣布,它已经收购韩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Fluenty(收购金额未透露)。收购后三星将把 Fluenty 集成到自己的人工智能平台Bixby(目前主要应用于三星Galaxy S8和S8+)。
Fluenty提供的服务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聊天机器人,它能为SMS和第三方通讯应用如KakaoTalk、Telegram、Line、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自动回复文本内容(或提供回复建议)。和自动回复邮件不同的是,搭载了人工智能的Fluenty回答得更显俏皮机智。
2000年11月29日 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研制成功
2000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研制成功。
这台机器人是在1990年我国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的基础上,经过10年攻关,成功研制出来的,被称为“先行者”。它身高1.4米,体重20千克,具有类似于人的身躯、脖子、头部、眼睛、双臂与双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功能。
与之前的类人型机器人相比,“先行者”的行走频率从过去的每6秒1步,提高到了每秒2步;从只能平地静态步行,到快速自如的动态步行;从只能在已知环境中步行,到可在小偏差、不确定环境中行走。并且在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结构、协调运动规划和控制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一系列突破,使得机器人可以快速自动前进、后退、左右侧行、左右转弯和前后摆动手臂。
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日趋广泛 为高铁安全保驾护航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其智能化建设步伐也持续加快。除了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加强安检服务外,智能巡检机器人也开始在铁路检查中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
现在是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在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陆续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刷脸进站、春运日历等高科技服务,并且所采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所以现在已经进入设备保安全的时代,智能化是当今铁路发展必然的趋势。当笔者看到智能巡检机器人在铁路沿线进行检查的消息时,也仅仅只是惊讶中国铁路科技的发展速度之快,并未对此做出怀疑。